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贵清山地质公园不仅地质遗迹景观特色鲜明,而且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也极为丰富,从而构成了类型多样、优势突出的旅游资源组合。针对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要突出地质资源特色,从生态旅游角度对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自然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吸引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从生态美学视角而言,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和乡村自然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基于生态美学视角对乡村自然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才能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真正提升其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用国家标准和基于乡村旅游特点的分类标准对西安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综合研究.通过调查并结合统计方法评价西安市乡村旅游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对西安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研究.最后,选取西安市现代主题公园和雁翔民俗文化村作为典型案例,从中观尺度上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开发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广西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布,揭示乡村旅游资源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与利用,更好地为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对全区乡村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展开专项调查.在广西融安县乡村旅游资源调查中,对融安县乡村旅游资源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融安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成果,以利于融安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西陵峡地区地质旅游资源全面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对长江三峡西陵峡段的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把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层关系与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相结合,综合分析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该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的潜力.设计了顺江、江南、江北地质旅游的可行性方案,提出实现西陵峡段的地质旅游开发的最佳途径,希望可使该地区地质旅游产业和其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综合考察了乡村旅游的相关文献资料,在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对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从分析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资源概况入手,分别介绍了9个城市的资源优势和特点,引入基尼系数,从定量的角度探究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村落的空间形态,指出其表现出显著地非均衡集中分布特征.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区域空间连接度、通达度的测量,指出其交通连接度属于中等水平,各主要乡村旅游城镇均具有较好的通达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优化的模式,即"一核、一带、三区"的空间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百里峡省级地质公园地质背景及其地质构造特征的分析,得到该地质公园形成各种特色景观的原因,并从自然、人文的角度分别对该地质遗迹进行了资源特色的评价,系统地阐述了该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特征.总结出百里峡省级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特色:极高的美学价值;丰富的科学研究价值;具整体开发性;高品位的生态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8.
长吉图先导区是吉林省旅游资源最富集、产品类型最丰富、旅游产品最成熟、旅游活动最丰富、旅游特色最鲜明的旅游产业带,是融生态、民俗、冰雪、历史文化、边境风光、休闲度假等众多产品类型于一体的旅游中心.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以长吉图旅游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长吉图区域旅游文化产业要抢抓机遇,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兴区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要深度挖掘优势资源,构筑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格局;要打造一体化的"长吉图旅游经济圈";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和合作的渠道;加强资源开发与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旅游软环境.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显现,直接威胁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的状况、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特点及省情,提出了打造五大乡村旅游区,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开发设想,为促进山东省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牡丹江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牡丹江的旅游产业,除了开发自然旅游资源之外,还要更好地开发人文资源,充分开发当地朝鲜族的民俗特色,从而使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完美的结合以促进牡丹江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