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介绍了有机固体溴杀菌剂SS125SY在实验室的杀菌情况,及在工业循环水系统的工业应用情况,试验表明:SS125SY具有广谱的杀生性能,对异养菌、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均有很好的效果,杀菌率高,并且抑菌时间长;其使用浓度为40mg/L时,对自动加药装置基本无影响;SS125SY有一定的粘泥剥离性能;它对系统腐蚀基本无影响;当SS125SY使用浓度为25mg/L以上时,可以抑制藻类生长,但灭藻性能差。  相似文献   

2.
苯酚对循环水处理药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质量浓度在150mg/L及以内的苯酚对常用阻垢、缓蚀及杀菌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苯酚对PBTCA,HEDP,HPAA,ATMP,PAPEMP,PAA,HPMA,T225和YSW301等药剂的阻碳酸钙垢、阻磷酸钙垢和稳定锌盐性能基本无影响,对优氯净、强氯精、DBNPA及1427等药剂的杀菌性能无影响,与异噻唑啉酮配合使用时,还能起到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广州石化循环水系统在高浓缩倍数条件下运行的水质特点,选择已工业化生产的阻垢缓蚀剂进行反复的旋转挂片和静态阻垢筛选实验,找出缓蚀、阻垢效果最佳者;并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浓缩倍数在6—8水质条件下的水稳配方WP-7进行动态模拟试验,动态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配方具有很好的缓蚀、阻垢性能,在TAC-+TH≤1000mg/L、CL^-〈400mg/L、SO4^2-≤400mg/L的苛刻水质条件下,试片平均腐蚀率和试管平均腐蚀率仍然分别达到评价标准的“好”级和“很好”水平。同时该配方和现场常用的氧化性和非氧化性杀菌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在各种水质条件下的处理费用均较低,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采用旋转挂片腐蚀实验对影响腐蚀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方法、水质、循环水温度、转速、pH值、铁离子浓度、细菌个数等因素,对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有影响;冷态实验方法比热态实验方法腐蚀速率低,且受循环水温度影响较小,热态实验方法随循环水温度的升高,腐蚀速率加大;循环水中钙加碱的浓度或pH值提高时,腐蚀速率下降,铁离子浓度升高或细菌个数增加时,腐蚀速率升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九江分公司第一循环水系统中不同含量硫化物对加快碳钢腐蚀的影响与机理分析。就不同含量硫化物条件下对一循现用水处理剂ZH468LN缓蚀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评价,并采用动、静态模拟试验,筛选出改进后的配方ZH468LN+RP-49配方水稳剂,现场试验表明,新配方具有更好的阻垢缓蚀性能,在水中硫化物含量达到1.0mg/L时,循环水水质能达到中石化的考核要求,且抗硫化物稳定性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疆油田采油二厂81#联合站采出水处理回注系统腐蚀结垢严重的情况,对该站采出水水质及腐蚀结垢产物进行了分析。采用静态阻垢法评价了药剂的阻垢性能,采用静态挂片法和动电位极化法评价了药剂的缓蚀性能。经水质净化平衡复合药剂处理后水质明显改善,当平衡调控剂浓度为100 mg/L,其他净水药剂浓度不变时,处理后水质稳定,24 h钙失率仅为0.6%,腐蚀速率为0.035 mm/a,能实现对腐蚀与结垢的有效控制,使阻垢率和腐蚀速率达到油田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改性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装有紫外光的光催化反应器中,用锐钛型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进行了苯酚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的研究。考察了溶液的pH值、纳米TiO2用量、镍(Ni^2+)掺杂量、苯酚的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苯酚水溶液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7时,苯酚水溶液的降解率达95%以上,强酸和强碱条件均不利于苯酚的降解。当TiO2用量为50mg,UV辐照40min时,200mL质量浓度为50mg/L的苯酚水溶液的降解率为96.3%;当TiO2用量为150mg,UV辐照60min时,200mL质量浓度100mg/L的苯酚水溶液的降解率为95.8%。镍掺杂增加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用质量分数为10%的二氯化镍水溶液掺杂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苯酚水溶液的降解率比未掺杂时增加13.6%。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循环水系统水质和运行工况的监测,分析了液化天然气厂液化单元热交换器结垢与腐蚀产生的原因,对结垢与腐蚀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流速、pH值、细菌、加药量等因素对热交换器结垢与腐蚀的影响进行分析,给出了解决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混凝气浮中试装置,采用聚硅酸盐类混凝剂LY-05与聚合氯化铝(PAC)复配的复合混凝剂,对炼油厂循环水系统进行了在线除油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水质浊度由50~ 320 NTU降低至小于5.0 NTU,去除率大于95%;石油类化合物质量浓度由16 ~65 mg/L降低至小于4.0 mg/L,去除率大于85%;悬浮物质量浓度由60~300 mg/L降低至小于4.5 mg/L,去除率大于95%.复合混凝剂与循环水系统所用缓蚀剂相容性良好,处理水回用于循环水系统后,水质的腐蚀率、异养菌数量、缓蚀剂投加量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疆油田陆粱作业区采出水处理回注系统腐蚀结垢的严重情况,对陆梁集中处理站滤后水的水质及陆梁作业区注水系统腐蚀结垢产物进行了分析,采用静态阻垢法评价了水质稳定剂的阻垢性能,采用静态挂片法和动电位极化法评价了水质稳定剂的缓蚀性能.筛选出水质稳定剂316HPAA在加量为20mg/L时阻垢率为93.4%,腐蚀速率为0.01...  相似文献   

