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表达水平对Th1/Th2类细胞免疫平衡的作用及与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BsAg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单胎足月妊娠未临产孕妇101例及其新生儿101例,根据脐血的检验结果将8例发生HBV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及其母亲纳入研究组(n=16),将93例未发生HBV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及其母亲纳入对照组(n=186)。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reg和ELISA法检测各组干扰素-r(IFN-γ)及白介素-4(IL-4)水平。结果研究组中孕妇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的IFN-γ及IFN-γ/IL-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IL-4及CD4^+CD25^+Treg占CD4^+淋巴细胞百分比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孕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的CD4^+CD25^+Treg与IFN-γ、IFN-γ/IL-4呈负相关(P〈0.01,P〈0.05),与IL-4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 HBV宫内感染时,孕妇和新生儿Th1型特异性反应降低而Th2型特异性反应增强,Th1/Th2间的细胞免疫失衡可能是促使HBV宫内感染的机制之一。HBV宫内感染与孕妇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中CD4^+CD25^+Treg的分泌水平升高有关,CD4^+CD25^+Treg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发生HBV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血管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75例患者随机分为保留子宫血管次全子宫切除术组(研究组,n=38)和传统次全子宫切除术组(对照组,n=37),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分别于术前,术后3、6个月,术后1、2年抽血查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检测血脂水平,并进行围绝经期症状临床随访。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及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围绝经期症状几乎不出现;对照组术后FSH明显增高(P〈0.05),E2降低(P〈0.05),TC、TG、LDL明显升高(P〈0.05),围绝经期症状出现较多。结论保留子宫血管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小于传统次全子宫切除术,该术式不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脉压(pulse pressure,PP)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老年ISH患者(ISH组)及3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其中ISH组按PP水平分为PP〈60mmHg(1mmHg=0.133kPa)组(n=33)和PP≥60mmHg组(n=37)。比较对照组与ISH组、PP〈60mmHg组和PP≥60mmHg组患者的CD3、CD4^+、CD8^+T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分析ISH组PP≥60mmHg组T淋巴细胞亚群与PP水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H组CD3、CD4^+、CD8^+百分率降低、CD4^+/CD8^+比值增高(P〈0.05或P〈0.01)。与PP〈60mmHg组比较,PP≥60mmHg组CD8^+T细胞百分率降低、CD4^+/CD8^+比值增高(均P〈0.05);2组CD3、CD4^+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水平与PP水平呈正相关(r2=0.508,P〈0.05),CD4^+/CD8^+比值与PP水平呈负相关(r2=-0.443,P〈0.05)。结论老年ISH患者PP增大与免疫功能受损有关,PP及免疫功能紊乱是老年ISH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
王柯妮  刘惠亮 《矿产勘查》2010,(12):80-82,85
目的探讨术后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STEAMI患者经PCI后均接受常规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强化治疗组(n=32)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1,对照组(n=28)按常规剂量(20 mg.d-1)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淀粉样蛋白酶A(SAA)和血脂水平在治疗后7、14 d时均有明显下降(P〈0.05),强化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hsCRP、SA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给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期即可显著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且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剂量,有利于STEAMI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FE)对高脂血症大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饲料组(9只)和高脂饲料组(31只)。高脂饲料组大鼠喂以高脂饮食12周后检测空腹血脂,26只造模成功。随机又分为3组,模型组(8只)、淫羊藿大剂量组(9只,淫羊藿200 mg灌胃,1次.d-1,连续4周)及淫羊藿小剂量组(9只,淫羊藿100 mg灌胃,1次.d-1,连续4周),16周后检测血脂水平。结果干预前,高脂饲料组大鼠血清中的TG、TC以及LDL-C水平均高于普通饲料组(均P〈0.01),HDL-C与普通饲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模型组的TG、TC水平均明显高于普通饲料组(均P〈0.01);淫羊藿大剂量组及淫羊藿小剂量组的TG、T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淫羊藿大、小剂量组对LDL-C、HDL-C水平的影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FE能够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G、TC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i mer,D-D)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184例HICH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hs-CRP水平,血浆D-D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 HICH患者发病后第1-7天血浆hs-CRP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ICH预后不佳患者(n=99)血浆hs-CRP和D-D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佳者(n=85)(P〈0.01)。结论 HICH患者血浆hs-CRP和D-D水平变化是病情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HICH疾病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此因素。  相似文献   

7.
