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4)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在喉罩麻醉下乳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乳腺癌手术60例患者,术中分为给予瑞芬太尼0.4μg.kg-1.min-1(A组)、0.3μg.kg-1.min-1(B组)、0.2μg.kg-1.min-1(C组)。观察麻醉过程中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情况,记录苏醒时间及术中体动情况。结果:与麻醉前相比,三组麻醉诱导后平均动脉压均下降(P<0.05);C组、B组的切皮即刻平均动脉压均较置入喉罩时升高(P<0.05),但在切皮即刻B组平均动脉压低于C组(P<0.05)。C组体动发生率均高于B组和A组(P<0.05);A组苏醒时间高于B组、C组(P<0.05)。结论:B组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下乳腺手术的麻醉效果较好,麻醉中血压波动小,术中体动少,且苏醒快。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6):102-107
目的评价Ⅰ-gel喉罩下七氟烷吸入全麻在新生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短小手术的新生儿40例,随机均分为Ⅰ-gel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每组20例。七氟烷吸入诱导完成后,A组患儿置入Ⅰ-gel喉罩,B组患儿插入气管导管,成功后行控制呼吸,七氟烷维持麻醉。结果两组患儿插管(或喉罩)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但A组患儿喉罩置入所需时间显著短于B组患儿的插管所需时间(P<0.05)。T_1时A组患儿MAP、HR较B组明显降低(P<0.05);T_1~T_3时,两组患儿气道峰压、气道密封压、SPO_2、PETCO_2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患儿SpO_2、PET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儿拔除喉罩后哭声嘶哑、呛咳、有血性分泌物发生率明显小于B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反流误吸。结论Ⅰ-gel喉罩下七氟烷吸入全麻用于新生儿短小手术,方便快捷,通气效果好,置入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5):142-145
目的:评价欧普乐喉罩通气在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全麻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40例择期全麻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ASA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欧普乐喉罩组(A组)和气管内插管组(B组)各20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5 min(T3)、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4),5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B组T1与T4时点的SBP、DBP和HR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呛咳、苏醒期躁动、术后咽痛、痰多等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欧普乐喉罩通气应用于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较气管内插管全麻围术期循环功能更加稳定,麻醉相关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9)
目的:探讨B超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7例乳腺肿块患者临床资料、手术病理确诊结果及B超检查结果。结果:8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乳腺肿块患者,B超检出82例,检出率为94.25%,其中良性肿块诊断准确率为95.12%,恶性肿块诊断准确率为93.38%,误诊率为5.75%。结论:B超用于乳腺肿块诊断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均较高,可作为乳腺肿块普查、筛查和定期复查的主要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2):49-50
目的:比较Supreme双管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Supreme双管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经静脉麻醉诱导后,记录两组插入喉罩(导管)成功率、肺通气情况;记录插入前(T_1)、插入即刻(T_2)、插入后2 min(T_3)、拔除喉罩(拔管)前(T_4)、拔除即刻(T_5)、拔除后3 min(T6)的HR、SBP、DBP;监测气道峰压(Pmax)、气道平台压(Pmean)、Sp O2、PETCO2;苏醒期躁动、术后呛咳、咽喉痛、声嘶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罩)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入成功率均为100%;诱导前后两组SBP、DB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S组置入喉罩或拨除喉罩后,即在T_2、T_3、T_5、T6时HR较慢,SBP、DBP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max、Pmean、PETCO2值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S组苏醒期呛咳、术后声嘶、咽喉痛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胃管放置顺利,成功率为100%,气道密封压(25±4)cm H2O,两组均未发生返流、误吸。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Supreme双管喉罩可以达到与气管插管相同的安全有效的通气效果,并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
目的:观察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麻醉。观察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2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2):57-59
目的:探讨运用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切除不同深度乳腺良性肿块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对140例215处非乳头乳晕区乳腺良性肿块进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根据肿块位于乳房的不同深度,将其分为4种:后间隙肿块、腺体内肿块、近腺体表面肿块、皮下肿块,术后随访6个月明确治疗效果。结果:140例患者共切除肿块215个,直径525 mm,其中,后间隙肿块51个,腺体内肿块109个,近腺体表面肿块45个,皮下肿块10个,病理均证实为良性;3例术后出现皮肤瘀斑,1例出现明显血肿,术后6个月随访无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的Mammotome微创旋切术适用于不同深度的非乳头乳晕区乳腺良性肿块,适当运用方法技巧,能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减少病灶残留。