11.
对极限黏度不同的无磷聚合物AA/AMPS/HPA在含余氯配水中稳定Zn2+和PO43-的性能和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聚合物极限黏度与其阻垢缓蚀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余氯对AA/AMPS/HPA性能影响不大;在Ca2+质量浓度1 000 mg/L、余氯2 mg/L、Zn2+和PO43-均为6 mg/L的配水中,当碱度低于280 mg/L时AA/AMPS/HPA对Zn2+和PO43-的稳定效果较好,实验进行46 d后水中Zn2+和PO43-质量浓度约为5mg/L;当碱度增加为900 mg/L后AA/AMPS/HPA对Zn2+和PO43-的稳定效果较差,实验结束时水中Zn2+和PO43-质量浓度仅为3 mg/L左右;AA/AMPS/HPA对碳钢有一定的缓蚀作用,极限黏度低于0.12 dL/g的AA/AMPS/HPA对碳钢的缓蚀效果较好,腐蚀速率约为0.035 mm/a。不同极限黏度的AA/AMPS/HPA性能差别不大,总体上极限黏度低于0.12 dL/g时,AA/AMPS/HPA的阻垢性能和缓蚀性能稍好。  相似文献   

12.
文章报道了用环境友好的复合缓蚀阻垢剂RP-98B处理软化水质循环冷却水的方法.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在0.3~5mg/L钙硬的水质中,使用100mg/L RP-98B,碳钢试片的腐蚀速率均低于0.025mm/a;在一套循环水量2500m3/h以软化水为补充水的循环系统连续运行3个月,不预膜碳钢监测试片的腐蚀速率均低于0.0015mm/a,循环水中的总铁离子可以控制在1mg/L左右,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化学法研究了316L不锈钢在循环水中的点蚀电位(瓯)、蚀孔深度和数目与cl-质量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常温下316L不锈钢的Eb总是随着cl-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cl-质量浓度小于900mg/L时,增大cl-质量浓度易导致点蚀敏感,而大于该值时增大cl-质量浓度不会明显增大点蚀倾向;从蚀孔深度和表面蚀孔数目可以看出,随着cl-质量浓度升高,最大蚀孔深度增大,当cl-质量浓度较大时这种增大变缓慢;316L不锈钢在cl-质量浓度小于1150mg,/L时点蚀倾向对cl-质量浓度敏感,在cl-质量浓度大于l150mg/L时点蚀倾向对cl-质量浓度不敏感,其点蚀倾向由大变小的cl-质量浓度阈值为1150mg/L。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的靖北、吴旗、油房庄和大水坑区块腐蚀原因基础上,开展了产出水的缓蚀和杀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引起井下管柱及集输管线腐蚀的因素主要有:产出水矿化度高、H_2S和SRB含量高、部分水质溶解氧超标以及井下存在CO_2伴生气和不均匀结垢;优选的CI-2缓蚀荆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药剂质量浓度为50mg/L时,可使产出水的腐蚀速率由0.125mm/a降至0.012mm/a,缓蚀率达90%以上;经杀茵剂筛选,BI-2和BI-3对SRB和TGB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为了防止产生抗药性,BI-2和BI-3采用交替加药。  相似文献   