赖贤良  邓志峰 《矿产勘查》2011,(2):18-20,2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5例不同时期的原发性脑出血卒中患者(急性期38例、稳定期37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以CD133/KDR+作为EPCs标记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的CD133/KDR+双标记细胞数量,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循环EPCs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外周循环EPCs数量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呈负相关(P〈0.05或P〈0.01);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饮酒能影响患者循环EPCs的水平(均P〈0.05),而脑卒中家族史对循环EPCs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脑出血卒中患者循环EPC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环EPCs水平与脑出血危险因素负相关,可作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危险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n=60)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n=60)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技术质量安全、服务及时、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服务态度、出入院教育等方面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FIM评分和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刘玉  林丽榕 《矿产勘查》2010,(11):31-3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和血液灌流(HP)联合治疗维持性HD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将45例终末期尿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2)。2组在营养支持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HD治疗;观察组采用HP+HD治疗。对2组治疗后3周甲状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变化以及患者皮肤瘙痒的缓解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周PTH和β2-MG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皮肤瘙痒症状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 HP+HD联合治疗能显著下降尿毒症患者PTH和β2-MG水平,减轻皮肤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凝血纤溶异常情况,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CO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急性加重期患者34例,稳定期患者26例),并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对象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D-二聚体(D-D)和狼疮样抗凝物质(LA)的水平。结果 COPD患者PTT、AP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FIB、D-D、LA比值、PLT等凝血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D-D值和PaCO2值均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P〈0.05),PaO2明显低于COPD稳定期(P〈0.05),而LA比值、FIB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急性加重期的高凝低纤状态更有利于血栓的形成,对监测COPD病情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梅荣 《矿产勘查》2011,(2):58-59,62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38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70)和对照组(n=68),2组均按医嘱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6周,干预组根据患者的生理节律、病理与心理特点,应用时间护理对服药时间进行调整,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有很好的降血压效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85.29%)(P〈0.05);治疗后干预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降压更平稳;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14.71%)(P〈0.01)。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时间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能更有效、平稳地降低患者血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新生儿免疫功能的临床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间行腹部手术的新生儿患儿20例(观察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百分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和sIL-2R的水平。选取同期体检的足月新生儿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前外周血CD3+、CD4+、CD4+/CD8+、IgG、IgA、IgM与正常对照组儿童相比较明显降低(P〈0.01或P〈0.05),sIL-2R明显升高(P〈0.01或P〈0.05);术后第1天患儿外周血CD4+、CD4+/CD8+、IgG、IgA、IgM及补体C3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而sIL-2R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CD3+、CD4+、CD4+/CD8+、IgG、IgA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sIL-2R下降至术前水平,但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新生儿腹部外科围术期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手术创伤可加重抑制免疫功能,临床上应注意围术期免疫功能的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人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将117例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3组:研究组(n=41)年龄≥80岁,对照组1(n=34)年龄65~79岁;对照组2(n=42)年龄18~64岁.均进行血清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检测.结果研究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FT3低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P〈0.05),FT4低于对照组2(P〈0.05)而与对照组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H水平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二者呈正相关(r=0.53,P〈0.001).研究组、对照组1、对照组2(TPOAb阳性率分别为24.4%、14.7%、16.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TSH水平升高,与年龄有关,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无关.对于血清TSH水平轻微升高的高龄老年人建议不要常规使用甲状腺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水平与颈部血管斑块数量的关系。方法以80例48 h以内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入院后3 d内完善2组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及血清hs-CRP、DD水平的测定。结果脑梗死组hs-CRP及DD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s-CRP水平与双侧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数目呈正相关(r=0.423,P〈0.01),DD水平与双侧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不稳定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可能反映了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性,而DD水平与颈部斑块的稳定性在该研究中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研究;血清hs-CRP及DD水平数值的增高,证实其参与了脑梗死急性期炎性反应,且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强化降脂干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120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异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阿斯匹林+辛伐他丁常规剂量组(常规剂量组)、阿斯匹林组及强化降脂联合抗血小板聚集组(强化降脂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6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及脑血管事件复发率。