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调制技术是移动通信系统中提高通信质量的一项关键技术,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般的数字调制技术,如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等单一调制无法满足移动通信的要求,因此寻找性能优越的高效多调制方式以适应现代移动通信的要求,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成为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紫外通信系统平台对应用于移动通信和光移动通信的调制方式开关键控(OOK)、脉冲位置键控(PPM),以及新兴的差分脉冲位置键控(DPPM),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进行了性能仿真,以OOK为基准,比较了四种调制方式的平均发射功率和需求带宽参数;同时对OOK、PPM和DPPM的调制解调方式进行改进和实现,无需进行字...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光非归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NRZ-DQPSK)、33%归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33%RZ-DQPSK)和载波抑制归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CSRZ-DQPSK)三种调制格式的频域特性。并数字仿真了40Gbit/s的单信道光纤系统中三种调制格式在对色散(CD)进行后补偿、预补偿和对称补偿等三种补偿方式及考虑偏振模色散(PMD)和非线性效应情况下的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33%RZ-DQPSK对自相位调制(SPM)有最好的容忍度,但缓解PMD和CD的能力较弱;CSRZ-DQPSK在色散后补偿方式中对PMD和非线性效应具有最好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混沌数字通信研究的新进展,并着重噪声性能的比较分析。通过原理分析对混沌键控调制系统(CSK)进行了理想噪声性能的定性描述;利用波形通信概念给出了双极性CSK、差分相干DCSK的误码率表达式;对正交混沌移位键控调制(QCSK)、混沌脉位调制(CPPM)的原理和噪声性能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信系统的振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和移相键控(PSK)是数字调制的3种基本信号形式。为了提高系统的静态可重复编程和动态在系统重构的特性,采用Altera公司的DSP Builder开发软件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通用调制器的软件设计过程,整个系统便于编程、修改以及升级改进。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码分多址(CDMA)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介绍了平滑相位的π/4差动正交相移键控(DQPSK)调制技术和平滑化Walsh码扩谱调制技术.仿真结果表明,多级平滑化调制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系统输出的谐波分量,压缩频带宽度,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紫外光非视距通信是一种新型的无线光通讯形式,近年来受到各军事强国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详细分析了启闭键控调制(OOK)、脉冲位置调制(PPM)、差分脉冲位置调制(DPPM)和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的编码结构,然后从带宽需求、平均发射功率、传输容量和差错性能等方面对各种调制方式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DPIM调制比PPM具有更高的传输容量和更少的带宽需求,并且解调对同步要求较低,实现更简易,并结合紫外LED阵列将作为今后实用化紫外光源的发展趋势,DPIM调制在未来紫外光通信系统的应用中将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江沩 《现代通信》2000,(11):31-32
数字传输系统分为基带传输系统和频带传输系统两大类。数字终端设备编码产生的数字信号(基带信号)直接在信道上传输称为基带传输。频带传输系统也叫数字调制系统,它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使其频谱搬移到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频带上,然后在信道上传输。 数字调制与模拟调制都是正弦波调制,即被调制的信号均为高频正弦波。但是数字调制的调制信号是数字信号,而模拟调制的信号是模拟信号。由于载波有振幅、频率和相位3个参量,而二进制数字信号的幅度值只有两种,即1、0或高、低电平,所以调制过程可以用键控的方法,由基带信号对载频的…  相似文献   

9.
对偏振复用-33%归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PM-33%RZ-DQPSK)和偏振复用-抑制载波归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PM-CSRZ-DQPSK)调制格式进行了传输性能仿真,在仿真过程中,分别考虑了光纤系统中的偏振模色散(PMD)、色散(CD)和非线性效应(SPM)三种限制因素。仿真结果表明偏振复用系统比非偏振复用系统更易受到PMD、CD和非线性效应的影响。整体来看,PM-CSRZ-DQPSK调制格式的传输性能比PM-33%RZ-DQPSK更为优秀。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自由空间光通信中的相干通信系统,通过对相干光通信中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差分相移键控(DPSK)四种光载波相干调制方式性能的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得出PSK调制误码性能更好,提出了一种光载波外差差分相移键控(DPSK)系统.  相似文献   

