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等离子体离子能量自动分析器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快速获得等离子体离子能量的分布规律 ,研制了一套等离子体离子能量自动分析器 .离子能量自动分析器由多极型探头和计算机控制的测量系统组成 .利用离子能量自动分析器在线测量了ECR等离子体中离子能量分布范围为 12~ 4 2eV ,不存在对被加工的半导体器件表面产生损伤的高能离子 ,从而ECR等离子体技术适合于在半导体器件加工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硬件工程师和软件设计员使用同种调试工具,通常的作法是,硬件工程师依靠逻辑分析器来评估设计的性能,软件设计员则喜欢使用在线仿真器来研究代码执行情况。HP公司的16600/16700系列逻辑分析系统将处理器仿真、软件分析、信号测量和图形生成等诸种功能集于一身。据HP公司称,硬件设计人员能够利用示波器或定时分析器的功能来检查模拟信  相似文献   

3.
在输入文本流中部分字符串不能被分析器分析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可配置的过滤文本流的方法,使输入文本流能够被分析器分析。可通过定义配置文件对处理过程进行约束,删除或修改不能识别的字符串,消除输入文本流中的不可分析内容。向输出文本流中插入分析器支持的动作信息,从而能够控制分析器的运行状态,增强了开发人员控制分析器状态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Canberra公司进口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的输出数据系采用人工转贮的方法输入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为使谱仪具有在线获取数据和分析处理寿命谱的功能,本设计实现了S—35多道分析器与Super XT间的通讯、数据双向传递、解谱处理数据及原始数据的存盘、计算结果存盘.介绍了S—35多道分析器与super XT联接的硬件环境的建立、通讯软件的设计、数据处理程序与通讯程序的配合等.本设计成果已投入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以皓 《通信学报》1989,10(6):37-46
时分多址信道的实时响应测量,即突发型信道分析技术,是监测和均衡该数字信道的必要手段和数字卫星通信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简单介绍了当前在INTELSAT时分多址系统中采用的雷达方法的突发型信道分析器(BMLA/R),而重点介绍了作者近几年探索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新方法:最小二乘法突发型信道分析器(BMLA/LS)。文中对BMLA/LS的基本概念、方法论、性能研究和系统实现作了概括性叙述,并阐明了它对BMLA/R的明显优越性,指出这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直至其实际应用的很有前途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采用激光共振电离光谱方法进行单原子检测不仅是原子物理、激光光谱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而且可以用于痕量分析,极大地提高分析灵敏度,也可以应用于光化学、核物理学等领域。 我们的实验装置由可调谐激光器、改进的正比计数器、前置放大器和多通道分析器组成。 用激光双光子共振电离光谱方法将钾原子激发到高激发态(4S→14S),然后通过场电离产生电子离子对由正比计数器、前置放大器、多通道分析器检测。  相似文献   

7.
集成光(声)栅器件的近期研究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集成光(声)栅器件的研究在光通信、光信息处理、光学计算乃至现代光学仪器中都占有一定地位,例如,最为活跃的频谱分析器(IOSA)、波分复用器(WDM)以及具有代表性的DFB、DBR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都是这类器件在上述领域的典型应用。随着非线性光学以及光传感技术的发展,光(声)栅器件也开拓了这一类新的研究领域,正如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关于光波枝术未来发展讨论总结报告中提到的,需要重视波导光栅这类器件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如何能够不破坏纠缠态且能将其辨认区分出来是量子信息处理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方案首先利用相干光与腔-原子系统的输入-输出过程构造受控相移门,然后利用受控相移门和零差探测技术构造宇称分析器,最后利用宇称分析器和Hadamaxd等操作构造非破坏性的原子Bell态分析器和原子GHZ态分析器。方案的优势在于,1)利用相干光源和零差探测技术,比以往方案中的单光子源和单光子探测易实现;2)构造的原子Bell态分析器和原子GHZ态分析器是非破坏性的、方案用到的所有方法和技术目前在实验上都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陈永海 《电子测试》2022,(12):84-86
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教学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把握计算机类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对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在线学习平台建设方案展开了分析,通过搭建平台架构和开发相应功能模块,为计算机类课程在线学习提供支持。通过实现平台用户管理、课程资源管理等各项功能,能够体现平台在课程教学方面的应用优势,为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SunriseTelecomIncorporated是一家无线通讯和互联网络设备检验装置的主要供应商。该公司近日发布了世界上最小的并且是第一台真正手持的OC-48光缆网络分析器。SunSetOcx产品系列除了其手持平台的方便性和自由性外,不仅可以传送分析,还能提供强大的服务检验工具。这些先进的技术使技术员可以完整地检验他们的网络,包括传送和服务质量。Sunrise发布手持式OC-48光缆分析器  相似文献   

