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能源短缺等问题,各国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但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难以进行运行调控.如何增大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该文针对风电消纳问题进行研究,将电锅炉、电转气技术及储能设备引入综合能源系统中,并考虑电力需求响应负荷.系统总成本中考虑设备投资与运维成本、购电与购气成本,建...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新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促进能源转型,泛在电力物联网与综合能源系统概念应运而生。泛在电力物联网通过广泛互联能源设备、可控负荷、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等,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传感器网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全维度态势感知、全时段优化控制、多主体友好互动。综合能源系统通过对多能流进行多级利用和整体调度,能有效改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难”的问题,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泛在电力物联网和综合能源系统,二者相辅相成,可形成包含多能流、大数据的能源互联网体系。泛在电力物联网与综合能源系统将成为能源及电力工业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小型能源总线系统全年动态热力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能源总线系统是集成化规模化应用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及未利用能源的低碳区域能源系统。本文以TRNSYS为仿真平台,构建基于浅层地热能利用的土壤源与地表水源集成形式的能源总线系统各个部件的理论模型,对系统进行全年变工况动态逐时仿真研究,计算小型能源总线系统应用于金茂崇明低碳实验社区的全年逐时热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总线系统的全年系统综合热力性能系数达3.5,而常规方案的系统综合热力性能系数均小于1.5,节能率和减碳率均大于20%,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能量回收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郭创新 《发电技术》2020,41(2):103-I0002
为了提高新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促进能源转型,泛在电力物联网与综合能源系统概念应运而生。泛在电力物联网通过广泛互联能源设备、可控负荷、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等,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传感器网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全维度态势感知、全时段优化控制、多主体友好互动。综合能源系统通过对多能流进行多级利用和整体调度,能有效改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难”的问题,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赵朝晖  吴会军  朱冬生 《制冷》2003,22(4):40-42
针对目前压缩式制冷技术带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介绍了几种可再生能源在空调制冷中的应用技术,如地道风供冷、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空调制冷,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用于空调制冷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能源互联网时代,区域供冷供热系统将由原本单一形式的热源向多种形式热源并存转变,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不同形式不同品位的热源集成必将引起系统能量变化。能源总线系统是集成化规模化应用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及未利用能源的多源多用户能源系统。本文针对能源总线系统相对常规分散系统而言特有的多源多用户特征进行系统混水和热回收过程的变分析,将能源总线系统抽象为一系列工作在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的劳伦兹循环的集成,通过建立能源总线系统与常规分散系统的理想热力学模型,找到能源总线系统混水和热回收过程变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系统的变化与各子系统低温热源进出口温度、高温热源进口温度以及高低温热源质量流量比相关,不同的设计参数会导致混水过程能量发生增加或者减小,亦或不变。通过分析得到热回收过程影响源侧总线热量变化的相关参数并找到热量变化规律,并得到最佳总线供水温度TEBS1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能源和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严重.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加速本地化清洁资源的开发是必然的选择.可再生能源是环境代价小、发展前景明确、争议较少的技术.我国已经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通过立法的方式,建立起强有力的促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框架,并发布了指导产业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一系列的管理政策,确定大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我国能源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大庆地区应用污水源热泵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地区污水源丰富,采用双级污水源热泵系统回收余热,能够有效地改善现有能源的结构和发展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随着热泵技术的发展和国家能源政策的引导,污水源热泵在大庆地区的应用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湘潭市城市中心区利用地表水地源热泵建成区域性能源系统.通过对城市中心区的整体规划,利用8万平方米水域的梦泽湖作为空调系统的冷、热源,为该区域内建筑夏季制冷、冬季供暖.地表水地源热泵利用了可再生能源,且系统能效比要高于传统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区域性能源供应站加上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欧洲和日本在先进的分布式发电基础上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为各种分布式能源提供自由接入的动态平台。美国和西欧目前基本不再建设大型电源及大型能源设施,而附于用户终端市场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和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却使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排放不断减少、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1.
可再生能源国际标准与专利平台是欧洲首个能够全面了解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状况的数据资源服务平台。平台整合了可再生能源领域及其相关子领域的专利数据、专利报告、标准信息、标准报告等方面的资源。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了解可再生能源领域政策与创新的相关信息,跟踪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利态势和国际标准动态,为深入开展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前沿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环境与经济矛盾的关键,标准化是激活产业生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催化剂。本文介绍了台湾地区可再生能源及其标准化工作现状,并分析了该工作的发展趋势、优缺点及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3.
孔令欣 《认证技术》2011,(12):21-22
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对能源战略的科学部署,所以低碳经济与能源问题是密切相关的。“能源战略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此次峰会的第二大主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周宏春,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原所长周凤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任东明和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主任陶光远几位专家分别发表了有关能源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目标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战略方针和以煤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情,根据可再生能源在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发展形势,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大能源体系的视野,分析了2030年、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技术路线、发展重点和保障政策,指出通过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热利用和燃气技术、积极努力发展生物质交通燃料技术,使可再生能源从目前的补充能源,逐步提升到2020年的替代能源、2030年的主流能源和2050年的主导能源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5.
孙宏宇 《硅谷》2014,(14):113-114
边防海岛能源供应关系到边防海岛建设,边防军人生活质量等问题。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微电网技术日渐成熟,在边防海岛有效利用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实现边防海岛的能源自给成为可能。文章综合分析传统光伏发电系统、智能控制光伏发电系统、可再生能源智能微电网系统三种能源应用形式,并进行对比,希望各边防海岛结合自身情况,找到适合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能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依然存在诸多矛盾,效率不高、弃光弃风等现象频发,严重阻碍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面对能源电力系统的多重挑战,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火电、水电等多种能源形式协同运行的高效方式——多能互补方式,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能源资源,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提升系统的整体效率,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扫清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障碍。多能互补倡导的融合、统一、高效、清洁理念是能源变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储能技术的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策略。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供系统的结构特点与电热耦合方式。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可控设备包括微型燃气轮机、热泵、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虚拟储能系统是基于建筑物蓄热特性的模型。引入可控设备及虚拟储能系统状态指标,采用加权滑动平均滤波算法确定联络线目标平滑功率;将联络线波动功率在可控设备间分配,并基于设备状态映射表,引入设备修正系数以确定其最终出力。在上海某高校"中意绿色能源实验中心"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实现电热耦合协调,保证功率波动平抑效果,在满足虚拟储能状态约束的前提下,保证客户的舒适度,延长可控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充分发掘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的控制灵活性,增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综合消纳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现代材料动态》2009,(4):27-28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由中国科技部和国际能源署主办的国际能源署(iea)技术专家网中国研讨会上透露,我国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能源总消费的15%的目标。届时全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将相当于6亿t标准煤。这将有利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功能系统是指在用户端或靠近用户现场独立输出电热(冷)能的系统,该系统既能发电,又能利用余热制冷、供暖、供应热水,使用的能源包括天然气、沼气及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近年来,分布式功能系统迅速发展,不少发达国家积极推动,主要用于工业园区、公共设施和住宅等领域。我国积极鼓励这种供能方式,上海自2004年起开始推动发展,主要针对以天然气、沼气等为燃料的小型供能系统(单机1万千瓦以下),出台了支持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能源是指位于用户侧,就地生产、就地供应,发电装机规模较小,独立运行或与配电网连接,包含能量生产、储存和控制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以热电联产、冷热电三联产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技术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