11.
应用于40Gb/s光传输系统新兴调制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双偏振正交相移键控(DP-QPSK)系统的调制编码和检测原理,详细描述关于DP-QPSK40Gb/s WDM系统结构和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将DP-QPSK与Duo-Binary、DPSK和DQPSK等几种调制编码方式进行了全面比较,展示了DP-QPSK作为一种新兴的调制方式,在400b/s系统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OQPSK(Offset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偏移正交相移键控)调制与解调技术应用于GPRS通信系统中,特别是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在数字通信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介绍了数字通信中OQPSK调制与解调原理,采用e-Labsim仿真平台来实现OQPSK调制与解调。  相似文献   

13.
一 背景 FSK是载波频率随数字信号而变化,利用基带数字信号离散取值特点去键控载波频率以传递信息的一种数字调制技术。最常见的是用两个频率承载二进制1和0的双频FSK系统。本设计就是基于这种2FSK的调制解调技术.FSK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调制方式,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光传输系统中八进制差分相位幅度键控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级光调制格式能够有效抑制随信道速率的增加而给系统带来的色散、非线性等传输损伤,是高速光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了基于马赫-曾德尔凋制器(MZM)产生的八进制差分相位幅度键控非归零码(NRZ-ODPASK)、八进制差分相位幅度键控归零码(RZ ODPASK)以及八进制差分相位幅度键控载波抑制归零码(CSRZ-0DPAsK)在40 Gbit/s速率下的传输性能.结果表明,RZ-ODPASK调制格式抗色散能力较强,且相位支路的色散容限均大于幅度支路;在波分复用(WDM)系统中,CSRZ-ODPASK信道间串扰代价比NRZ-ODPASK和RZ-ODPASK分别小0.81 dB和0.19 dB,更加适合高速光纤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15.
基于Optisystem和Matlab软件构建相干解调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系统仿真平台。从O-OFDM的调制出发,在Optisystem中用幅度相位键控(APSK)调制代替现在主流使用的方形正交振幅调制(QAM)。分析APSK调制在光通信中的优越性,并将得到的仿真星座图、误码率、线宽与QAM调制下的结果相互对比,从而区分APSK调制比QAM调制优越性并总结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移动卫星通信信道频带受限(文中称为带限)和非线性同时存在的特点,讨论了几种适用的数字调制解调技术。即交错正交移相键控(OQPSK)、无符号同干扰和抖动-交错正交移相键控(IJF-QOPSK),最小频移健控(MSK)和与编码结合的调制解调技术。并对这些调制解调技术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GMSK(高斯最小移频键控)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典型的连续相位调制方式,常应用在GSM、GPRS移动通信系统和WLN等多个领域。文章主要介绍了数字通信中GMSK调制与解调原理,采用e-Labsim仿真平台来实现GMSK调制与解调。  相似文献   

18.
倪炳巍  张月 《电子科技》2011,24(2):19-20,26
介绍了一种新的具有极高频带利用率的数字调制技术--最小波形差键控(VWDK),其可在不损失信噪比的前提下极大地压缩信号传输所需的频带.文中对VWDK的调制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功率谱计算机仿真图.对VWDK的频带利用率进行估计,给出了VWDK传输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通信系统的振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和移相键控(PSK)是数字调制的3种基本信号形式。而数字调制器载波的产生通常都是基于查找表的方法,为了达到高精度要求,需要耗费大量的ROM资源去建立庞大的查找表。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流水线CORDIC算法通用数字调制器的FPGA实现方案,可以有效地节省FPGA的硬件资源,提高运算的速度。文章最后给出了该方案的硬件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而且整个系统便于编程、修改以及升级改进。  相似文献   

20.
二进制移相键控BPSK调制是载波相位按基带脉冲而键控改变的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其功率谱推导在传统上也是按照将基带脉冲的频谱左右频移进行的,因而要求频移后的谱没有混叠,即只有高载频才能忽略近似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本文按照直接载波调制的思路,推导出BPSK已调信号功率谱的准确表达式,既消除了高载频的限制,也统一了对于BPSK功率谱的基带分析和载波分析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了新表达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