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Planning》2014,(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毛细支气管炎常规治疗,治疗措施相同。对照组患儿给予毛细支气管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体位、胸背部叩击、吸痰等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长短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临床症状较早改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5):737-73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证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2次·d~(-1),连续7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定喘汤,3次·d-1,连续7 d。比较两组患者咳嗽、喘息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动脉血气水平、咳嗽等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和CD_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和S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和咳嗽等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77.1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_3~+、CD_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证疗效显著,且可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6):808-809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予喜炎平注射液10mg.(kg.d)-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d)-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是治疗毛细气管炎的良好抗病毒中药制剂,能较快地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显著,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2)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采用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咳嗽症状、哮鸣音、肺部湿啰音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心率改善和气促症状的缓解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2):1855-1858
目的:观察急支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 g,加入100 mL或者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1)。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急支汤。两组疗程均为7~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7.23±0.94)d、(8.75±1.62)d,对照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9.37±0.85)d、(11.93±1.46)d,两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疗效显著,能显著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6):24-25
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儿科8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0)和联合组(n=40),常规组实施单用布地奈德治疗,联合组实施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康复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常规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退热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推进康复进程,控制炎症状况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朱亚平 《矿产勘查》2011,(11):70-71,73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注射液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重症肺炎患儿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3组:对照组36例、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组(治疗1组)37例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注射液组(治疗2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1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次^-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50mL中静脉滴注或微量泵泵入、30min泵完,2次·d^-1;治疗2组在治疗1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注射液0.5mg·kg^-1·次^-1加入10%葡萄糖20~50mL中静脉滴注或微量泵泵入、30~60min泵完,2次·d^-1。3组疗程均为7d。观察3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2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组(97.3%vs69.4%、86.5%,P〈0.05)。治疗2组患儿治疗后热退时间、心衰消失时间、止咳时间、气促改善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治疗1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注射液可以提高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3)
目的探讨持续呼吸末正压给氧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12月在本院儿科重症监护室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病人160例回顾性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组予持续呼吸末正压给氧辅助通气。分析两组治疗后6、24 h呼吸(R)、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清乳酸浓度(Lac)等血气值。治疗4天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并记录两组喘憋、咳嗽以及肺部湿啰音等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在治疗后6、24h,治疗组R、HR、PaCO_2、Lac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0.01),SO_2、PaO_2较对照组升高(P<0.05或0.01)。治疗4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喘憋、咳嗽与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缩短(P<0.05)。结论采用持续呼吸末正压辅助通气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改善愈后。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0):78-79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治疗组的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血沉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可有效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1):1670-1672
目的:观察小儿清热止咳糖浆佐治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96例肺炎患儿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清热止咳糖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7%和8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热退时间、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咳嗽改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小儿清热止咳糖浆能提高小儿肺炎治疗临床疗效,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缩短,这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清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重症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选择GCS评分为3~8分重症颅脑外伤患者38例作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另以相同情况的重症颅脑外伤39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意识变化、生命体征、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意识改善及远期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机者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重残及死亡率明显减少(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能有效促醒、明显降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脓毒血症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3组:对照组(NS组)、模型组(LPS组)及依达拉奉治疗组(ED组),每组20只。LPS和ED组采用尾静脉注射LPS(10mg·kg-1)建立ALI模型,ED组随后立即尾静脉注射依达拉奉(5mg·kg-1)。