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局部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3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10例妊娠期高血压、10例轻度子前期、12例重度子前期)和2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胎盘组织AT1R的水平表达。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AT1R蛋白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及轻、重度子前期AT1R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但妊娠期高血压组与轻度子前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重度子前期组胎盘AT1R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AT1R的表达水平与新生儿体质量呈负相关(r=-0.48,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局部的AT1R的表达上升可能与该病的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7):164-165
目的:探讨孕妇体操联合中医食疗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分析系统的预测阳性孕妇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限盐饮食及健康宣教管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食疗及孕妇体操干预。比较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管外周阻力、血管顺应性、尿微量白蛋白浓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结果:两组第4周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第8周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4、8周,干预组血管外周阻力、尿微量白蛋白均低于对照组,血管顺应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7.89%,低于对照组的21.25%(X~2=5.530,P=0.019)。结论:孕妇体操联合中医食疗能有效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在保障母婴健康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是一种哺乳动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Zn2+依赖型羧二肽酶,为膜整合的单链糖蛋白,它是肾素-血管紧张素(rein angiotensin system,RAS)系统的关键酶,通过RAS和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可以水解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Ⅰ,AngⅠ)、产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ACE同时也是激肽酶,这2种作用均有强烈的缩血管升压作用^[1],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1):136-137
<正>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的死因,其发病率高,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CHF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为心肌病理性重构,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所致的系统反应,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起着主要作用,但目前在醛固酮、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其受体拮抗剂等广泛应用的前提下心衰的发病率及其死亡率仍逐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3)
盐和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控制食盐摄入意义重大。盐敏感性高血压(SSH)是高血压重要类型之一,即服用高盐后血压会随之升高。近百年围绕盐敏感性高血压进行了大量研究,内皮功能受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机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胰岛素抵抗、肾脏机制等都参与了盐敏感高血压的发病过程。文章从SSH流行病学的研究、定义与诊断方法、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阐述,为SSH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5)
目的初步探讨复方中药DF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方法采用水提和醇提法对复方中药DF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用大鼠无创尾动脉法观察口服复方中药DF后对SHR的降压作用,并用相应试剂盒测定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的水平。结果给药3周后水提各剂量组与相应的醇提各剂量组比较有更强的抗高血压的作用(P<0.05)。与不给药对照组比较,水提组能明显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水平(P<0.05)。结论复方中药DF水提部分对SHR有明显降压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体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舒张血管平滑肌有关。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2)
钙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早期研究提示补钙可能对心脑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但近期有文献表明补钙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确切机制不清楚。高钙可能通过上调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血管钙化、改善脂质代谢、控制血糖等多种机制影响心脑血管系统。大多数研究表明,血钙水平和高血压及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而和冠心病发生风险呈正相关。本文着重对钙和心脑血管疾病关系、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为合理补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4):50-5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待产的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hs-CRP、ALB、FIB,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hs-CRP、FIB均低于观察组;对照组的ALB高于观察组中的中度、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0.05)。结论:hs-CRP及ALB、FIB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程度的判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6)
<正>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存在人体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血管紧张素Ⅱ"和H7N9禽流感的病死率相关,"血管紧张素Ⅱ"指标越高,H7N9禽流感患者病死率越高。这项研究成果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于北京时间5月6日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这也是科学家首次发现并报道单个蛋白与H7N9禽流感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2):50-51
目的:调查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产前心理抑郁状态,探讨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11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调查其心理健康状态,根据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探讨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本调查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产前抑郁的发生率为29.1%,明显高于国内外报道的孕产妇抑郁发生率(P<0.05)。与非抑郁组比较,抑郁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高龄、单独二胎政策、文化程度低、体力劳动者、家庭环境不良等情况下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产前抑郁发生率更高(P<0.05),并且随着年龄增长、住院时间延长以及并发症增多,抑郁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心理抑郁的发生率高于一般孕妇群体,且抑郁的发生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状态、住院时间以及合并症等密切相关,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7):1277-1281
肾性高血压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肝肾亏虚,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失调、脏腑功能的虚衰,治疗上多从滋补肝肾、平肝潜阳、活血、化痰等角度入手。现代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肾性高血压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血管生理功能;(2)改善水钠潴留,保护肾脏;(3)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4)干预神经系统活动;(5)影响其他调节肾脏分泌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22):51-55
