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规划师》2003,(2)
由吉林市政府、吉林省建设厅和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共同主办的“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国际博览会”将于2003年6月17日~19日在吉林市召开。该博览会分为博览和论坛两个部分,旨在促进国内外滨水地区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展示滨水地区在城市设计领域的创作和实践成果。届时大会将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城市设计大师、学者和设计机构就滨水地区城市设计主题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展出包括图纸、模型、文字说明以及实施效果照片等在内的各类城市设计成果。“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国际博览会”即将召开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其规划设计仍处于探讨之中。本文结合我国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现状、实例以及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浅谈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影响因素,探求可持续发展的滨水地区城市设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介绍,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生态系统规划实例,论述了关于滨水地区城市设计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及滨水区城市设计对城市形象和经营的直接作用,以使人们对滨水地区的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营造宜人环境、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手段。郑州银河湾设计是一次以文化为导向的滨水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实践,其特点是突出文化导向在城市滨水地区空间组织布局与功能落实中的联系与纽带作用。本文希望能借助已有的成果总结,对郑州以及其它地区的滨水地区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作为城市重要公共空间的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通过对其特点总结及实例分析,对于我国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归纳出应寻求的解决方法及开发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谢瑜珠 《城市开发》2023,(8):110-1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运用城市设计,合理利用滨水地区的生态资源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梅州市五华县为例,通过对五华县中心城区沿江沿河城市风貌现状问题识别,以合理运用滨水地区生态资源提升滨水空间品质为思路,提出五华县中心城区沿江沿河生态廊道总体城市设计方案,为粤东西北城镇城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介绍城市滨水地区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国内目前在滨水地区开发与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提出了滨水地区的设计原则,以利于规划与建设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应依托滨水区的环境,以设计为手段,结合水体、滨水开放空间以及滨水区地形地貌等要素,形成立体连续的城市滨水地区空间形态。该文以城市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滨水空间的构成要素,总结滨水区城市设计原则,探求武汉市天兴洲的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
城市滨水地区开发与建设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热点。本文以鹤山市滨江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探索西江流域中小城市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方法,并借此引出一些思考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引导滨水地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滨水地区的土地价值高昂、景观资源集中的价值属性,针对城市滨水地区超高层住宅的自身特点,结合国内外已建成的案例,从景观设计、空间设计、户型设计、造型设计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滨水超高层住宅应当发挥景观优势、平衡城区空间、展示水岸形象等三个方面的设计策略,意在推动我国滨水超高层住宅的建设、实现城市滨水空间可持续发展、提高滨水城市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正逐渐成为城市表达其独有的特色和发展目标难得的机会。本文通过对江苏宜兴市团氿滨水区开发改造案例的介绍,探讨了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基本问题和原则。  相似文献   

12.
滨水地区逐渐成为城市设计的热点,结合天府新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设计贯彻"生态保护、空间组织、活力塑造"的经验,提炼城市滨水地区规划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滨水地区的土地价值高昂、景观资源集中的价值属性,针对城市滨水地区超高层住宅的自身特点,结合国内外已建成的案例,从景观设计、空间设计、户型设计、造型设计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滨水超高层住宅应当发挥景观优势、平衡城区空间、展示水岸形象等三个方面的设计策略,意在推动我国滨水超高层住宅的建设、实现城市滨水空间可持续发展、提高滨水城市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城市滨水地区旧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颀  于爽 《建筑科学》2004,20(2):60-66
以滨水地区的旧建筑改造和再利用为研究对象,第一部分介绍了城市滨水地区旧建筑改造更新的常见类型和改造方式,并以城市滨水环境为依托,重点关注滨水旧建筑外部形象的改造和环境空间的改造。第二部分,结合我国城市滨水地区改造更新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当前国内滨水地区旧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具体实践,希望对我国的滨水地区改造实践有一些指导和启发。  相似文献   

15.
孙强 《中外建筑》2012,(5):65-68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中地理位置最为优越,开发潜力最大的地段之一。本文从解析国外优秀的城市滨水空间开发的案例入手,总结出国外滨水空间开发可取的经验。然后以阜阳颖河东岸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尊重现状、延续文脉、体现本土气息、强调滨水空间可达性、满足居民亲水性等方面作了相关探索,旨在为国内同类城市的滨水空间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哲 《南方建筑》2004,(4):29-31
通过借鉴国外城市滨水地区在的开发建设经验,本次城市设计不仅是一项滨水地区对景观的规划,而且是城市在后工业社会演变,在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如何利用资源(自然与人)的方式及寻求城市新的发展动力过程中的一项战略性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的重要景观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价值。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具体化须以滨水区的实物环境为依托,以景观设计为手段,结合水体、滨水开放空间以及滨水区地形地貌,形成多层次连续的城市滨水地区空间形态。本文以城市滨水区域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设计的研究角度,分析城市滨水空间构成的形态要素,总结滨水区城市设计原则,探求滨水空间构成的形态要素与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杨勇 《规划师》2023,(4):153-160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滨水地区更应把握生态优势,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应以生态建设为基底优化发展格局,充分释放发展动能。基于此,上海虹桥前湾地区依据生态特征及区位优势开展了“城水交融”的生态城市设计,以“五分水景五分城”的设计意向为指引,塑造因水成形的生态城市、向水而居的健康城市、因水而兴的多元城市,并通过构筑空间格局、强化风貌要素管控、营造健康宜居的魅力特色空间、打造创新多元的空间单元等手段,给出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态城市设计前湾“答卷”。  相似文献   

19.
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人的亲水性与生俱来。滨水地区往往是一个城市最具活力的区域,其开发建设也成为塑造城市特色、带动相关城市功能发展的重要手段。滨水地区是城市重要景观展示节点.其景观塑造对城市形象至关重要.本文以测阳市长兴湖两岸的滨水绿道设计为例,从微观层面探讨滨水绿道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城市转型和内城复兴的需要,城市滨水地区的再开发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文章以昆明市草海片区城市设计为例,立足滨水地区的历史背景、资源特色和价值判断,从规划层面探索城市转型发展背景下滨水地区再开发的模式、策略,将保护环境、提升功能、彰显特色、绿色发展有机结合,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个目标的融合,以此促进滨水地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