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喉罩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与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S 组30例采用喉罩下七氟醚吸入麻醉;P 组30例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记录2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置入喉罩)时(T1)、切皮时(T2)及拔管(拔出喉罩)时(T3)各时点患儿 MAP、HR,观察术后患儿清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与T0比较:S 组 T1—T3时点 MAP、HR 均趋于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 组 T1、T3时点 MAP、HR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 P 组比较:S 组 T1、T3时点 MAP、HR 均明显降低(P <0.05),T0、T2时点 MAP、HR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S 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短于 P 组(P <0.05),S 组喉罩一次成功率较 P 组插管一次成功率显著升高(P <0.05),S 组术后咽喉痛及喉痉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 P 组(P <0.05),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喉罩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道并发症少,优于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2):143-144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成像与钼靶在检出乳腺肿块微钙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乳腺肿块患者125例,全部患者均接受乳腺超声成像与钼靶摄影检查,同时为患者开展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参照病理学检查结果,对三种检查方式所具备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肿块内微小钙化的分布、大小、形态、回声/密度进行比较,超声和钼靶检查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准确度高于超声及钼靶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超声检查,钼靶检查的敏感度更高,但特异度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超声成像与钼靶均可作为对乳腺肿块微钙化检查的有效方式,且各有优势,MRI检查准确度更高,但成本较高,临床上可将乳腺超声和钼靶进行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3):1-4
目的:探讨弹性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价值及误漏诊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9月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普宁华侨医院收治的92例乳腺肿块患者,对所有患者经病理学证实的共98个乳腺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肿块共58个,恶性肿块共40个。所有患者均予以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5分评分法和B超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观察比较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5分评分法和B超在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中的效能。结果: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共检出良性肿块51个,恶性肿块47个;5分评分法共检出良性肿块54个,恶性肿块44个;B超共检出良性肿块47个,恶性肿块51个;ROC曲线显示,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诊断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高(AUC=0.919,P=0.000),其次为弹性成像5分评分法和B超(AUC=0.889,0.736;P=0.000,0.000),其中应变率比值的AUC高于B超(Z=2.399,P=0.016 5);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和5分评分法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准确度均高于B超(X~2=11.025,7.202;P=0.001,0.007);两者灵敏度均高于B超(X~2=6.135,4.114;P=0.013,0.043);应变率比值特异度高于B超(X~2=5.841,P=0.016);应变率比值阳性预测值高于B超(X~2=5.017,P=0.025);两者阴性预测值均高于B超(X~2=6.652,4.443;P=0.010,0.035);92例患者共检出乳腺肿块98个,应用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鉴别良恶性出现误漏诊9例(9.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肿块直径与总体误漏诊率无显著相关性(P=0.913),肿块深度与总体误漏诊率有相关性,其中深度≤4 mm是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误漏诊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73,P=0.022)。结论: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用于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恶性检出率较高,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中当肿块深度≤4 mm是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误漏诊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用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7)
文中对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乳腺肿块的进行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囊性、实性乳腺肿块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类型的关系,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6):143-145
目的:研究婴儿临床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0例婴儿给予气管插管麻醉,试验组60例婴儿给予喉罩麻醉,对比两组婴儿不同麻醉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婴儿在T1时的MAP、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2、T3时间段的MAP低于对照组,HR慢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婴儿的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婴儿临床麻醉中应用喉罩麻醉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20):48-49
目的:探讨第三代喉罩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8月就诊需要进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麻醉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其中对照组40例,气道管理方式为采用气管插管的方法;干预组40例,气道管理方式为第三代喉罩的方法。同时,比较两预组患者的HR、MAP水平,喉罩/气管导管置入、置管时间,手术时间、气腹前、停气腹前即刻PETCO2,并发症情况以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HR、MAP水平在T1、T2和T4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5时刻对照组的HR、MAP明显高于干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麻醉中采用第三代喉罩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34):84-87
