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的因素很多,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要的漏损原因,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供水管道正式使用后初次漏损时间进行了预测,然后运用二次指数平滑模型对随后几年的漏损时间进行了预测,由此建立了完善的供水管网漏损时间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以1991~1999年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值为原始数据,分别建立传统灰色模型、无偏灰色模型、等维灰色模型和改进等维灰色模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等维灰色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适合用于供水管网漏损的预测。灰色模型的应用对有效控制管网漏损、节约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农村供水管网漏损问题比较突出,供水管网的漏损监控与定位研究对于解决管网的漏损问题至关重要。文章系统分析了农村供水管网漏损原因,全面梳理了供水管网漏损监控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以寻求更加适合农村地区的管网漏损监控模型。  相似文献   

4.
我国部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620个城市2008年的管网漏损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处理,分析几处典型代表地域管网漏损情况,并对辽宁省和广东省供水管网漏损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发现相比于国外城市我国供水管网漏损严重,珠三角地区的管网漏损情况普遍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5.
供水管网区域漏损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城市供水管网的分析,论述了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供水管网管理水平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引出对区域供水管网漏损率的研究内容。介绍了在特定区域进行的供水管网漏损实证研究,并通过对所获得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区域供水管网漏损资料,据此对管网漏损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供水管网漏损是供水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分析管网漏损的影响因素,确定其对漏损的影响程度,对于管网漏损的针对性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收集了某市2014年至2017年的管网历史漏损数据,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明确了各影响因素对漏损影响程度大小为:内因方...  相似文献   

7.
城中村因管网杂乱,导致供水漏损控制难度大,而管网改造可行性及经济效益低,如何降低其管网漏损是供水企业关注的焦点。以营口市两个城中村供水压力调控项目为例,探讨局部压力管理措施在降低管网漏损中的应用。实际运行表明,局部压力管理措施可为漏损严重而对管网进行改造存在难度的供水区域提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供水管网漏损评定标准及其控制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供水管网漏损率是影响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国内外城市供水管理部门和供水企业对此均非常重视,开展了大量供水管网漏损评定标准及控制技术的研究。1供水管网漏损评定标准我国于2002年首次制定的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和管理的行业标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9.
对供水管网进行分区计量管理是降低管网漏损率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金山区供水管网漏损现状,对金山区实施管网分区计量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探析,这为今后金山区提高管网精细化和信息化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受经济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供水管网漏损现象较为普遍。如何有效控制管网漏损率已成为供水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课题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供水管网漏损现状,对漏损控制模型:水力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关于漏损控制模型的结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水量平衡的管道漏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蔚茗  李树平 《给水排水》2008,34(4):116-119
供水企业通常利用漏损率来衡量供水管网的漏损水平,但仅用漏损率衡量漏损很难满足城市供水管理的要求,因此需要引入更为合理的漏损衡量指标。根据国际水协(IWA)提出的漏水量计算方法,对包括衡量管网漏损的水资源指标、运行指标和财务指标进行了介绍。以算例说明了供水平衡模型的应用及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城市供水漏损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也直接关系到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衡阳市供水管网系统实际情况,通过水量审计分析,掌握表观漏损、实际漏损及免费授权用水量等分布状况,提出了衡阳市供水管网自来水漏损控制策略,并在衡阳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实践中加以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漏损控制技术是解决供水管网漏失问题的关键,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在漏失机理、分区优化、爆管预警、漏损检测和压力管理5个方面。漏损控制技术的研究有较长历史,目前国内外已取得较多有益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工程实践案例,为未来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提供了宝贵经验。漏损控制技术在工程实践中需结合成熟的综合管理体系才能发挥效能。在进行不同漏损控制技术的比选时,可采用基准模型定量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4.
供水管网分区计量是控制城市供水系统水量漏损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将整个城镇供水管网划分成若干个独立计量区域,对每个区域的流量、压力等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实现供水量、售水量及漏损水量可分区量化的管理模式。结合绍兴水司管网状况,就如何构建分区计量管理体系,并有效应用于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方面的做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针对供水管网泄漏辨识定位系统,研究了以管网压力、流量参数形成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应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漏损辨识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中的c、g参数进行优化,最终通过压力梯度法实现漏点的准确定位。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对管网漏损辨识定位的准确率较高,满足供水管网漏损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水力平差模型在供水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供水规划中,管网设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降低管网建成后的漏损及运行费用,需要在规划设计阶段对管网进行水力平差计算.针对规划管网水力平差的特点,提出应用GIS的分析功能及EPANET水力计算软件构建管网的水力平差模型,进行规划管网的水力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管网进行调整,得到满足规划供水量及水压要求的供水管网布置方案,为供水规划管网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供水管网模型在区域计量分区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供水管网实施区域计量分区(DMA)管理是城市管网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对提高供水系统的管理水平、提高供水效益、优化管网运行以及减小管网漏损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以JM市为例,应用供水管网模型模拟分析手段,科学划分区域规模和边界,对分区方案进行计算,验证其可行性,规避DMA引起的管网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8.
针对管网中的背景漏损量,提出以更换管道来改善管网压力水平的主动压力管理方案。建立以最小化管网背景漏损量和管道更换费用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获得该优化问题的帕累托前锋的最优估计。选取文献中常用的案例管网对以上方法进行验证。优化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原有的管网系统,所获得的帕累托前锋上的解可消除管网中的高压区,平衡管网压力,从而使背景漏损量降低17%~54%。  相似文献   

19.
管网漏损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普遍存在的难题,有效地控制管网漏损是降低水厂运行成本的一个重要措施.文章针对农村供水管网的特点,具体介绍了几种漏损查找的方法,并提出了处理措施,有利于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健康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给水管网压力调节阀门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为民 《给水排水》2006,32(2):95-98
随着水资源不足的日益严重、制水成本的不断提高和能源紧张,城市给水管网漏损及其控制问题已成为供水行业的一项重要课题。管网运行压力是影响管道漏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可以通过在管网中设置压力控制阀门的方式来调整管网局部压力,降低漏损水量。提出了优化控制阀门的位置以及开度的混合离散非线性最优化数学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实现了对管网输配水范围内的压力控制阀门位置和开度的优化调度及管理,并用算例进行了模型校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