目的:对37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发病情况、临床特点以及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本院妇产科住院、分娩孕周≥28周的37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孕妇年龄、孕产次、住院天数、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妊娠结局及部分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是5.13%(379/7395),其中子痫前期的发病率是2.68%(198/7395)。双胎妊娠和孕期体重增长过多是发生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随着病情的进展,各组孕周缩短、剖宫产比例升高,新生儿出生体重降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尿酸水平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之呈负相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要加强对高危因素的干预,重视孕妇和胎儿的监测,适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4)
<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在妊娠期出现血压升高、尿蛋白异常并伴有水肿的一组疾病。大多数患者在妊娠期出现以上表现,分娩后随之消失,也有一部分患者是孕前即有高血压,妊娠以后血压进一步升高,并出现尿蛋白,或孕前就有尿蛋白,妊娠以后尿蛋白加重。该病在妊娠期非常常见,大约每10个孕妇中即有一个患有此病,而且,该病严重影响母体健康,对宫内胎儿的发育也有很大影响,严重时可造成孕妇心、脑、肝、肾等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2):270-272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的相关性,从而有效的指导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观察组)和6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管紧张素基因插入(insertion,I)与缺失(deletion,D)多态性;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uble antibody-step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GLP-1R)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血管紧张素DD基因型和血管紧张素D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GLP-1与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管紧张素DD基因型频率存在一定的联系。结论: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率呈正相关;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管紧张素DD基因型与GLP-1水平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8):124-125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眼底病变的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并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眼底病变患者60例115眼为研究对象,应用散瞳眼底检查和黄斑EDI-OCT检查确诊患者眼底病变情况,根据Duke-Elder分期标准分为眼底正常、眼底病变Ⅰ期、Ⅱ期及Ⅲ期,测量各组中心凹处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和黄斑区各象限脉络膜厚度。结果:本研究检查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5眼,显示眼底正常者12例24眼(20.87%),48例91眼(79.13%)呈不同程度眼底病变。不同程度眼底病变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发生不同程度改变。眼底Ⅱ期病变患者黄斑区各象限脉络膜厚度、中心凹处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均较眼底正常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病变患者黄斑区各象限脉络膜厚度、中心凹处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均较其他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眼底Ⅲ期病变黄斑区、中心凹处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有明显改变,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眼底筛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眼底病变,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视网膜和脉络膜病变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5)
<正>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妇女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子死亡为临床特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又称先兆子痫和子痫,子痫即在高血压基础上有抽搐。我国发病率9.4%。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31):29-33
目的:探讨优甲乐(L-T_4)治疗妊娠合并甲减或亚临床甲减患者期间治疗剂量的变化,为临床应用的替代剂量提供数据基础。方法:48例妊娠合并甲减或亚临床甲减患者为观察组,42例单胎妊娠无甲减或亚临床甲减志愿者为对照组,从妊娠前、妊娠早期30~90 d、中期150~180 d、后期240~270 d、及分娩后90 d内几个阶段L-T_4的实际治疗剂量进行统计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不同妊娠阶段血清中TSH水平,并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甲状腺家族史、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围生产期结局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前及分娩后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妊娠早期、中期及晚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中、晚期与妊娠早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妊娠前相比,妊娠早、中、晚期L-T_4需求剂量显著增加(P<0.05);与妊娠早期相比,妊娠中、晚期L-T_4剂量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甲状腺相关疾病家族史发生明显比对照组高,而观察组经过L-T_4剂量调节的治疗在妊娠期间糖尿病发生及高血压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生产期结局如早产发生情况、ICP发生率、贫血发生率、妊娠周数、出生儿体重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减患者妊娠期间要在基础治疗剂量上随着妊娠期的增加逐步增加L-T_4的用量,分娩后所需药量逐步下降,至3个月后恢复到妊娠前水平。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5):115-1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PIH)的围产期管理。方法:选取60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治疗组采用围产期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妊娠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早产、羊水过多、产后感染、羊水过少等病理妊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胎儿窘迫、死胎、巨大儿、畸形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进行围产期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在临床上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6)
脑卒中是一种神经血管疾病,是导致长期残疾和死亡的首要病因。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可能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及认知功能障碍过程,它们影响着正常的神经可塑性和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近年来,AT2R在大脑中的调节功能相关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对脑组织中AT2R活化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3)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住院并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的孕产妇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住院的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妊娠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比较发现,年龄≥35岁(OR=2.22,95%CI:1.07~2.98)、孕前体质指数(BMI)≥28 kg/m2(OR=1.66,95%CI:1.23~2.65)、流产次数≥2次(OR=1.71,95%CI:1.24~2.71)和高血压家族史(OR=1.88,95%CI:1.22~3.31)是妊娠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35岁(OR=2.224,95%CI:1.356~3.237)、流产次数(OR=1.308,95%CI:1.025~1.914)、高血压家族史(OR=1.774,95%CI:1.312~3.669)和孕前BMI≥28 kg/m2(OR=1.698,95%CI:1.234~2.564)为妊娠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孕期超重、高血压家族史是妊娠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重点人群应该加强控制,预防妊娠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