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电动汽车蓄电池建模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蓄电池建模方式进行了探讨,采用等效电路模拟并建立键合图模型,对SOC的计算进行了讨论,并采用更加合理的算法,讨论了蓄电池散热系统的键合图建模方法并建立了散热系统的键合图模型。将蓄电池等效电路的键合图模型和散热系统的键合图模型耦合在一起,建立了蓄电池系统的键合图模型,并由此导出数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仿真模型,实现了蓄电池的动态仿真,并与ADVISOR软件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抽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分布式网络软件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提出了基于网络构件缓冲算法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以本地逻辑框架为基础,将系统负荷分配到网络的各个构件结点.采用抽象的形式化方法对构件、构件代理、连接器、构件Cache进行静态语义描述,详细讨论了构件代理的构件映射语义以及构件缓冲算法.系统采用构件Cache的机制和最少最近的动态映射远程构件的调度算法提高调用的命中率.最后通过实验对比了不同构件比率的软件系统,结果表明采用构件调度算法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OOAPN模型的多代理软件系统的形式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强OOAPN对象的主动性,对OOAPN的通讯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通讯事件的概念,给出了基于OOAPN模型的多代理软件系统的形式化模型,把成熟的面向对象思想、结构化思想以及形式化方法应用于多代理软件系统建模上,提高了OOAPN模型之间的异步通讯能力和复杂系统的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对通用实时仿真软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所得的结果。除了对系统的基本功能作了介绍以外,分别分析了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各主要任务完成的功能,并得出系统详细构成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CIM研究所开发的集成化CAPP软件系统(SIP)中工序图生成子系统所用的工序图生成原理、方法及总体方案.该子系统以基于特征的轴类零件信息模型为基础,根据本文所提出的轴段参数构形原理进行工序图形绘制,以AutoCADR12forWindows为平台,利用该软件的C语言开发工具——ADS进行系统开发,系统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且易于扩充,是工序图绘制软件开发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6.
介绍在微机上研究开发的液压板式阀块三维外形图CAD软件系统.本软件系统可以三维方式较直现、清晰地表达出阀块系统元件布置和装配关系,较方便地进行阀块系统的外形设计.软件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成套液压CAD软件子模块.本系统的设计开发思想,对其他液压、气动及机械系统的微机三维外形图CAD系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构件软件系统集成测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构件软件系统存在着构件源代码无法获得,构件本身性能无法进行完全测试等问题,提出了构件化软件系统集成测试模型,并提出了运用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简称UML)建立多种视图(如顺序图、合作图等)实现组件依赖关系的建模,从而为构件化软件系统级测试提供了可行的测试源.  相似文献   

8.
接力技术系统的研究及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接力技术的理论和运作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接力技术软件系统需达到的目标,详尽地描述了接力技术软件系统的数据流程,功能,模块和数据结构的设计框架。该系统中的接力运行图和资源图的功能实现,充分体现了接力技术的主要思想和方法实质,采用该系统,可给施工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9.
按照传统的织物组织分类法,对于多臂织物组织的计算机显示极不方便.本文用新的织物组织分类法对其进行了重新分类,成功地研制了显示织物组织图、配色模纹图及上机图的软件系统.该系统通过输入少量参数,不仅对简单组织,而且对复杂组织均可用人机对话方式迅速显示出组织图,可运用于织物组织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高校机房计算机的利用率,采用面向对象的U ML建模技术对机房报修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以该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需求模型和总体设计模型进行了分析设计,包括用例模型图、动态模型、静态模型,并采用Rational Rose工具实现了系统模型。建模可以方便用户、需求分析人员与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减轻开发和管理的工作量,降低软件开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管理复杂分布式系统建造过程中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多agent系统的工程化软件建模技术.该方法使用扩展的UML用况图和顺序图来认定角色并建立角色模型,通过对agent的心智状态建模,使用扩展的UML状态图和Petri网图来发展agent自治行为和交互行为的动态模型.给出了一个覆盖了从问题域分析到生成agent类模型和agent交互模型全部过程的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应用实例,并验证了建模方法抽象和管理系统复杂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对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业务需求进行了分析.以图书流通管理子系统为例,详细论述了利用UML建立该子系统用例图、静态模型类图及其动态模型的过程,简述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基于SQL Server2005数据库平台,利用ASP.Net开发实现具有B/S/D三层软件体系结构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3.