11.
梁红玉  张平 《现代电子技术》2004,27(24):102-104
ATLAS翻译器是ATLAS编译器开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翻译器最基本的部分一词法分析器着手,着重介绍了应用词法分析器生成工具LEX实现ATLAS语言到C语言的词法分析器设计过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可以使ATLAS语言词法分析工作高效省时。  相似文献   

12.
张欣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21):80-83
网络流量反映了网络的运行状态,是网络管理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NetFlow是Cisco公司为实现统计流量而开发的一种协议,使用NetFlow可以方便地进行大规模的流量采集。通过对NetFlow协议原理与功能的分析,设计了一种NetFlow流量分析器。该分析器能够对NetFlow流量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实现网络的异常流量监测、流量计费和综合流量分析,并能及时地发现网络攻击。  相似文献   

13.
如何能够在不破坏纠缠态且能将其辨认区分出来是量子信息处理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方案首先利用相干光与腔-原子系统的输入-输出过程构造受控相移门,然后利用受控相移门和零差探测技术构造宇称分析器,最后利用宇称分析器和Hadamard等操作构造非破坏性的原子Bell态分析器和原子GHZ态分析器。方案的优势在于:(1)利用到相干光源和零差探测技术,比以往方案中的单光子源和单光子探测较易实现;(2)构造的原子Bell态分析器和原子GHZ态分析器是非破坏性的。方案用到的所有方法和技术在目前的实验上都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化学计量学研究的深入,加之近红外光谱仪器制造技术的日趋完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发展比较迅速,其应用已由传统的农副产品分析扩展到石油化工、医药临床、纺织工业等领域中。另外光纤技术的发展,使得近红外分析技术实现了远程测试。目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和在线分析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张润花  杨明 《电子世界》2014,(12):311-311
网络在线远程教育在现代教育技术领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时间和地域已不是困扰教育的难题,为需不断充电的人群提供了自由的平台。但是网络在线远程教育的不断完善就是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成为了网络在线远程教育质量提升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红外》2006,27(6):F0004-F0004
近红外光谱(NIR)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高新分析测试技术,具有分析效率高、不破坏样品、适合于在线分析等特点。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在农业、石化、烟草、食品、制药等领域先后引进了大量近红外光谱仪器用于生产控制分析。近几年来,我国许多科研院所和大专  相似文献   

17.
《红外》2008,29(9)
近红外光谱(NIR)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高新分析测试技术,具有分析效率高、不破坏样品、适合于在线分析等特点。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在农业、石化、烟草、食品、制药等领域先后引进了大量近红外光谱仪器用于生产控制分析。我国许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始  相似文献   

18.
《红外》2008,(3)
近红外光谱(NIR)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高新分析测试技术,具有分析效率高、不破坏样品、适合于在线分析等特点。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在农业、石化、烟草、食品、制药等领域先后引进了大量近红外光谱仪器用于生产控制分析。我国许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始  相似文献   

19.
周清 《电子学报》1990,18(1):114-116
四极场常用于质谱分析,用于能量分析还没有过。本文将详细阐述四极场作能量分析器的可能性。介绍其为分析器时的几何结构、原理和基本公式;具体给出了通过能量,分析器常数和分辨率的表达式。文中还对分析器的用途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近红外光谱在线分析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琼  马国欣 《红外》2006,27(11):31-37
介绍了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的组成及技术发展,以及在食品加工业、农业、废弃物体自动分类、石油化工、制药与临床医学方面的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不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可同时对多组分样品进行瞬间分析。与光纤的连用已使它被广泛应用于过程分析。近红外在线分析技术今后将向专用、小型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