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lanning》2016,(23):86-88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行药线点灸联合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29例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皮肤瘙痒改善情况及血肌酐(SCr)、血磷(P)、血清β2-MG及i PTH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经过12周治疗,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及P、β2-MG、P~(3+)降低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药线点灸联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3种常用血液净化方式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6个月后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组(LF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HD+HDF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组(HD+HP组)。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尿肌酐、尿素水平,通过公式计算RRF;比较透析前、后患者残余肾功能及β2-微球蛋白(β2-MG)和甲状旁腺激(PTH)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LFHD组、HD+HDF组和HD+HP组患者R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3组患者RRF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其中LFHD组下降最显著,与HD+HDF组和HD+H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HDF组RRF与HD+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透析前β2-微球蛋白、PTH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HD+HDF、HD+HP组β2-微球蛋白、PTH水平明显低于LFHD组(P<0.05);HD+HDF组与HD+H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透析过程中RRF均有下降,但HD+HDF组及HD+HP组RRF下降程度明显低于LHHD组,提示HD联合HDF治疗和HD联合HP治疗比单纯LFHD治疗能延缓患者RRF的减退。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3):77-82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来本院诊治的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为研究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组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D)、常规血液透析组(HD)、常规血液透析合并血液灌流组(HD+HP),各30例。分别测定与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透析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β_2-MG水平;观察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HFD组、HD组、HD+HP组的IL-6、TNF-α、CRP、β_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HFD组、HD组、HD+HP组治疗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HD组、HD+HP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HFD组、HD+HP组IL-6、TNF-α、CRP、β_2-M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HD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HD+HP组各指标下降百分比均高于HFD组(P<0.05);HFD组和HD+HP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HD组,HD+HP组低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D和HD+HP均能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IL-6、TNF-α、CRP、β_2-MG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HD+HP的疗效更好,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双嘧达莫联合黄葵胶囊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IgA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贝那普利、双嘧达莫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黄葵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肌酐水平的变化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2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RBP及尿β2-M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肌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肌酐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双嘧达莫联合黄葵胶囊治疗IgA肾病能显著地降低尿蛋白排泄量,改善肾小管功能。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7):68-6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40例,按双盲法将其分成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病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试验组病例接受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治疗后试验组PTH(甲状旁腺激素)、β2-MG(β2-微球蛋白)水平分别为(231.6±63.8)ng/L、(4.3±1.8)μg/m L,均低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睡眠、食欲及皮肤瘙痒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滤过,串联治疗法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36):29-32
目的:对比研究常规血液透析、高通量透析、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不宁腿综合征(RLS)治疗的效果。方法:按抽签法随机将入选的30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B组采用高通量透析,C组采用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各10例,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i PTH)、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不宁腿综合征评分。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i PTH、β_2-MG及R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RL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的RLS评分、i PTH、β_2-MG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i PTH、β_2-MG、RLS评分下降幅度最明显,B组次之,A组最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血液透析与高通量透析,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RLS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和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糖基化终产物(AGEs)、肌酐(BUN)和尿素氮(Cr)清除的影响。方法将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HD组、HDF组、HP+HD组,每组16例。在透析前后分别取血检测患者AGEs、BUN及Cr。结果 3组患者透析前后比较BUN及Cr均明显下降(P〈0.01)。HDF组和HP+HD组患者透析前后AGEs显著下降(P〈0.01),而HD组透析前后AGE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HDF、HP+HD均能有效地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中小分子溶质,而HDF、HP+HD对AGEs清除能力明显优于HD。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7):1242-1246