结果 3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均较前显著降低(均P〈0.05);常规剂量组和强化降脂组治疗后IMT、斑块面积及血脂水平较阿斯匹林组明显降低(均P〈0.05);阿司匹林组治疗前后IMT、斑块面积及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降脂组治疗后较常规剂量组IMT、斑块面积及血脂CRP水平改善更明显(均P〈0.05),与另外2组比较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强化降脂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降低CRP及血脂水平,延缓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优于使用阿斯匹林+辛伐他丁常规剂量组及单纯抗血小板聚集药,并可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凝血指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晚期NSCLC患者(肺癌组,按治疗效果再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的患者归为有效组;稳定+进展归为无效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25)。测量对照组及肺癌组化疗前后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及抗凝血酶Ⅲ(AT-Ⅲ)等指标。结果肺癌组化疗前与对照组比较Fib、D-D、PLT显著升高(P〈0.05),AT-Ⅲ显著降低(P〈0.05),2组PT及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与无效组化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化疗后较化疗前Fib、D-D、PLT显著降低(P〈0.05),AT-Ⅲ显著升高(P〈0.05),PT及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化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指标的显著变化对晚期NSCLC的诊断有一定价值;晚期NSCLC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有效的化疗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凝血指标的显著变化可作为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评判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秦国强  王淳良 《矿产勘查》2010,(11):34-36,39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不同时机和疗程中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方法将9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重型颅脑脑外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n=65)与对照组(n=25)。2组患者均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行高压氧治疗,观察开始高压氧治疗的不同时机(T1-T3为伤后15 d内、16~30 d内3、1 d以上)和不同高压氧治疗疗程(C1-C4分别为1、2、3、3个以上疗程)的治愈显效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GCS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1、T2和T3不同治疗时机间治愈显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1与C2、C3与C4治愈显效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1、C2与C3、C4治愈显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和持续3个疗程高压氧治疗能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治愈显效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和半乳甘露聚糖(GM)水平的变化与老年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A)的关系,为临床老年IA患者的及时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65例住院老年患者(≥70岁)根据我国真菌诊断标准及欧洲癌症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诊断标准及2004年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分为IA组(40例)和脓毒血症组(25例),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对照组。3组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mL,提取血清,采用人半乳甘露聚糖ELISA试剂盒及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mini-VIDAS对血清标本进行GM及PCT检测。对各组PCT、GM水平检测情况及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1)PCT水平:IA组与脓毒血症组高于正常对照组、脓毒血症组明显高于IA组(均P〈0.05);PCT检测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2)GM水平:IA组明显高于脓毒血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脓毒血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检测ROC曲线:AUC为0.935。PCT与GM 2种指标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1,P=0.005),GM指标诊断效能〉PCT。3)PCT及GM的阳性检出率:IA组PCT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脓毒血症组,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5.0比84.0、4.0)ng·mL^-1,均P〈0.05]。IA组GM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脓毒血症组和正常对照组[(77.5比8.0、2.0)pg·mL^-1,均P〈0.05]。IA组PCT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GM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GM检测对诊断老年曲霉菌感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血清PCT维持中等偏低水平时,临床高度提示患者是否有曲霉菌感染,有进一步扩增PCT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老年(年龄〉40岁)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使用放射免疫计数器检测72例HUA患者(HUA组)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的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酸(SUA)、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FPG×FIns/22.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ln 1/(FPG×FIns)。并与64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UA组FPG、TG、IRI、FIns、SUA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ISI水平明显降低(P〈0.05)。HUA组T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SUA水平与FPG、TG、IRI、FIns水平均呈正相关(r=0.509、0.493、0.513、0.471,均P〈0.05),HUA组SUA水平与ISI水平呈负相关(r=-0.312,P〈0.05)。结论中老年高尿酸血症与IR密切相关,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有明显吐奶症状或病史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2组:红霉素组(n=48)和对照组(n=41),红霉素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3~5 mg·kg^-1·d^-1静脉点滴。观察2组吐奶症状改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红霉素组患儿吐奶症状明显比对照组减轻(P〈0.05);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小剂量红霉素佐治毛细支气管炎能有效改善患儿吐奶症状,减轻病情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