目的:探讨超声对年轻患者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1224岁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21例及纤维腺瘤患者121例,使用GE LOGIQ E9进行肿块扫查并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对其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对于肿块长径>10 mm者,肿块内部囊性回声及224岁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21例及纤维腺瘤患者121例,使用GE LOGIQ E9进行肿块扫查并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对其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对于肿块长径>10 mm者,肿块内部囊性回声及23级血流信号对叶状肿瘤的诊断有意义。肿块长径<10 mm者,肿块内部23级血流信号对叶状肿瘤的诊断有意义。肿块长径<10 mm者,肿块内部23级血流信号对叶状肿瘤的诊断有意义。结论:超声可以作为年轻患者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29):124-126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切除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202个)在超声引导下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送检病理,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患者共计202个乳腺肿块,其中200个为良性肿块,2个为乳腺癌灶。术中显示均完整切除所有肿块,切除单个肿块的平均时间为(9.8±2.4)min。其中8例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手术治疗不够顺利。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患者共计202个乳腺肿块,其中200个为良性肿块,2个为乳腺癌灶。术中显示均完整切除所有肿块,切除单个肿块的平均时间为(9.8±2.4)min。其中8例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手术治疗不够顺利。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满意度为96%(96/100),其中4例患者在术后612个月,患者满意度为96%(96/100),其中4例患者在术后612个月内复发,复发率为4%(4/100)。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切除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美观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治疗直径在512个月内复发,复发率为4%(4/100)。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切除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美观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治疗直径在525 mm间的肿瘤,对于治疗直径在30 mm以上的肿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34):45-48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本院诊治的乳腺肿块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乳腺肿块切除术组)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组),每组各35例。观察比较两组中不同病灶直径者的完全切除情况、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围术期疼痛程度(VAS评分)与机体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中不同病灶直径者的完全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观察组VAS评分、机体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因此在乳腺肿块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29):45-49
目的:对比研究真空辅助切除术与传统区段切除术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6年3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实施乳腺良性肿块传统区段切除术,观察组50例实施乳腺良性肿块真空辅助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乳房外观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乳房外观优良率(96.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辅助切除术可降低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乳房美观度,具有耗时短、创伤小、疼痛轻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1)
<正>问:医生,你好,我5年前发现了乳腺纤维腺瘤,当时由于肿块较小,医生没有建议我立刻手术,但还是战战兢兢,每天活在恐惧中。乳腺肿瘤严重吗?答:乳腺纤维瘤属于中医"乳癖"的范畴。其发病多由冲任不调,肝气郁结,脾运失健,痰瘀凝聚所致。乳腺纤维腺瘤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乳房肿块,而且多数情况下,乳房肿块是本病的唯一症状。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多为患者无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5):128-130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治疗大于2.5 cm乳腺肿块出现并发症的重点防治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3年7月行麦默通微创治疗的146例大于2.5 cm的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资料研究分析该类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预防重点、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有:术中切破皮肤1例,出血1例;术后皮肤瘀斑4例,皮下血肿2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乳腺变形2例,均经处理痊愈。结论:麦默通微创治疗大于2.5 cm乳腺肿块并发症的发生有其特殊性,防治和护理的重点与较小肿块患者不同,严格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并发生症的发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拟行剖宫产术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4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别纳入S组(n=20,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和R组(n=20,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2组产妇入室时(T0)、插管或置入喉罩时(T1)、切皮时(T2)、拔管或拔喉罩时(T3)的生命体征、胎儿娩出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记录产妇术中,术后2、6、24 h 内总出血量;记录新生儿出生1、5 min的Apgar评分及出生3、5 d的神经行为能力(NBNA)评分,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组产妇T0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T1、T3 HR、MAP均显著低于R组(P<0.05).S组停药至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少于R组(P<0.05).2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产妇各时点总出血量、新生儿Apgar及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可安全应用于有椎管内麻醉禁忌产妇的剖宫产术,对产妇刺激小,浅麻醉下可耐受,产妇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拔管及苏醒时间短,苏醒质量高,新生儿无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