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针对射频识别(RFID)系统在计算与存储资源有限情况下的特殊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公钥密码体制NTRU的轻权认证协议。在该协议中,标签和读写器均完成一次随机数生成操作,且仅在服务器端存储一个密钥对,各个RFID标签采用公钥进行消息加密并发送给读写器和服务器,服务器通过存储在本地的私钥进行解密,在标签端仅存储服务器的公钥,以确保认证过程中信息的保密传输和隐私性,实现标签与读写器间的相互认证。通过分析证实,该协议能够抵抗窃听、位置追踪、重放、反向跟踪等攻击,而且标签仅需提供轻权加密和随机数生成操作,该认证协议非常适合应用于低成本的RFID系统。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解决RFID在用户安全、隐私等问题方面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RFID安全协议.在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难解的基础上,与其它公钥密码体制相比,该协议的安全性能更高、密码长度更短且计算量更低.该协议运用基于椭圆曲线的DH密钥交换协议ECDH(elliptic curve Diffie-Hellman)与基于嵌入明文的加密方案,实现了保护RFID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同时,通过对该协议的安全性分析以及与其它采用对称密钥体系的RFID协议的比较表明,该协议能够满足RFID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RFID系统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RFID技术的优点是标签与读写器之间无需任何的物理接触或者其他任何可见的接触,缺点是RFID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无线信道是不安全的。本文在分析了RFID系统的组成、通信模型以及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后,提出了解决RFID系统安全问题的机制,强调必须综合运用物理安全机制与密码安全机制,才能有效解决RFID系统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
RFID系统一般包括标签、读写器、后端数据库三部分,其中标签与读写器之间通过无线方式通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确保通信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一种适用于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双向认证协议,能够解决该安全隐患问题。双向认证协议采用对消息加密后再传输的机制,使得攻击者窃听的信息并非明文,从而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在大量RFID读写器应用场合,会产生读写器冲突问题,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读取率.为了解决读写器冲突问题,提出了一个建立在慢跳频扩频(FHSS)上的MAC协议.该协议采用阅读器同步机制,读写器首先通过不同的时隙竞争预约信道,成功后使用与该时隙对应的频率进行通信,并通知相邻读写器,避免了相邻读写器同时与同一个标签通信,避免了读写器-标签冲突;采用读写器通信和标签通信按频谱分开的机制,使得读写器和标签之间不会产生频率冲突;采用多个频率跳频机制,避免了读写器频率冲突.对该协议进行的分析表明,在读写器负载较大及读写器平均通信时间较长时,该协议的系统输出较高.  相似文献   

6.
AD 公钥密码体制,NTRU 公钥密码体制和 Regev 公钥密码体制是基于格理论公钥密码体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 公钥密码体制。文章分别从困难问题,安全性和计算复杂性三个角度对三种公钥密码体制进行分析与研究,指出三种公 钥密码体制的联系与区别,并将基于格的公钥密码体制与其他公钥密码体制进行比较,指出了基于格理论公钥密码体制 的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RFID技术在用户隐私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基于Niederreiter密码体制的新型RFID双向安全认证协议。协议建立在大矩阵分解困难性的基础上,与使用对称密码和RSA公钥密码的协议相比安全性能更高、计算复杂度更小、实现效率更高。该协议利用基于嵌入Hash函数的Niederreiter公钥加密方案,通过对比原Hash值与解密后的Hash值是否相等,来实现RFID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安全数据交换。研究结果表明,该协议不仅能有效地保护内容隐私、位置隐私,而且还能防范重放攻击,能够很好地满足RFID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用户隐私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一种基于NTRU密码体制的新型RFID双向安全认证协议,从大维数格中寻找最短向量。与使用对称密码和RSA公钥密码的协议相比,安全性能更高、计算复杂度更小、实现效率更高。该协议利用基于嵌入Hash函数的NTRU公钥加密方案,通过对比原Hash值与解密后的Hash值是否相等,实现RFID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安全数据交换。研究结果表明,该协议不仅能有效地保护内容隐私和位置隐私,而且还能防范重放攻击,满足RFID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林齐平  张方国 《密码学报》2020,7(2):212-220
理论上使用公钥密码,包括椭圆曲线密码和超椭圆曲线密码来设计RFID标签已经比较成熟了.实验结果表明椭圆曲线密码或者超椭圆曲线密码用于RFID标签设计也很有效.与超椭圆曲线密码相比较,在亏格为2的曲线上使用Kummer曲面来计算标量乘会更快.但是,由于在Kummer曲面上没有简单的点加计算公式,这导致很难使用Kummer曲面来构造密码协议.在本文中,我们把Schnorr的鉴别协议扩展到Kummer曲面上.研究表明该协议可以只使用有限域Fq上的加法和乘法来计算,而且也不降低安全性.进一步地,我们用该协议来设计RFID标签.结果表明该协议在Kummer曲面上非常有效并很容易用于RFID标签设计中.在本文中,我们选取的是可转换为超椭圆曲线y^2+xy=x^5+f3x^3+εx^2+f0的Kummer曲面,其中ε∈{0,1}.我们方案的性能比其它使用公钥密码来设计RFID标签的方案都有效.  相似文献   

10.
《软件》2018,(2):1-6
提出了一种电子邮件IBE加密方案。方案采用了伪RSA密钥和IBE插件技术。伪RSA密钥是一种存放有用户标识即邮箱地址的假的RSA密钥数据。在伪RSA密钥基础上,引入自签发的伪RSA数字证书以及IBE密码模块。伪RSA数字证书的公钥是伪RSA公钥。IBE插件插入到电子邮件客户端中,当用户发送加密邮件时,IBE插件自动插入邮件加密所需的伪RSA数字证书,当用户读取加密邮件时,IBE插件自动插入邮件解密所需的用户带私钥的伪RSA数字证书;IBE密码模块将邮件客户端使用伪RSA数字证书及私钥所进行的密码运算转化为使用IBE密钥的密码运算,由此实现电子邮件的IBE加密、解密而无需对邮件客户端作任何修改。  相似文献   

