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希望〉编后记〉看胡风编辑刊物的倾向是:严肃的文学观,继承与发展鲁迅精神以及主观战斗的现实主义。胡风所编《希望》比《七月》更进一步地实践了自己的文艺理想和编辑理念,而每期的“编后记”则鲜明地揭示了这种倾向。  相似文献   

2.
由爱国主义出发,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精神奴役创伤等启蒙文艺思想精神在他的编辑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文学的践行者必须具有战斗性品格,胡风不仅自己通过文学创作去战斗,还通过期刊阵地带动了七月派大量青年作家的战斗。  相似文献   

3.
“七月派”的诞生与发展是与胡风的启蒙意识和编辑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胡风的启蒙意识乃是其编辑生涯的指南针,是其文学、文化活动的根本目的所在,而其编辑工作是他实现启蒙这一目的的手段。综观胡风的编辑生涯,他坚持守望着启蒙这一目的,而在坚持与守望中,完善、丰富并超越其自身对启蒙的理解。正是在守望与实践的过程中,他实现了目的与...  相似文献   

4.
胡风是七月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胡风与七月派其他作家都以"五四"个性解放思想为出发点的启蒙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出发点,这些思想都在胡风编辑《七月》、《希望》等书刊时也得到实现。在具体的选稿等编辑过程中,胡风也强调了编辑的主体性。同时,胡风善于培养有着文学同好的新作者,这推动了七月派的形成,这之中,胡风与路翎的文学关系可以说是胡风文学编辑思想与七月派作家成长的全面阐释。  相似文献   

5.
胡风所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在文艺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七月”文学流派的产生及其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都与这两本杂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巨大的影响力,除了其内容的启蒙性与革命性而外,胡风独具一格的编辑思想和编辑方法对扩大其所编刊物的影响力的提升功不可没。直到现在,胡风当年所使用的一些卓有成效的编辑方法,对我们目...  相似文献   

6.
自由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当自由受到严重压抑时,人们常常会对自由与死亡作出一个二元价值判断。普希金是一个具有强烈的死亡意识的诗人,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换取民族自由和公民自由,以此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他的自由诗歌就是这种死亡观的诗意表达:以“立功”和“立言”的形式来战胜来自死亡的威胁和对死亡的恐惧。  相似文献   

7.
胡风的启蒙精神在他所办的刊物中都有具体的体现,他在反思文坛文学被漠视与弱化的环境中,坚持在刊物中建设作家的自我主体意识,坚守文艺理论家与诗人的情怀,从文学家的视角出发办刊物,并继承鲁迅先生的精神遗产,在办刊中追循鲁迅先生的脚步.这些正是胡风创办刊物的启蒙性追求.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的闲适诗中有多篇关于池的诗,或是直接吟咏小池,或是写他在池边的日常生活,或是表达由小池感悟到的人生境界。诗人以小池之水见江湖之意,赋予这些“小池诗”丰富的思想蕴含,其中包括诗人的闲适思想,诗人的“中隐”生活理念以及诗人入狭而得境广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这个美丽的花园岛国,同时也是一个“诗歌王国”.在当地华文文坛,诗歌的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出现了诗人多,诗歌作品多,诗歌的研究、评论和朗诵活动也多的繁荣兴旺的局面.在当地众多的诗人当中,我特别注意到,老诗人刘思的几位子女,也都是著名的诗人  相似文献   

10.
设计是设计师态度和设计信念的物化结果。现代主义建筑师执着的“通过设计创造美好生活和社会”的设计理想,激发着他们对社会问题、人的居住和城市建设的设计改良思考,创作出无数的精品。本文通过对现代主义建筑师设计理想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诠释,启示精品创造与社会责任的价值观关系。  相似文献   

11.
海子喜爱梵高,他与梵高有某种精神上的相通之处。海子诗歌中的“麦子”意象,犹如当年梵高笔下的“向日葵,”成为痛苦燃烧的人生和炽热博大的艺术理想的象征。海子的诗歌创作也受到塞尚画风的影响,善于通过人所熟知的实体来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12.
艾青是现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洋溢着忧伤而又浓郁的爱国情怀,尤其是他写于三四十年代的诗歌不但以生命的力量展露爱国情感,更是在对壮美死亡的赞颂中流露强烈的赤子之心。诗歌中的死亡没有恐惧,没有生命短暂的沉重,反而在对死亡的赞美和向往中映照生命的珍贵和永恒,死亡因此超越了个体性、物理性而获得了民族的情怀和精神的永生。  相似文献   

13.
明代民族英雄、诗人于谦,除了成功抵御外族入侵、捍卫国家统一的光辉业绩外,他的民本思想实践也同样值得后世铭记。他一生心忧天下、关心民瘼、问民疾苦、为民请命,始终践行着"民为邦本"、"民为贵"的民本思想,他巡抚河南、山西十八年间(1430—1447)的作为以及这时期创作的诗文即是最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14.
晚唐诗人赵嘏诗歌中弥漫着浓郁的思乡情结,诗作中既有晚唐时代特质的内在烙印,更是诗人人生际遇的必然结果。赵嘏思乡、怀乡,却不愿回乡,家乡只是作者无奈之中的一种寄托与疏解,是作者在漂泊与思念情感矛盾中的无意识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对“名”也是喜爱并有所追求的,在他的一些诗篇中就表这了他的这种建功立业、“大济苍生”的“立功”的追求。他对“名”是喜爱的,也是有所追求的。他在仕宦生涯中的几次辞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归隐,而是韬光养晦、感受生活为下一次的出仕寻求机会,只是在功名追求之愿未遂的情况下才走上了归隐之路的。  相似文献   

16.
胡铨是“南宋四名臣”之一,肝胆忠义,颇有令名,而半生岭海,仕途多蹇。宋高宗绍兴八年,胡铨以《上高宗封事》进谏,触忤权奸,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贬谪、拘禁、编管的生涯,此文可谓胡铨一生的关键点,以此为中心考察胡铨的交游,以见出作为“名臣”的胡铨其人其行对南宋初士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新诗整体评价不高的鲁迅却称冯至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因为冯至的诗,不仅具有浓郁的抒情性,而且所抒之情非常含蓄,这与鲁迅先生的诗歌审美标准相契合;冯至的诗歌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苦闷、压抑、寂寞、失落、惆怅而又渴望光明、渴望奉献、渴望理解、渴望爱情的情绪,鲁迅对此都有切身感受,故能引起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学作品中描写的诸如白芳礼、刘小水、胡嫂等一些小人物虽然自己身处困境,却时时处处在为他人着想的舍身取义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富有正义感、同情心的人,而且现实生活中与此相似和相反的人和事,使笔进一步认识到:正是这些小人物在创造着人间的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