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明寨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端 ,油藏为走向NNE、倾向相反的两组断层所夹持的断块油藏。明 1 5块是 2 0 0 0年文明寨油田在滚动勘探中落实的一个区块 ,位于该油田老区的西南部 ,含油面积 1 9km2 ,主要含油层系是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 (简称沙二下 ) ,石油地质储量 1 49× 1 0 4t。该区块投入开发以来 ,由于储层分布没有搞清 ,致使井位部署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从而影响了区块的开发效果。为此 ,对明 1 5块沙二段下亚段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储层结构模型 ,以期为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依…  相似文献   

2.
沙三段中亚段9砂组是渤南洼陷的重点勘探和含油层系之一.其储层在整个洼陷内分布广泛,含油气性较好,该区义601、义285、义65及义173等井,在沙三段中亚段9砂组试油均见到良好的工业油流,但不同区块储层沉积厚度、物性和油气充注程度不同,成藏条件复杂.以实钻资料为依据,对沙三段中亚段9砂组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及横向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沙三段中亚段9砂组为浊积扇体,主要分布在罗北及埕南洼陷边缘断裂所限定的断槽中,扇根位于南部,扇中位于渤南油田的主体部位,扇端位于北部义288井区,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及岩性-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   

3.
商25断块是商河油田的主要含油区块.利用大量第一手资料,研究和剖析了研究区沙四段的储层特征,探讨了影响物性特征的几个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层主要为中孔、中低渗储层,且沙四下亚段储层物性优于沙四上亚段储层:沉积相带的不同及压实、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文明寨油田是一个复杂的断块油田,明六块是其主力区块,经过15年的注水开发,层间矛盾突出,水驱动用程度低。该文从明六块储层物性认识入手,选择3口取心井的18块岩心做了“五敏实验”,并利用井间示踪剂技术研究了储层物性。研究表明明六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水敏、速敏、酸敏、弱碱敏和弱盐敏现象。得出该区块储层的临界流速为11.8m/d。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提高采收率的工艺措施。通过实施,有效地控制了产量递减速度和含水上升速度,效果显著。明六块的开发实践,对于高含水期复杂断块油藏利用物性资料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控制下,利用储层随机建模技术研究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内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的思路;对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油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储层精细地质模型,为油田开发实现稳油控水,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了地质依据;通过对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油藏研究表明,此项技术较准确的反映了储层的非均质性,是一套简单、行之有效的油藏精细描述技术。  相似文献   

6.
文明寨油田明六区块属于复杂断块油田,突出的地质特征是断层多、断块小而破碎、构造极复杂、含油层系多、含油井段长、油层物性好、油藏高度小、储量丰度高;针对该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开发特点,采用了地质资料和开发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块复杂构造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分析;在重新认识的基础上,部署了调整治理方案,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汪功怀  刘忠亮  李勤英 《石油物探》2011,50(2):165-172,11
文明寨油田是东濮凹陷被多向断层切割的极复杂断块油田,含油层系多。明一块是文明寨油田重要开发区块之一,块内次级断层发育,构造极其复杂,目的层沙二下亚段砂岩储层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大。明一块内部的小断层识别、低幅度构造解释、薄砂体预测是该区研究的难点。利用新采集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多方向切线与时间切片结合、相干体切片与地震剖面约束、开发"动、静态"资料约束等方法,进行小断层、井间隐伏断层精细解释,通过地震属性敏感性分析、多种地震属性综合应用,定量分析刻画了砂体。通过以上研究在该区有效解释了断距10m以上井间断层,描述了厚度5m以上单砂体的井间变化特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开发方案部署,解决了明一块部分井区注采矛盾,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馆陶组上亚段油藏是埕岛油田的主力含油层系,其探明储量占总储量的80%。运用数值模拟和动态资料验证等手段,对馆陶组上亚段油藏的注水时机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馆陶组上亚段油藏的注水时机和压力保持水平应在饱和压力至0.85倍的饱和压力之间。实践证明,实施注水对改善埕岛油田油藏的开发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具多物源、多期次走滑断陷盆地的特征,其断裂复杂,物源期次、储层展布认识不足。文章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岩-电-震相结合,通过对莫里青油田双阳组二段层序主要界面的识别与对比,首次将研究区双阳组二段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对应基准面中期旋回)和13个基准面短期旋回,建立了莫里青油田高分辨率层序格架。结合粒度分析、地震属性和地震相分析等方法进行沉积微相划分,进而利用相控随机建模的方法,拟合开发程度较高的A、B区块的储层展布特征,选取最优模型,实现对开发程度较低的C、D区块进行储层预测的目的。该方法成功在莫里青油田C区块南部双二段预测出6个有利含油储层,实现储层定性分析向半定量、定量化分析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亚段储层敏感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岩心流动试验评价了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亚段储层的敏感性,分析了储层潜在伤害因素、伤害机理及伤害程度。结果表明,该油藏的速敏损害程度弱,水敏损害程度弱,同时具有弱至中等偏弱碱敏和弱酸敏效应。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油田开发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明寨油田是中原油田使用水力活塞泵采油最早的油田.该油田油层埋藏浅,含油层系多,原油物性较好;但断层多,区块小,原始油气比低,天然能量不足.为了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1983年7月在明46井开始了第一口水力活塞泵采油探索试验,同年又将明19井改投水力活塞泵生产,均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随着油田开发的需要,决定对文明寨油田实行全油田水力活寨泵强化采油、并于1984年设计了动力液处理站带卫星站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井间干扰分析模型,研究了油藏中油井间相互干扰情况及其变化规律,达到了优化产液结构协调平面关系的目的.针对文明寨油田明一东块沙二下油藏,确定了诊断门槛值,并给出了应用井间干扰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的步骤,措施效果与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3.
文明寨油田是一个复杂的断块油田,明六块是其主力区块,经过15年的注水开发,层间矛盾突出,水驱动用程度低,该文从明六块储层物认识入手,选择3口取心井的18块岩心做了“五敏实验”并利用井间示踪剂技术研究了储层物性。研究表明明六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水敏,速敏,酸敏,弱碱敏和弱盐敏现象,得出该区块储层的临界流速为11.8m/d,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提高采收率的工艺措施。通过实施,有效地控制了产量递减速度  相似文献   