11.
在使用密钥管理中心(KDC)进行广播通讯密钥分配的网络安全协议中,保证KDC的安全并提供高效率的密钥服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区别于目前的域分割和服务器备份方案,使用双变量多项式作为门限构造函数,在多个分布式KDC服务器上分发不同的伪随机数产生函数,需要特定数目的授权服务器联合才能计算出最终的对称密钥,保证少于一定数目的KDC服务器被攻击后不能对系统产生威胁,从而保证了分布式KDC的安全性,并且能够避免广播通讯密钥分配过程中的效率瓶颈和单点失败。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组合公钥的移动自组网密钥管理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乐  李婧婧  龙冬阳 《计算机工程》2009,35(10):132-134
将组合公钥技术和门限密码理论结合应用于移动自组网的密钥管理方案中。利用密钥分发机构对整个网络进行初始化。在网络运行阶段,设计一种动态调整分享秘密的服务节点数目以及门限值大小的方案,给出节点退出和新节点加入网络的处理方法。该密钥管理方案安全、高效、灵活,能较好地适应移动自组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IEEE 802.16的安全子层采用了认证客户端/服务器密钥管理协议,在该协议中基站(即服务器)能够对分发给客户端SS的密钥进行控制。IEEE 802.16系列标准的安全性主要基于PKM协议。在初始授权密钥交换期间,BS使用基于数字证书的SS认证,来对客户端SS进行认证。PKM协议使用公钥密码技术来建立SS与BS之间的共享密钥,SS也使用PKM协议来支持周期性重认证和密钥更新。本文首先分析了PKMv1中安全子层的协议栈,然后给出了WiMAX安全关联的种类与内容,研究了WiMAX安全流程以及安全认证、密钥交换和数据加密等方案。最后,对PKMv1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无线局域网网络安全措施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应用公钥密码系统增强无线局域网网络的安全,采用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系统的、WLAN认证方案,将基于身份的公钥系统引入WLAN的认证结构中,用于STA和AP之间的认证和密钥协商的方法.WLAN中的数据通过射频无线电传输,对于恶意的攻击者实施窃听是十分有利的,更好的提高的无线网络的安全.对传统的无线局域网基于身份的公钥系统进行了研究,结合身份为基础的公钥思想和Weil对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身份公钥方案.方案将有效保护在WLAN中传输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同时对请求接入WLAN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15.
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certificateless public key cryptography,简称CL-PKC)是在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identity-based public key cryptography,简称ID-PKC)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型公钥密码体制,没有密钥托管问题、不需要使用公钥证书,使得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从其概念提出的初始就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从2003年至今,它一直是密码学和信息安全领域非常活跃的研究热点.其理论和技术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将对这些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分析、比较和简要的评述,并探讨该领域研究尚存在的不足及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效安全的无证书密钥协商方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的密钥协商显得非常必要。无证书公钥密码是为了克服基于身份密码的密钥托管性质提出来的,它结合了传统公钥证书密码体系和基于身份的公钥体系的优点。应用椭圆曲线的配对运算,提出了一个两方的无证书密钥协商协议,其中每一方只需计算一个配对,并证明了它在ECK模型下的安全性。与其他无证书密钥协商协议相比,安全性和效率都更好。  相似文献   

17.
一种混合轻量型无线传感器网络公钥密码方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将基于身份的公钥机制与轻量级CA(Certificate Authority)思想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基于身份及轻量级CA混合模型的传感器网络密码方案。该方案既克服了基于身份公钥机制中的第三方密钥托管问题,又简化了基于传统证书机制中产生、验证及管理公钥的复杂性。分析表明,方案可使公钥产生轻量化,公钥验证轻量化,密钥管理无需证书,且安全性高,可抵御无线环境下易于实施的多种攻击,适用于保障资源受限的无线网络中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相似文献   

18.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当前主要使用的加密技术都是对称加密,公钥技术只是在一些认证等场合使用,在一些应用场合,例如密钥协商、身份认证等,可使用公钥密码算法,经过对公钥密码算法的研究分析,并从算法运行效率上对其进行改进,从而适合于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王玉英  王昭顺 《微计算机信息》2004,20(9):121-122,70
文章主要介绍用软件模拟实现了大整数模乘功能模块。该模拟软件解决了大整数在计算机内表示、数制转换、加法器模拟、加法链计算、计算补码、模加运算、模乘运算等关键难点问题.开发目的是要提高公钥密码运算速度,应用RSA公钥密码体制实现密钥管理、加密通信、数字签名以及身份验证等信息安全功能。  相似文献   

20.
开放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传输时,用户在客户端面临很大的安全风险,因为客户程序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目前使用的绝大部分系统中,用户不得不信任所在的客户节点。可采取的办法之一是采用智能卡,而且理想的情况下,智能卡拥有足够的计算能力和附加的输入输出设备,提供全部的密码处理以及必要的输入输出,但由于目前的工艺水平,,智能卡只能提供有限的计算资源。文中针对客户端的安全问题,对于基于对称密销密码体制的身份监别系统,给出了一个合理的增强客户安全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一个预先鉴别交换协议,在客户程序和KDC之间达成共享密钥,而不暴露用户的密钥,并保证对后继身分鉴别的透明性。文中还给出了协议的分析,对完全解决客户端的安全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