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以翟镇煤矿2#煤层开采过程中获得的断层资料为依据,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了井田内小断层的成因特征及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井田经历不同时期的构造应力场后形成了4组方向的断层构造,后期形成的NE向断层切割较早发育的NW向断层,井田内断层密度分布不均,其中,高密度区主要分布在井田东部。通过断层特征分析总结出井田内小断层具有方向性、分区性、分级控制性和成带性等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2.
该文整理了良庄井田4煤揭露的299条小断层构造资料,对井田进行分区,计算了小断层的密度,总结出井田内小断层发育具有分区性、方向性、成带性、多为高角度正断层的特点,并推测出研究区内小断层是由于受区域构造应力场南北向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富安煤矿设计生产能力0.15Mt/a,主采12下层煤,煤层厚度0.95m。其井田边界南部以荆河为界,北部以煤12的露头为界,东西两面均以落差大于百米的大断层为界。本井田为一走向北东的单斜构造,井田中部还有一黄庄断层(落差0~17m)。井田内小的褶曲很多,主要褶曲有井田北部的庄里穹窿和南部的杨岗向斜和杨岗背斜,受其影响,井田内的小构造异常发育。  相似文献   

4.
李北平 《煤炭技术》2007,26(1):111-114
杉木树井田位于北西向构造带,东西向构造带和北东向构造带之交接复合部位,主要受北东向构造带的控制。井田内地质构造复杂,小断层发育,对煤矿生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东坡煤矿构造研究对矿井防治水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和矿井构造统计,研究了褶皱和断层的发育规律、构造之间的关系及应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井田内主要发育近东西向褶皱、断层和NE-NNE向断层。其中,井田南部边界担水沟断层为第一序次构造,井田内断层和褶皱为第二序次构造,担水沟断层对井田内构造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桥井田内构造发育,在沉积环境、断层以及大型褶曲构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新桥井田内呈现出区块化特征,各个区块间二2煤底板隔水层在岩层厚度、岩层组合关系等方面呈现出差异性,其结构组合形式成为影响底板隔水层阻隔水能力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背景,统计了井田内勘探钻孔资料,选取典型钻孔柱状图,提出并利用"三层段"结构划分方法,将井...  相似文献   

7.
针对南定煤矿井下10300下山采区受热害影响状况,通过对井田内、外边界条件和井田内断裂构造发育规律的分析,找出了10300下山采区地温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热害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平朔矿区一井田地质报告和勘探结果,归纳总结出了研究区断裂构造的发育规律,发现断层主要表现为高角度正断层,方位以NNW、NNE 为主,近EW 次之,井田内小断层较为发育,断层落差大多集中在10 m 以下。研究区内发育的断层剖面组合形式为半地堑型、阶梯状组合、地堑组合以及堑垒相间的形式。根据井田地表的节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井田内断层的展布以NNE、NNW 为主,与地表节理走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基于断裂构造发育对煤层稳定、开采技术条件及安全生产影响的重要性,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大量钻孔及矿井揭露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小屯井田构造形成机制,该井田自古生代以来先后经历了3期构造应力场,形成正断层控制的断裂断块组合,断裂构造以NE及NNE向最为发育,在剖面上构成地堑、地垒构造形态,煤系被保存于地堑、地垒或阶梯状断裂组成的断块构造中。井田煤层小断层发育,其展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某些小断层表现出层滑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冯绪兴  郝少伟 《煤》2010,19(5):56-57,62
在区域构造及其演化特征基础上,阐述了漳村井田内的构造形态,对漳村井田构造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了漳村井田的构造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11.
郑煤集团公司金龙煤矿井田内大峪沟滑动构造( HF1)的发育,对金龙煤矿的井田煤系地层、二1煤层赋存及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有较大的影响.分析了大峪沟滑动构造的形成机理与构造特征,探讨了大峪沟滑动构造对金龙煤矿井田煤系地层、二1煤层赋存及井田构造格局的影响,以期为随后的井田煤炭资源的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潘西井田地质统计资料为依据,揭示了井田内小断层的发育具有分区性、方向性、成带性等特点。利用走向玫瑰花图以及断层分形方法,对井田内的小断层力学成因及复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井田断裂构造线方向主要为NW、NE和近南北向,且形成时期不一致,NE向切割NW向断层,近南北向切割NW、NE断层。井田构造总体较为复杂,分维值大多在0.8~1.7之间,全区的分维值可达1.34。其中,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井田北部梁坡断层附近。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马村矿地质构造在全井田发育不均衡的现象,通过分析矿井断层的发育特征和展布规律,对井田不同开采水平进行了构造等性块段划分;在等性块段的基础上,结合断层的发育特征、沉积特征、几何特征3个方面因素,建立矿井构造综合评价模型;通过等性块段、综合指数评价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对矿井进行了构造复杂程度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由于构造在煤层中起到了沟通割理和外生裂隙的作用,故在构造相对复杂的开采水平,煤层透气性系数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4.
在区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姚桥井田构造发育特征,初步探讨了井田构造成因及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5.
姬彩飞  叶建 《中州煤炭》2022,(5):99-106
为了满足顺和西井田探矿权转采矿权需要,分析了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主要研究了褶曲、断层、小构造发育程度以及岩浆岩,得出,井田地质勘查类型是二类Ⅱ型,构造总体形态为一复式背向斜。断层构造和小褶曲较发育,构造复杂程度为二类中等构造。并对二煤层、三煤层进行了评价,得出,主勘的二2煤层大部分可采,属较稳定煤层。三4、三2煤层属不稳定煤层,局部可采,煤类有无烟煤、贫煤,均可用于动力用煤及民用燃料。煤层局部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为天然焦现象,井田煤层稳定程度属Ⅱ型(较稳定煤层)。研究为矿井建设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莱芜煤田处于鲁中隆起的凹陷部分,目前开发的分别是潘西井田、西港井田、南冶井田、鄂庄井田和羊庄井田。除西部的羊庄井田、鄂庄井田和矿山井田组成扫帚状的构造向斜外,东、中部煤田均为一单斜构造。由于受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的影响,莱芜煤田内岩浆十分发育,侵入体多为中生代燕山晚期中性闪长岩体和喜山期基性岩浆、玄武质角砾岩和凝灰质集块岩体,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贵州普安地瓜二井田的勘探资料以及附近矿区的资料分析,得出了该区域地质构造框架是由于受多期构造运动综合作用,叠加而形成的旋卷、扭动等构造。如在本井田内构造发育规律明显,受旋钮构造的控制和作用,以F1和F13断层为界的井田西边主要发育近东西向的褶皱,而井田东边主要发育北东向的断层。同时该区断裂带明显具有压性、张扭性、压张力学性质复合的特征,也可表明受旋钮构造作用。  相似文献   

18.
淄博矿务局南定煤矿是1989年投产的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5万t/a。该矿位于淄博煤田北端的深部,井田内9、10煤层为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厚0.8~1.2m,煤层集中在石炭系太原统地层内。区内大型断裂构造发育中等,平均1.02条/km2,小断层很发育,...  相似文献   

19.
该文主要研究肥城煤田国家庄井田构造展布特征,包括断裂和褶皱的发育规律,得出该区构造演化为五期构造应力场的叠加,致井田内断裂发育四组,分别为NE向、NNE向、NW向和NEE向,区内褶皱总体为一宽缓向斜构造,轴向N50°E左右。  相似文献   

20.
汶南井田滑动构造的发育具有层位选择性、多级性及方向性、多期性及继承性、短距性、块段差异性、波动性等规律 ,判别滑动构造发育强度方法主要有发育强度指数法、煤层变异系数法、综合判断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