15.
在常温常压下对臭氧氧化降解水中苯酚的效能、反应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8.50 mg/min,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初始pH值为11和反应时间为40 min时,臭氧对苯酚的降解效果最好,苯酚从100 mg/L降至0.35 mg/L,降解率达到99.65%;且自来水本底比去离子水本底更有利于水中苯酚的臭氧氧化降解。在上述实验条件下,臭氧对苯酚的降解遵循表观拟一级反应动力学,其相关系数R2=0.9929,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A=1.06×10-3 s-1。实验还发现,苯酚降解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随着臭氧投加量(4.25~8.50 mg/min)的增加而增大,在臭氧投加量为8.50 mg/min达到最大值1.06×10-3 s-1;随着苯酚初始质量浓度(100~250 mg/L)的增大,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1.06×10-3 s-1下降到0.39×10-3 s-1;随着溶液初始pH值(5~11)的升高,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22×10-3 s-1增加到1.06×10-3 s-1。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与臭氧投加量和溶液初始pH值成正相关性,与苯酚初始质量浓度成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对某石化分公司10 Mt/a蒸馏装置塔顶冷凝冷却系统腐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原油/常压塔顶油气换热器E-102部分管板焊缝及热影响区蚀坑是结垢引起的垢下腐蚀以及HCl露点腐蚀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垢及微裂纹的主要原因为常压塔顶系统注剂匹配欠佳、注水量偏低、注水水质不佳及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管板在焊接(堆焊)、机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残余应力使管板在拉伸应力和含氯化物水溶液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造成的。原油/初馏塔顶油气换热器E-101管板结垢严重,但腐蚀轻微,其原因为初馏塔顶系统温度较常压塔顶高、冷凝水pH值控制较好且氯离子含量较常压塔顶低。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了相应对策并对塔顶防腐蚀系统进行了改造,确保塔顶冷凝水pH值控制在6~9,Fe2+和Fe3+质量浓度不大于2 mg/L,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荧光自动加药控制仪是否能准确检测和自动控制循环水中含磷或无磷缓蚀阻垢剂的质量浓度,并测试了pH值、浊度、油的质量浓度、杀菌剂等因素对自动加药示值的影响,考察了示踪化药剂的缓蚀阻垢效果。试验表明,采用荧光示踪技术可以真正实现循环水自动加药。  相似文献   

18.
东辛油田注水系统腐蚀结垢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影响东辛油田注水系统腐蚀结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影响结垢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pH值和盐含量,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是pH值、盐含量、溶解氧、温度、CO_2含量和H_2S含量。对东辛油田污水来讲,盐含量、溶解氧和细菌是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垢的主要因素是盐含量和pH值。应用饱和指数法可预测碳酸盐结垢的趋势及腐蚀的大致趋势,用热力学模型可以预测硫酸盐结垢的大致趋势。油田污水系统的腐蚀属电化学腐蚀,可用自由能和标准电极电位判断腐蚀发生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针对“引拒济燕”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化学品事业部西循补充水水质变化、Ca^2+质量浓度升高造成系统浓缩倍数下降的问题,采用加酸控制pH值工艺及相应的采用缓蚀YSW105阻垢剂来提高循环水系统的浓缩倍数,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循环水系统的平均腐蚀速率仅为0.018mm/8,浓缩倍数提高至6.3,每年可节约费用82.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