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论中国区域性土的分布和岩土性质的形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阔的中国大地上分布着各种具有地区特点的“区域性土”:北部的黄土、南部的红土、中部的老粘土以及东南近海的海洋软土(包括沿海的软土)。它们和一般粘性土的工程特性不同,故而人们有时称之为“特殊土”。笔者曾分别对它们的工程特性和基本性质进行过研究。本文对这些“区域性土”的物理力学、物理化学和微观分析的测试成果作了系统归纳,并对这些“区域性土”的分布规律和工程特性的形成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区域性土”地理分布和独特的工程特性的形成,完全取决于我国的气候条件和地理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2.
高原斜坡软土地基处理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挤密碎石桩处理高原斜坡软土地基的实践,指出利用挤密碎石桩结合深渗盲沟处理斜坡软土地基可以增强坡体的抗滑稳定性,对于坡度较大的斜坡将地基处理和抗滑支档相结合可确保其路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数字滑坡技术及其在天台乡滑坡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字滑坡”技术,是在我国前期滑坡遥感工作基础上,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滑坡遥感新技术。利用“数字滑坡技术”和滑坡前后的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对2004年9月5日发生在中国四川省的天台乡滑坡,进行了详细调查。获取了滑坡边界、规模、各部分的滑动方向和滑动距离、运动方式、加载和减载部位及方量等数据。基于滑坡地学原理进行的分析认为义和村斜坡虽具有发生滑坡的岩性、构造及临空面基本条件,但在2004年9月5日滑坡前其总体上为一稳定斜坡,这次滑坡性质为义和村斜坡上的首次大规模滑动,滑坡的滑动方式为牵引式,规模约为2300万方,一年前修筑公路是滑坡潜在的诱发因素;滑坡发生前连续强降雨是直接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岩土工程、结构、钢结构等多学科理论对软土地区短期高荷载条件下地基土承载力 ,静载试验中的组合堆载 ,各梁内力、位移和稳定性 ,组合各梁协调作用及安全措施等进行了研究 ,试图建立一个“头顶肩扛手提”式堆载静载试验这一具有特定功能的理论模型 ,以解决软土地区桩基超大吨位堆载试验、装置及工艺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1)关于扩散系数的定义当前国际岩土工程界普遍采用的“扩散系数”是不包含阻滞因子Rd的[1]。但如何获得不包含阻滞因子Rd的“扩散系数”一直是个难题。文献[2]第476页已讲明,只有在满足吸附反应是可逆的,并适合探讨文中公式(1)、(2)的条件下,才能将“表观扩散系数”和“扩散系数”区分开。疏浚土中有机质含有络合基,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后,以离子吸附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中性条件下产生沉淀,即在中性条件下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包含阻滞因子Rd项的“表观扩散系数”具有合理性。原文旨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利用疏浚土中有机质的强吸附性能,研究粉质粘土掺入疏浚土后环境土工特性的提高,“表观扩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下的中国经济快速的向前发展,与此同时,公路的建设也是飞速发展。为了保证安全问题与经济建设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在公路总里程和工程质量上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处理软土路基问题,作为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当代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展望公路工程建设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在软土路基条件下的公路建设中,换填法等处理软土路基施工具有十分不错的效果。文章立足复杂地质条件的现状,就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与稳定的问题展开分析,根据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点,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结合瓯海大道三期工程,介绍了软土路基加固处理的方法,分析了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技术的方法,认为在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方法的选择上应该结合温州特有的地质条件,解决软土路基施工遇到的困难,提高软土路基的质量,这样才能确保施工安全、高效、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坡间路基挡土墙是所有挡土墙结构形式中建设难度最大且最易失稳的结构形式。结合栖莱高速公路K59+470~K59+630半填半挖段路基建设问题,提出坡间挡土墙“双锚”建造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对“双锚”方案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和优化,并对典型剖面的“双锚”方案建造效果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案在路面静载和动载作用下均可保持稳定,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达到工程预期效果。方案实施后监测结果表明:挡土墙处于稳定状态,表明该技术对于坡间挡土墙建设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二郎山公路隧道岩爆发生规律与岩爆预测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爆是地下工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地质灾害,根据二郎山公路隧道在施工中记录的200 多次岩爆资料,总结了该隧道岩爆发生的基本规律;并采用“地质超前预报法”、“σθ/ Rb 判据法”和“岩爆临界深度预测法”三种方法,对其岩爆预测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结合“滇西红层”的工程地质特点,对公路桥梁桩基在不同的施工技术条件下承载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云南高原山区“滇西红层”桩基承载特性的相关因素;通过对桩侧压浆硬化桩侧土体和注水软化桩侧土体后的承载力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压浆明显提高了桩承载力,注水则降低了桩承载力。研究成果为“滇西红层”区域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曾国熙固指数曲线结度理论以及多种软土地基沉降推算方法的基础上,以某高速铁路软土试验路堤的实测沉降曲线为依据,用多种方法分别推算软土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在不同情况下得出了适应各种情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软基上加筋防波堤的离心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在有无土工织物加筋垫层条件下防波堤和软基的变形性状,得到了地基沉降、隆起及水平位移的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量测筋材张力的新方法,对土工织物在离心试验过程中的应力状态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土工织物加筋垫层能有效地减小地基的侧向位移,有一定的加筋效果:土工织物张力的发挥水平与堤坝的沉降量密切相关,工作状态下其最大强度发挥水平约为52%。  相似文献   

13.
