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适应供热系统优化运行的需要,本文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热源成本最小为目标,使总的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佳,提出了热源类型为热水锅炉房的供热系统优化运行的数学模型;文中将所述模型归纳为一个有产量约束、多地点、多设备、同一原料、相同产品的设备最优配置问题,通过模型求解,可确定设备的最佳组合方式和运行方式及热源中设备与热用户的最佳供求关系与数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供热系统优化规划的需要,本文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热源、热网、热用户做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使总的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佳,为此提出了热源类型为热水锅炉房的供热系统优化规划的数学模型;文中将所述模型归纳为一个有产量约束。多地点、多设备、不同原料、同一产品的工厂选址及其中设备的最优配置问题。通过模型求解,可确定热源的位置、供热能力、设备的组合方式和运行方式,确定热网管线的最优走向、管径及热源中设备与热用户的最佳供求关系。 在确定最优方案的同时,还应用技术经济评价方法,计算出技术经济评价的有关参数,包括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  相似文献   

3.
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热源、热网、热用户做为一个整体,使其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佳.文中将所述模型归纳为一个有产量约束、多地点、多设备、不同原料、同一产品的工厂选址及其中设备的最优配置问题.在保证供热系统最优的前提下,建立了供热站投资临界值的判断标准,以核供热为例,给出了核供热站投资临界值及所对应有机燃料价格临界值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4.
核供热堆小破口事故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功率、不同破口尺寸核供热堆小破口汽相事故排放的实验,研究了自然循环中断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性和循环流量的波动现象;实验结果对核供热堆的安全运行及验证小破口事故安全分析程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区域单热源供热系统调峰热源设置进行方案设计,以提高供热系统可靠性、热源运行效率及降低主热源初投资.在充分掌握燃煤锅炉与电锅炉特性、地域特性及建筑用能特性的基础上,采用费用年值法对某单热源供热系统调峰热源的设置进行优化分析,得出与调峰热源特性相匹配的最佳容量和启动温度.当低谷电价为0.25元/kWh时,对于石家庄地区的系统最佳基础容量系数约为0.7,全寿命周期内经济费用年值节省约270万元;对于哈尔滨地区的系统最佳基础热源容量系数约为0.75,全寿命周期内经济费用年值节省约171万元.  相似文献   

6.
燃气供热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调峰热源。为研究燃气锅炉房作为调峰热源的大气环境影响,采用改进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模型模拟了一个新建联合供热系统在集中与分散调峰下的污染物分布。改进模型对长期平均浓度的模拟采用了风向加密算法,并绘出相应的平面浓度分布以供比较。模拟结果说明系统的大气环境影响不仅与单位供热量的污染物排放有关,还与热源在热网中的分布有关。集中调峰具有相对较小的环境影响;对于分散调峰,若燃气锅炉房设置越集中,则系统的大气环境影响就越大;此外还从环境影响的角度分析得出燃气锅炉的最佳设置比例应在0.2至0.6之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热源、热网、热用户做为一个整体,使其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佳。为此提出了有区域热水锅炉房及核供热站费用数学模型,在保证供热系统最优的前提下,建立了供热站投资临界值的判断标准,给出了供热站投资临界值及所对应有机燃料价格临界值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8.
运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对200MW核供热堆压力壳组合阀接管的热应力进行了研究和数值计算,得到了压力壳组合阀接管的热应力分布情况,为核供热堆压力壳组合阀接管的强度校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核能低温供热发展概况及核能低温供热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应用寿命周期费用 (Life Cycle Cost)的概念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将热源、热网、热用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使其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佳。提出了以寿命周期费用最小为目标的供热系统优化规划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完成了不同功率、不同破口尺寸的液相事故排放实验,研究了自然循环中断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性和循环流量的波动现象。实验结果对核供热堆的安全运行及验证小破口事故安全分析程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供热环网运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热网可靠性理论,对沈阳市多热源联合运行系统进行研究,并对城市供热环网运行的两种不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3.
集中供热系统适量供热调节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中供热的采暖用户实行计量收费并且具有自调节能力以后,必须要有与用户调节相匹配的运行调节手段,才能实现系统的适量供热.结合集中供热常用的系统形式,分别分析用户、热网及热源在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调节特性及节能潜力,得出室内系统变流量、循环水泵变转速运行时节能量最高,并给出循环水泵定转速运行及变转速运行下的控制系统方框图.最后指出,应该针对新型供热系统和旧有供热系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整体综合调节策略,才能实现节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供热系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供热系统主要为了改善室内的温度而设置的,供热系统可以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来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以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度。而目前我国的能源正面临着严重的浪费问题,为了有效的实现供热节能的目的,就需要对供热系统进行优化处理,在对供热系统进行设置的过程中,可以将节能理念融入其中,从而达到绿色节能的目的。本文就优化供热系统以实现供热节能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别对负荷的计算与围护结构的保温、室内采暖系统方式的选择、热源与热网调控、热计量方式和热费的收取等供热系统实施计量供热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现在很多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高层与多层建筑联合供热系统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文中提出热源要用高温水设计并指出了混合水泵设置的必要性和计算方法,分析了混合水泵对供热系统耗电量的节省作用。以及该方案设计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热供热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热供热系统中,供热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地热供热参数对供热系统的影响,讨论了选择供热参数的原则,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18.
供热管网的用户端应用分布式水泵代替阀门来调节水力工况有助于节约水泵能耗。在比较单热源枝状管网采用传统阀门调节和分布式水泵调节供热方案的水力工况和节能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水泵供热布置方案。通过理论及案例分析了多热源环状管网应用这一新方案下的变工况水力调节性能、水温稳定性能及节能性能。结果表明,新的分布式水泵布置方案有利于降低供热系统的功耗、减缓用户水温波动,并具有供热质与量的调节相对独立、调节控制策略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地热供热系统中 ,供热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地热供热参数对供热系统的影响 ,讨论了选择供热参数的原则 ,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解决铁路站区供热系统供热量与各功能建筑需求热量不平衡而导致的能源严重浪费问题,方法 提出铁路站区供热系统热源侧与建筑物联动调节的时空差异化运行策略,以响应站区内各建筑室内温度变化需求。首先,分析常规热源侧和建筑物侧运行调节策略,在此基础上研究时空差异化运行策略;其次,以大同某铁路站区供热系统为例,利用Simulink建立供热系统仿真模型;最后,在验证模型有较高准确性的基础上,对比分析3种不同运行策略下系统室内温度动态响应和能耗。结果 与热源气候补偿质调节和建筑量调节运行策略相比,热源侧与建筑物联动调节的时空差异化运行策略不仅实现了不同建筑分时分温供热的需求,还有效减小了正常供热时间段和低温供热时间段室内温度波动幅度,提高了室内热舒适性。同时与系统无运行调节相比,热源质调节运行策略节能率为20.7%,建筑物量调节运行策略节能率仅为17.5%,时空差异化运行策略节能率达38.5%。结论 本文提出的热源侧与建筑物联动调节的时空差异化运行策略能够满足铁路站区内不同功能建筑的室内变温需求,减小室内温度波动幅度,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