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采用黏度测试仪测定新油及3种不同服役阶段润滑油的黏度,采用UMT-II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摩擦学性能,并同时考察3种在用润滑油添加抗磨添加剂后的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润滑油的黏度随着运行里程数的增加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随润滑油运行里程数的增加,润滑油的摩擦因数增大,导致试验钢球的磨损量也增加;抗磨添加剂对不同服役阶段的润滑油的抗磨性能影响程度不同,在磨合磨损期和正常磨损期,加入抗磨添加剂后并不能改善润滑油的抗磨性能,而在异常磨损期,抗磨添加剂的加入可较好地改善润滑油的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全陶瓷球轴承在油润滑条件下内部温度场分布及变化情况,提高全陶瓷球轴承的运转性能与使用寿命,以7007C氮化硅全陶瓷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分析不同工况和润滑油黏度条件下全陶瓷球轴承腔体内部温度场及润滑油的分布状态;在轴承寿命试验机上进行相同条件下全陶瓷球轴承的动态特性试验,研究在油润滑工况下全陶瓷球轴承的温升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轴承转速的提高,全陶瓷球轴承腔体内温度呈增大趋势,腔体内润滑油体积分数呈减小趋势;更换不同黏度润滑油发现随着润滑油黏度的增大,全陶瓷球轴承腔体内温度场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存在最优黏度值使全陶瓷球轴承腔体温度达到最小值,轴承服役性能表现最佳。研究成果为实际生产中全陶瓷球轴承最优润滑油的选择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柴油发动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的需要,出现了不同黏度等级的润滑油,但润滑油黏度等级与其低温性能、高温性能、抗磨损性能等使用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还不够十分明确。实验研究润滑油黏度等级对其低温性能、高温性能和润滑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燃机油的黏度等级对其低温性能和润滑性能影响显著,高黏度等级润滑油温度较低时黏度增加较快,影响发动机的低温启动并加剧磨损,且功耗增加,但较高黏度等级润滑油有利于摩擦表面油膜的形成,可改善润滑;内燃机油的黏度对其高温性能有一定影响,较高的黏度有利于减小蒸发损失,但对高温清净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低黏度润滑油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成膜性能,选用纳米TiO2为添加剂,低黏度的聚α烯烃(PAO8、PAO10)和聚醚(PAG)作为基础油,在四球式摩擦磨损实验机上考察纳米TiO2添加剂对润滑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点接触光弹流润滑试验台,研究不同速度、载荷下和纳米TiO2添加量对润滑油成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纳米TiO2添加剂能够明显提高润滑油的抗磨减摩性能,在PAO8、PAG和PAO10基础油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0. 3%、0. 05%和0. 3%的纳米TiO2时,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均最小;综合比较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纳米TiO2在PAO8基础油中表现出最好的抗磨减摩性能,摩擦因数减小了约54. 5%,磨斑直径降低了约10. 4%;随着卷吸速度的增加,润滑油的最小膜厚也逐渐增加,在相同卷吸速度下,与纯基础油相比,添加一定质量分数纳米TiO2添加剂的最小膜厚明显增加;随着纳米TiO2粒子添加量...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实验和模拟研究磨粒对润滑油摩擦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微纳米压/划痕试验测量含磨屑润滑油的摩擦因数。同时,建立边界润滑体系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含磨屑润滑油膜在不同载荷下沿膜厚方向的压缩率和密度分布;对体系的上下固体壁面施加方向相反的剪切速度,计算出壁面原子的应力、摩擦力、正压力和摩擦因数;分析不同粒径磨屑的动态行为特征;通过减少润滑油分子数量,探究乏油工况下含磨屑润滑体系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润滑体系摩擦因数的模拟值与试验值一致;磨屑的存在会降低油膜的压缩率,同时在高载下磨屑的存在会对油膜的分层产生破坏,影响磨屑附近的密度分布;含小粒径磨屑的润滑体系的摩擦因数比含大粒径磨屑的润滑体系的小,表明磨粒聚集长大现象会恶化润滑油的润滑性能;磨屑在剪切过程中同时存在滚动和滑动,含小粒径磨屑的润滑体系剪切过程中表现出波动幅度更大的角速度;随着载荷的增大,磨屑角速度减小,波动幅度降低;在乏油工况下,磨屑会在剪切过程中出现变形破碎现象。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锈钢表面粗糙度对聚四氟乙烯(PTFE)摩擦学性能的影响,使用不同目数的砂纸打磨以获得不同表面粗糙度的不锈钢表面,利用往复式点接触试验机评价PTFE球/不锈钢平面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研究发现,干摩擦时,摩擦系数几乎不受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而PTFE的磨损率于不锈钢表面粗糙度达到200 nm时最小,主要是由于转移膜的存在且转移膜与粗糙表面之间的结合力较强。水润滑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即存在一个较优的表面粗糙度使得PTFE的摩擦学性能最佳,此时Ra为60 nm。这可以归结为光滑表面容纳水的能力有限而粗糙表面会造成严重的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8.