夏清水 《安徽建筑》2007,14(5):90-90,93
文章结合膨胀土的特性,介绍膨胀土地区路堑开挖、路堤填筑以及边坡防护加固的施工技术措施,旨在为膨胀土地区铁路路基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连云港软土路基沉降研究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长达 10多年的现场观测基础上 ,分析研究了工后沉降严重的连云港既有铁路软土路基的下沉规律 ,准确地预测了后期工后沉降。通过路基对称破坏形态分析 ,总结了考虑填土张性裂缝的稳定检算方法 ,并对采用该方法计算的安全系数与侧向变形、路基严重下沉、路基沉降计算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斜坡基底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以沿海铁路线某深厚软土地基断面为原型,开展比尺为1∶100室内离心模型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结果表明:(1)路堤顶部两侧的竖向和横向位移、两侧沉降差在运营期都有明显增长,但竖向和横向位移主要产生于路堤施工阶段,而沉降差基本产生于运营期内;(2)加筋垫层对其下方的地基表层横向位移有明显约束。地基右侧土体的竖向和横向位移关于路堤中心不对称,表现为右侧大于左侧,地基表面呈现出明显偏向斜坡外侧的非对称"沉降盆";(3)斜坡桩和悬浮桩的桩顶竖向和横向位移明显大于平台桩,平台桩潜在破坏模式为弯拉或弯剪破坏,斜坡桩为倾斜破坏,悬浮桩为倾斜+横移破坏;(4)桩发生明显上刺和下刺现象,且淤泥质黏土表现出流体特性发生绕桩横向流动。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中  李亮  樊云龙 《安徽建筑》2007,14(5):85-86,89
通过对软土路基特性的分析,提出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为具体施工方法的选择提供借鉴,同时对保证施工路堤稳定和控制工后沉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应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软基变形性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一组离心模型试验,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高填土路堤下软土地基在采用砂井排水固结或采用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等不同方法处置后的变形性状,所得之试验成果既有针对性,又具有普遍性,对软土路基的设计与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桩码头岸坡的滑坡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了某高桩码头在施工过程中的滑坡,并根据现场勘测和室内试验,总结了滑坡特征,进行了稳定计算,分析了滑坡原因。认为此次滑坡是诸多不利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滑坡的分析为今后软粘土土坡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和数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深厚层软基加固方案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深厚层软基上修筑路堤的沉降控制技术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其中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措施是关键。针对福厦铁路深厚层软基的工程特性,以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为研究手段,分析了袋装砂井处理、粉喷悬浮桩加固及粉喷悬浮桩与袋装砂井联合作用等3种加固方案的沉降变形特点。测试数据表明:①采用袋装砂井方案,能基本解决地基的稳定问题,但工后沉降较难控制;②采用粉喷悬浮桩方案,能较好解决软基加固区的稳定问题,但变形受下卧软土层强度的影响较大;③采用粉喷悬浮桩与袋装砂井联合加固方案,可克服粉喷悬浮桩后期沉降大和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时间长的固有缺陷,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地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