14.
饶阳凹陷蠡县斜坡中部是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的有利发育区,以生物灰岩、鲕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目前多口井在该层系获工业油流或见良好油气显示,展示了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的勘探潜力。近两年通过井震结合、岩心薄片观察、测井解释、单井相及多井相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沉积储层及油藏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的平面展布规律及有利含油相带。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储层物性具有中孔、中渗特征,油藏类型以构造-岩性和岩性地层为主,成藏条件较为复杂,主要受沉积微相和储层物性控制。高阳地区位于滨浅湖区,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分布最厚,主要发育生物灰岩和鲡状灰岩;西柳地区位于半深湖区,主要发育白云质灰岩,储层物性最好。优选这两个区带,为蠡县斜坡中段碳酸盐岩重点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15.
根据岩心、岩性、古生物、测井资料分析 ,大王北油田大 37块沙二段为湖盆间歇性扩张背景下发育的滨浅湖沉积体系 ,滨湖亚相发育湖滩、泥坪和混合坪 3种微相 ,浅湖亚相发育泥坪、浅滩和滩坝 3种微相。开发实践表明 ,湖滩、浅滩、滩坝微相均为有利油气分布微相区 ,是大王北油田大 37块沙二段油藏下步滚动开发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16.
濮城油田文51块沙二段下亚段油藏层间矛盾突出,非均质性强,通过建立吸水剖面预测模型进行层系优化组合,从而提高Ⅱ类和Ⅲ类层的采收率。利用地层物性资料及油水井参数,采用智能群算法,计算不同地质开发因素对注水井吸水剖面变化的影响权重,量化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建立吸水剖面预测模型,进而预测不同分层条件下注水井吸水剖面的变化,优化分层注水措施,提高该类油藏Ⅱ类和Ⅲ类层的水驱动用程度,实现了濮城油田文51块沙二段下亚段油藏特高含水期开发对象的转移。自2008年12月应用以来,研究区综合含水率降低了4.7%,产油量连续5 a稳步提升,累积增油量为1.2×104 t,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的开发,文13北块沙三中油藏层间矛盾加剧,开发效果较差,采收率极低。气举转抽、大型水力压裂改造储层、加密井部署3种工艺在该区块的研究和应用,大大提高了该区块的采收率,从而为同类型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单家寺油田单2块沙一段稠油油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严重,直井蒸汽吞吐产能低,经济效益差,直井套损严重等问题,运用油藏地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研究方法,进行了地质特征、开发动态以及提高采收率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单2块沙一段存在三个韵律段,具有反韵律特征,底部以含油含螺生物灰岩为主,夹层局部分布,第二韵律段物性好;利用水平井和分支水平井转驱后可以提高采收率;通过井网井距、井型和开发方式的优化设计,提出了利用水平井开发主体部位,分支水平井开发储层边部,通过蒸汽吞吐转蒸汽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思路,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应用地震相干技术预测现河油田W3区块沙二上亚段储层分布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W3区块沙二上亚段第1砂层组至第4砂层组中见有以下类型的相干异常:条带状高相干异常、席状高相干异常、团块状高相干异常、线状低相干异常和席状低相干异常。W3区块沙二上亚段储层相干异常的地质属性,可以认为条带状高相干异常主要为砂岩的反映,席状和团块状高相干异常则代表砂岩与泥岩的互层,席状低相干异常代表泥质岩类分布区,线状低相干异常则清楚地表示出断层的位置。并由此开展了对W3区块沙二上亚段储层各层段砂体分布特征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沉积相研究是有利含油区带评价的基础,正确认识油藏沉积相特征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和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以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为基础,对小洼油田洼38块东二段储层沉积背景、沉积相标志、沉积相带划分及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块东营组二段在古地形和大洼断裂控制作用下形成了以中-细砂岩为主的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沉积,发育河口砂坝、分流河道间弯、前缘薄层砂和前三角洲泥等沉积微相.结合生产资料和储集层物性资料统计分析,认为河口砂坝微相沉积为较有利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