9.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在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粘结MoS2基固体润滑涂层在油润滑条件下的抗磨减摩性能,采用MHK-5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粘结MoS2基固体润滑涂层在4种常用油(液体石蜡、RP-3煤油、4050滑油和CD-40柴油)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速度和载荷对润滑涂层在4种不同的常用油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低载荷(320N)试验条件下,4种常用油润滑下涂层的耐磨性比干摩擦下得到显著的提高,摩擦因数从0.12降低到0.08左右;但在高载荷(1100N)下,油润滑对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没有明显的改善。只有在合适的载荷下,固/油复合润滑技术可明显改善摩擦副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10.
薛远水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21,50(4):139-141
为探究润滑油黏度对齿轮振动特性的影响,运用传动系统仿真软件Romax建立齿轮啮合润滑模型,分析了两种不同黏度润滑油时齿轮啮合润滑油膜厚度;在齿轮运转试验台架上对使用不同黏度润滑油的两对齿轮分别进行振动试验,采集振动信号数据;利用MATLAB对振动数据进行频域处理,对比结果并从齿面润滑状态以及微凸体相互作用的角度,对两对... 相似文献
11.
12.
13.
以竹纤维为增强相,通过稀土化合物改性制备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环块式摩擦磨损实验,研究稀土化合物改性复合材料在油润滑状态下载荷、转速对试样摩擦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稀土化合物改性对复合材料试样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比较干摩擦状态和油润滑状态下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观察和分析试样磨损表面形貌,探讨其磨损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油润滑条件下,稀土化合物改性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都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加;较高载荷下摩擦因数随着转速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而磨损率则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稀土化合物的改性使竹纤维和基体界面结合更为紧密,提高摩擦因数的同时降低了磨损率;在油润滑作用下,试样磨损由干摩擦时的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转变成为轻微的疲劳磨损;在油润滑状态下,复合材料处于边界润滑状态,故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低于干摩擦。 相似文献
14.
水润滑下偶件表面粗糙度对PTFE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水润滑下的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偶件表面粗糙度对MoS2/PTFE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在不同的偶件表面粗糙度下的摩擦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润滑下,一般存在着一个较佳的偶件表面粗糙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可以取得较低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当偶件表面粗糙度高于这个范围时,摩擦磨损机制主要是机械作用;而当偶件表面粗糙度低于这个范围时,则主要是由于分子作用导致摩擦磨损.即当偶件表面粗糙度超出某一范围时,摩擦磨损行为将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30 vol% 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etheretherketone (CFRPEEK) against AISI 431 steel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f water lubrication was investigated. Friction and wear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a disc-on-disc contact test apparatus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lubricant temperatur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of CFRPEEK sliding against AISI 431 steel. The average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wear rate of CFRPEEK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lubricant temperature. However, the wear rate of AISI 431 steel did not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wear rate of CFRPEEK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f water lubrication. Moreover, the original and worn surfaces of CFRPEEK and AISI 431 steel were imaged by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optical microscopy, respectively. The main tribological mechanisms of CFRPEEK sliding against AISI 431 steel were adhesive wear, and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lubricant could accelerate wear. 相似文献
19.
油润滑大pv值枢轴宝石轴承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 pv值枢轴宝石轴承在 8种矿物油及 3种合成润滑油作用下的摩擦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矿物油润滑下 ,不同抗磨添加剂的枢轴磨损率顺序为 T3 0 6>Mo S2 >T3 0 9>T3 51 >T3 2 1 >T3 0 5>金微油>T3 61 ,其中 T3 0 6作用下轴承的摩擦扭矩为最大 ,T3 0 5与金微油作用下摩擦扭矩为最小 ;在氟醚油、氟氯碳油和聚乙二醇作用下 ,枢轴宝石轴承均可形成良好的吸附油膜 ,较矿物油相比 ,其摩擦力矩与磨损率呈较大幅度下降 ,其中尤以聚乙二醇的作用效果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在低温条件下,润滑油黏度变大,流动性变差,添加剂活性降低,对润滑性能产生显著影响。为研究PAO润滑油的低温摩擦润滑性能,以不同黏度级别PAO基础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变仪MCR302、SRV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PAO润滑油样及添加极压抗磨添加剂的油样在低温条件下的流变性能和磨损润滑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下,随着温度降低,PAO油样的黏度急剧增大,黏度越大的油样其受低温条件影响越明显;PAO油样在低温环境下,表现出明显的剪切稀化现象;低温环境使得极压抗磨剂添加剂的活性变低,添加剂并未表现出减摩抗磨作用。因此,低温试验条件对PAO基础油和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产生显著影响,阻碍了基础油和润滑油添加剂减摩抗磨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