LPS注射6h后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提取肺组织测定干/湿重比值(D/W),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与NS组比较,LPS组肺组织D/W、动脉血气测得PaO2、PaCO2、PaO2/FiO2显著下降,肺损伤病理评分及血浆TNF-α、IL-6升高(P<0.05)。与LPS比较,ED组肺组织D/W、动脉血气测得PaO2、PaCO2、PaO2/FiO2升高,肺损伤病理评分及血浆TNF-α、IL-6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NS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肺内氧自由基,减少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产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泊酚的肺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丙泊酚和锌原卟啉同样经过尾静脉给药。将 Wistar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对照组(C 组)、脂多糖组(L组)、脂多糖+丙泊酚组(LP 组)。C 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 组尾静脉注射 LPS 7.5 mg·kg-1;LP 组尾静脉注射 LPS 7.5 mg·kg-1,同时静脉注射丙泊酚30 mg· kg-1。给药前及开始后第3、6和12 h 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实验结束后观察肺湿/干重(W/D)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肺损伤轻重程度评分,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含量。结果实验前各组 PaO2无明显差异,注射 LPS 后 L 组 PaO2持续下降,和 C 组相比其 PaO2显著降低(P <0.05)。实验结束后 L 组和 C 组相比其 W/D 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评分、HO-1及 HMGB-1含量显著增加(P <0.05)。而 LP 组和 L 组相比其 PaO2显著改善,而 W/D 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评分及 HMGB-1含量显著降低(P <0.05)。结论丙泊酚具有肺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 HMGB-1过度表达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给予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手术前1d(护理前)、出院时(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试验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为显著(P〈0.01)。试验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P〈0.01)。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能有效减少其负性心理情绪,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变化与肺组织真菌机会性感染的关系。方法将70只小鼠按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25只和B组45只。B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80 mg.kg-1.d-1,A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组于8、24、48 h杀死小鼠,分离肺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2组小鼠肺组织胞浆中TNF-α的表达;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活性。A组小鼠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4 h后、B组小鼠腹腔注射CY后8、24、48 h分别鼻吸入烟曲霉菌孢子,各组小鼠分别在感染24、96 h处死,匀浆肺组织培养,计数菌落数。结果 B组CY处理后8、24、48 h肺组织TNF-α水平分别为0.152±0.011、0.314±0.029和0.631±0.035,显著低于A组小鼠肺组织中TNF-α水平(0.812±0.043)(P〈0.01)。B组3个时间点的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小鼠8、24、48 h肺组织中MPO活性均显著低于A组[(0.028±0.007)、(0.075±0.004)、(0.125±0.009)U.g-1vs(0.218±0.015)、(0.208±0.036)、(0.211±0.012)U.g-1,均P〈0.01]。A组烟曲霉菌菌落数在24、96 h时均显著低于B组(均P〈0.01)。结论小鼠肺组织TNF-α表达下调,降低了肺组织MPO活性水平,导致抗感染天然免疫抑制,是机体发生机会性真菌感染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56例进入本研究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56例轻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于诊断24 h内测定血清PCT、血常规、CRP、体温,同时将病例组按PCT水平分为〈0.5、≥0.5~2.0、≥2.0~10.0、≥10.0μg.L-14个等级,分析各组的病死率、需要使用呼吸机例数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病例组血清PCT、CRP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2组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及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PCT水平的升高,重症肺炎患者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比例逐渐增高,病死率亦呈增高趋势,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需住院时间也延长(均P〈0.05)。结论血清PCT对重症肺炎的诊断及判断病情、评估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鼻科动力系统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腺样体肥大手术中的优越性。方法将85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B2组:均行手术切除,A组38例采用鼻科动力系统;B组47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B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A组少(P<0.05);A组住院费用较B组少(P<0.05);总有效率与住院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科动力系统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均具有视野清晰、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出血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早产儿患儿为2006年8月至2013年7月间住院病例共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对照组(n=55)按常规治疗,研究组(n=5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紫绀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给氧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应用盐酸氨溴索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具有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还有恢复气道通畅、保护气道组织、减少用氧时间等综合作用,从而更快更好地改善患儿不良症状,加快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王敏  韩春霞 《矿产勘查》2014,(10):59-6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子宫、宫颈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00例,其中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腹腔镜组)150例,行经腹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经腹组)150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保留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与经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保留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缩短,切口液化发生率低(均 P <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iPAP无创通气在治疗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中的作用。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3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iPAP无创通气组18例和常规治疗组16例。2组患者均给予心电监测,持续动脉血气分析,均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治疗组选择鼻导管高流量供氧(6L·min^-1),BiPAP无创通气组选择连接BiPAP呼吸机。结果治疗1、6h后,2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末梢血氧饱和度(SaO2)显著升高,心率、呼吸频率明显降低(均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治疗1、6h后BiPAP无创通气组PaO2、SaO2升高更明显,心率、呼吸频率降低更明显而至正常水平(均P〈0.01)。治疗1h后BiPAP无创通气组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50.0%)(P〈0.05);BiPAP无创通气组有2例(11.1%)、常规治疗组有8例(50.0%)病情未见好转予以气管插管转成有创通气,2组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药物治疗比较,BiPAP无创通气治疗更有利于病情缓解,对提高抢救危重心力衰竭患者的成功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