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煤及其低温灰的热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神府、小龙潭、阳宗海煤及其对应低温灰进行了热重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灰热重曲线与煤的热重曲线有一定的共性,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4个DTG峰;通过分析2种不同气氛下煤及其低温灰的热失重过程,发现与O2/N2气氛燃烧情况相比,O2/CO2 气氛下煤的着火温度Ts、最大失重速率所对应的温度Tm、燃尽温度Th都有所降低,但降低的程度不大,均在10%以内,而不同气氛对低温灰失重过程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升温速率对热重曲线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热重积分曲线向高温区移动,微分曲线最高峰的位置也向右偏移,峰值增加,最大失重速率相应提高;在高温区,煤中的固定碳对矿物质的蒸发过程的影响不大,O2/CO2气氛对矿物质的蒸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矿物质的蒸发量随升温速率的提高而增加。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重-质谱联用仪分别研究了3种煤在O2/N2和O2/CO2气氛下的热解和燃烧特性.结果表明,与N2气氛相比,CO2气氛下煤粉的热解过程可分为水分的蒸发、挥发分的释放以及较高温度下煤焦与CO2的气化反应;随燃烧气氛中氧浓度的增加,煤粉的TG-DTG曲线移向低温区,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降低,煤粉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增大;在相同的燃烧气氛及氧浓度下,PRB次烟煤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明显低于Illinois烟煤和Utah烟煤.  相似文献   

3.
黄璞  宁坚  靳虎    王泽安  涂垚杰  刘豪 《热力发电》2021,50(7):55-62
为获得不同反应气氛对高氯煤中氯的热迁移及释放特性的影响,本文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开展了不同温度下新疆哈密地区万向煤的热解、气化与燃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3种气氛下氯的释放率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升高,在800~1 000 ℃时焦中的氯快速释放;2)在200 ℃时,空气气氛下氯的释放率为12.72%,此时N2及CO2气氛下氯的释放率均在1%左右;在1 000 ℃时,空气及CO2气氛下氯释放率达到99.4%,而此时N2气氛下热解焦中由于有机碳的存在,阻碍了NaCl晶体的高温逃逸,进一步降低热解过程中氯的释放量,氯释放率仅为38.3%;3)在N2、CO2气氛中,热解、气化焦中氯主要以有机形式存在,空气气氛下焦中的氯主要以无机形式存在,当煤失去全部有机碳仅剩下灰分时,灰中的氯几乎全部以NaCl晶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
CO_2气氛对烟煤热解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重–傅里叶红外联用的方法研究徐州烟煤在Ar、N2和CO2气氛下的热解特性,考察CO2气氛下反应终温和升温速率对其失重和气体析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气氛对煤热解的影响主要在高温区,表现为对煤中碳酸盐分解的抑制作用和对煤焦的气化作用。反应终温900℃时,CO2气氛下CH4和C2H6的析出量较Ar和N2气氛下小,而CO析出量较大。CO2气氛下反应终温由700℃上升到1000℃,CH4和C2H6的析出量略有升高,CO析出量显著升高;升温速率提高,CH4、C2H6和CO析出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煤在CO_2气氛中的热解气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CO2气氛下不同煤种、不同升温速率、不同灰煤比对煤的热解气化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反应速率下降,反应的活化能增加;在相同的升温速率下,随着灰煤比的增加,灰中的金属氧化物起了催化作用,使反应速率增加,反应的活化能减小,在高温阶段尤为明显;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加,反应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6.