基于拉斯变换微分定理,对微分方程组初值问题进行等价变换,从而可建立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数字仿真的统一仿真模型。在此模型中,用线性系统观点解非线性系统,消除了反馈信号偏差计算的步长时滞误差,并可实现对控制系统方框图中具体环节有非零初值系统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实例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压力管道安装工程信息管理特点,提出了基于管道空视图的安装工程信息管理模式,并采用三层应用软件结构体系成功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该系统由管道空视图绘制子,管道安装工程信息管理子系统,空视图绘制自扩充子系统和系统维护子系统,实现了压力管道空视图,安装信息,检验信息和交工信息等的全面管理,体现了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精神。系统以MS SQL为后台数据库,ACDA2000为图形开发平台,在Windows NT网络环境运行。本文详细介绍了该信息模型,软件总体结构与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充分利用了8031的特点研制一种利用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心向量图机,并对系统的组成作了详细论述,该设备获得较高的计算精度,为了提高程序的通用性和实用性,使一般技术人员能够使用,对于前处理、主程序和后处理部分进行了处理,使计算程序在向通用化、商业化发展的方向上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为完善多Agent系统的设计,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面向主体建模,用例图完成智能主体功能建模,利用部署图完成MAS建模,采用协作图、顺序图、状态图对主体集成的协调与协作进行建模,并给出了该系统在绗缝控制中的一个应用实例。UML的应用不仅使软件的整体设计变得可视化、系统化,便于管理,还有助于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实践表明,该方法通用性强、方便直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刚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热力耦合分析模型,开发了热力耦合刚塑性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将圆柱体镦粗过程的模拟结果与有关文献中的模拟结果的比较,说明了该分析方法和程序的可靠性.采用新开发的程序系统对45#钢热镦粗成形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反映温场变化的温度分布图,揭示了成形过程中塑性变形和温度场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IHT图是制定钢的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本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段抛物处理,实现珠拟合,用BASIC语言设计出具有在半对数坐标系下绘制IHT图的软件,再与AUTOCAD联接,在CAD软件支持下,自动绘出精确、实用。美观的IHT图,本文重点介绍了IHT软件的设计原理,特点及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服务合成中的服务描述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输出接口模型和数据流图模型的服务描述方法.用功能对象的概念表示通过网络连接的各种硬件、软件和多媒体资源,通过描述功能对象的输入-输出接口来表示用户所需要的资源.采用数据流图来表示所需资源之间的连接.根据以上基于输入-输出接口描述和数据流图的模型,提出了基于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的服务描述规范,同时介绍了一个生成服务描述文档的客户端软件工具,并已应用于网上服务合成平台STONE(Service syn Thesizer On NEt)系统中.研究表明,基于输入-输出接口描述和数据流图的服务描述方法,是解决网上服务合成中服务描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描述高速运动目标的轨迹特征,多采用高帧率的定位系统.但因受到基线长短和高帧率的影响而会出现距离模糊问题.以此为背景,针对时延测量的水声同步声信标定位系统中的距离模糊问题作了创新性研究.研究基于时延测量的水声同步声信标定位系统中的距离模糊问题,从主动球面交汇定位模型和被动双曲面交汇定位模型出发,推导出新的软件抗距离模糊算法,该算法既不增加系统硬件开销,又无需其他的辅助信息,应用更灵活.该方法已通过湖上试验,验证了理论和工程上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