O2/CO2气氛煤粉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O2/CO2燃烧技术是一种可分离回收CO2的新型燃烧技术,其燃烧机理与常规空气气氛燃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此,该文在热重分析仪上进行了模拟空气气氛及不同O2浓度(j(O2)=21%、30%、40%、80%)的O2/CO2气氛下3种不同品质煤粉(龙岩无烟煤、贵州烟煤、元宝山褐煤)的燃烧特性试验,确定了3种煤粉的燃烧特征参数及综合燃烧性能指数。试验结果表明,O2/CO2气氛下煤粉的燃烧分布曲线与O2/N2气氛下有明显不同,相同O2浓度的条件下,O2/CO2气氛下煤粉燃烧速率低,燃尽时间长。在O2/CO2气氛下随着O2浓度的增加,燃烧DTG曲线向低温区偏移,着火温度及燃尽温度降低,燃尽时间缩短,煤粉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增大,表明提高O2浓度可改善O2/CO2气氛下煤粉的燃烧特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天平研究了超细化鹤岗、铁法、准葛尔3种脱灰煤样(HCl/HF脱灰),及分别添加NaOH、KOH、MgO、CaO、Al2O3和Fe2O3矿物成分制成试验样品的燃烧特性。实验中气体流量为50mL/min,氧气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升温速率为20℃/min。通过对所获得的热失重(TG)和失重微分(DTG)曲线的分析,比较了各种矿物质对3个煤种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NaOH、KOH使鹤岗、准噶尔和铁法煤的脱灰样品的着火降低50℃左右,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和活化能降低;Fe2O3提高了3种脱灰煤样的着火温度,抑制挥发分反应活性;Mg、Ca、Al、Fe对3种脱灰煤样影响不同,与煤的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重反应器对准东煤在不同条件下的成灰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了反应气氛、温度和铁矿石存在对准东煤成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链燃烧后的准东煤灰机械强度要高于空气直燃后的准东煤灰,且煤颗粒粒径越大,燃烧后煤灰的机械强度也越好;准东煤的成灰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水蒸气气氛下的成灰速率要高于CO_2气氛;与传统燃烧方式相比,化学链燃烧过程中固留在煤灰中的钠含量较少,尤其是以水蒸气为气化介质的化学链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9.
煤粉热解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热天平,以高纯氩气为气氛气体,研究了细化鹤岗煤和准噶尔煤的热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细化和超细煤粉的热失重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1400℃之前DTG曲线有两个失重峰。从室温至400℃之间的,各样品的失重特性无明显区别。在400-980℃间,粒度对煤粉失重速率间存在较好规律性。升温速率对鹤岗细煤粉热解特性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挥发分的初析温度降低;热解最大失重速率增大,达到最大失重速率的温度升高,煤粉的热解特性指数D值增大,即升温速率的增加有利于细煤粉的热解。此外,在10℃/min加热条件下,对比了平均粒径基本相同的鹤岗煤和准噶尔煤的热解特性,发现挥发分含量接近,而灰分含量较高的鹤岗煤的热解特性明显优于准噶尔煤。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重分析仪分别研究了不同煤种(烟煤、贫煤、无烟煤)与生物质(稻壳)的混燃特性,分析了燃烧气氛(O_2/CO_2、O_2/N_2)、生物质掺混比例、氧体积分数对煤与生物质混燃的着火温度、燃尽温度和综合燃烧特性以及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O_2/CO_2与O_2/N_2气氛下,煤与生物质混燃的失重变化趋势相似;但在O_2/CO_2气氛下,煤与生物质混燃的失重速率和固定碳燃烧反应活化能均低于O_2/N_2气氛,综合燃烧特性较O_2/N_2气氛差;2)掺混生物质可以改善单煤的燃烧特性,相比于单煤,煤与生物质混燃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降低,煤粉的燃烧特性有所改善;3)随着生物质掺混比例的增加,煤与生物质混燃特性进一步得到改善;4)氧体积分数提高,煤与生物质的混燃速率增大,其着火和燃尽温度降低,综合燃烧特性改善,但在煤的固定碳燃烧阶段,燃烧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增大;5)在煤的固定碳最大燃烧速率对应温度附近,混合燃料反应活化能小于单煤燃烧反应活化能,随着生物质掺混比例的增加,混合燃料反应活化能进一步减小。  相似文献   

11.
热解条件及煤种对煤焦气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文对煤焦的常压CO2气化活性与热解制焦条件及煤种的关联耦合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加压热重分析仪与常压热重分析仪联用对不同煤种在不同热解压力与热解终温制得煤焦的CO2气化活性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最大比气化速率和平均气化速率用于表征煤焦的气化活性。最大比气化速率能准确表征煤焦的最大气化活性,其随热解压力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而随热解终温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小龙潭褐煤具有较高的最大气化活性,而神府烟煤和平寨无烟煤的最大气化活性较低。平均气化速率可很好地描述煤焦的气化过程和气化完全信息,两者结合可全面、有效地反映煤焦的气化特性,为气化炉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新鲜石灰石和经过煅烧/碳酸化反应(CCR)反复循环后的石灰石在烟煤煤焦CO2气化反应中的催化特性.结果表明,固定碳转化率随新鲜石灰石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大,石灰石添加比例为5%时其催化特性达到最佳,且催化活性随气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不同热解温度下添加2.5%新鲜石灰石制得的煤焦的气化特性与气化温度密切相关,当气化温度高于热解温度时,催化活性基本不受热解温度影响;随着CCR循环次数的增加,低温气化时石灰石催化活性比新鲜石灰石略低,但仍可作为煤焦气化反应的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气流床固态排渣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气化技术由于其高煤炭利用率和低污染排放,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为扩大该技术对高灰熔点煤种的适应性,在0.5 kg/h规模的常压富氧气流床气化实验系统上,对我国高、低灰熔点煤在固态排渣温度范围内进行了煤粉富氧气化特性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效气浓度增大,碳转化率增大,冷煤气效率增大,灰渣熔融程度增强;随着氧碳比的升高,有效气浓度降低,碳转化率升高;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大,有效气浓度、碳转化率和冷煤气效率都升高,灰熔融特性更加显著。不同煤种在相同条件下,灰熔融特性也不相同,低灰熔点褐煤在1300 ℃、停留时间为1.5 s时,灰熔融特性比高灰熔点烟煤明显。  相似文献   

14.
熔融盐催化煤与CO2气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自行设计的反应器研究熔融盐催化煤与CO2的气化反应,分析反应温度、催化剂和煤种对气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熔融盐为催化剂的熔融盐催化煤CO2气化反应的碳转化率较单纯煤CO2气化反应有明显提高,相同反应条件下,无烟煤、贫煤、烟煤的提高幅度分别是:76.38%~172.73%、46.98%~141.87%、40.52%~137.5%;反应温度是影响熔融盐催化煤CO2气化反应的主要因素,在反应时间为90 min时,反应温度从700 ℃上升至820 ℃,无烟煤、贫煤和烟煤的碳转化率分别从0.14、0.162、0.192增至0.33、0.363和0.402,其最佳反应温度为820 ℃左右;煤种不同使气化反应效果不同,但添加熔融盐使反应活性较差的煤种也有很好的气化效果。利用动力学均相模型与未反应缩核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气化反应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5.
O2/CO2与空气对燃煤汞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O2/CO2和空气燃烧方式对汞形态分布影响的差异,借助管式试验炉,对空气和O2/CO2 2种气氛下对4个煤种分别在600、800、1 000 ℃下进行了堆燃。燃烧过程中烟气的汞排放,采用Ontario Hydro方法进行吸收测试,比较了O2/CO2和空气气氛下的汞形态分布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与空气燃煤相比,煤粉在O2/CO2气氛下燃烧单质汞含量升高,二价汞含量降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这两种气氛下单质汞的含量均逐渐降低,而二价汞的含量逐渐升高。同时在相同温度和反应气氛下,不同煤种汞形态分布不同,含硫量高的煤燃烧烟气中二价汞的含量比低硫量的煤高,而单质汞的含量比含硫量低的煤要低。而煤粉充分燃烧时,温度和煤种对于4种燃烧气氛下灰分中残留汞元素含量产生较小影响。  相似文献   

16.
秸秆类生物质加压气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热重分析与气相色谱分析(TG-GC)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水蒸气气氛下生物质(麦秸)加压气化特性研究,探讨压力对反应动力学特性与气化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质常压气化与加压气化特性有显著差异;加压条件下,麦秸的气化反应过程受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扩散作用控制。麦秸水蒸气气氛下的热解阶段可视为一级反应,半焦气化阶段视为缩核反应;加压下热解、气化的表观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均随反应压力的提高而增加。水蒸气对生物质热解气化具有活化作用,相比N2气下麦秸的表观活化能降低。此外,生物质水蒸气气化产物中H2浓度最大,达到50%以上,表明水蒸气是生物质气化制氢适宜的气化介质;随着气化压力的提高,CO2和CH4浓度增加,而CO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用简化PDF模型对气化炉运行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软件FLUENT对某化肥厂Texaco水煤浆气化炉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采用贴体网格,简化PDF方法模拟湍流燃烧,编制UDF分别考虑了焦炭同O2、H2O、CO2和H2的反应。计算考察了改变水煤浆浓度及[C]/[O]原子比等重要参数对气化炉运行特性的影响。焦炭仅同氧气反应时的转化率为32%, 而总转化率为95%,说明焦炭同H2O、CO2和H2的异相反应在气化过程中占重要作用;煤粉粒度越大,碳转化率越低,粒度为175 mm时,碳转化率仅为72%;气化温度是影响气化反应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水煤浆浓度的增高,CO摩尔分数明显升高、H2O和CO2摩尔分数明显降低,H2摩尔分数略有降低。随着[O]/[C]原子比的增加,H2摩尔分数明显降低,CO和CO2摩尔分数几本不变。出口温度和碳转化率随煤浆浓度和[O]/[C]原子比的增加而增高。冷煤气效率随煤浆浓度的提高而提高,随[O]/[C]比的增加会在1~1.05之间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