目的:观察加味固冲汤对IgA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尿蛋白、尿渗透压的影响。方法:94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固冲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proteinuria,24h Upro)、尿渗透压值,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及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24h Upro均显著降低(t=11.901、8.971,P<0.01),尿渗透压均显著升高(t=11.619、5.843,P<0.01),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t=5.723、5.255,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有效率为7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7,P=0.016)。两组治疗8周后血清Cys C、β2-MG及尿NGAL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5.710、6.496、3.809,P<0.01),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t=10.764、16.111、9.278,P<0.01)。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694)。结论:加味固冲汤治疗IgA肾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体征,降低尿蛋白、提高尿渗透压,保护肾小管间质,延缓IgA肾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5)
将2型糖尿病患者共80例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肿瘤坏死因子-α(TNF-a)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可溶性类肿瘤坏死因子细胞凋亡弱诱导剂(sTWEAK)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指标及炎症因子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更高;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因此,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以纠正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
目的探讨拉西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的脉压、尿β2微球蛋白、尿酸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68例老年ISH患者,按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拉西地平4 mg/天,厄贝沙坦150 mg/天,均在早餐后服用;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天,早餐后服用,疗程12周。治疗期间均予低盐、低脂、低嘌呤饮食并戒烟酒。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后脉压、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酸(UA)、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空腹血糖(FBG)的水平。结果经12周治疗,观察组脉压、尿β2-MG、UA及Hcy水平明显下降(P<0.05),FBG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脉压比治疗前降低(P<0.05),尿β2-MG、UA及Hcy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无明显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脉压、尿β2-MG、UA、Hcy水平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FB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4(5.8%),对照组为3/34(8.8%)(P>0.05)。结论对于老年ISH患者,拉西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可以平稳降低脉压,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清甘胆酸(CG)水平的变化及ICP的诱发因素,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ICP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1例(M组)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31例(N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疗程均为2周,2组均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另外选择31例健康孕妇为健康组(A组)。比较M、N组患者黄疸消退时间及治疗前后瘙痒评分的变化;检测M、N组治疗前后及A组血清总胆汁酸(TBA)、CG以及肝功能(ALT、AST、T-BIL、D-BIL)、硒(Se)含量;观察3组围产儿结局及新生儿生化、心肌酶谱指标水平。结果 ICP患者血清Se含量较健康孕妇显著降低(P〈0.05)。M、N组治疗前血清CG、TBA、ALT、AST、T-BIL、D-BIL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M、N组血清CG、TBA、ALT、AST、T-BIL、D-BIL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M组较N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M组治疗后瘙痒评分、黄疸消退时间显著优于N组(P〈0.05);胎儿宫内窘迫率、早产率、Apgar≤7分比例、新生儿窒息率及死胎率均明显低于N组(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ICP,能明显减轻瘙痒和黄疸,改善生化异常,改善围产儿预后。血清甘胆酸水平测定有助于ICP的早诊断、早治疗。妊娠期血清硒减少可能会引起IC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介入联合血管栓塞疗法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肝血管瘤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均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明胶海绵颗粒治疗.观察2组术后6、12个月肝血管瘤直径及临床疗效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 比76.0%,χ2=3.728,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肝血管瘤直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t=4.268、3.872,均P<0.05).结论 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治疗肝血管瘤疗效确切,改善了临床症状,无严重并发症,患者痛苦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Rood技术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软瘫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脑卒中软瘫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关节活动度(ROM)训练和低频电刺激;治疗组24例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ROM训练、低频电刺激的同时再加上Rood技术和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2周以及第4周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Fugl-Meyer评分(FMA),并在4周后进行改良Ashworth评级(ASS).结果 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都有所下降,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Ashworth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Rood技术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抑制软瘫期肢体痉挛,有效改善其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梅荣 《矿产勘查》2011,(2):58-59,62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38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70)和对照组(n=68),2组均按医嘱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6周,干预组根据患者的生理节律、病理与心理特点,应用时间护理对服药时间进行调整,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有很好的降血压效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85.29%)(P〈0.05);治疗后干预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降压更平稳;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14.71%)(P〈0.01)。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时间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能更有效、平稳地降低患者血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2组均采用氯氮平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利培酮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对2组治疗前及治疗2、4、8和12周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分。结果2组治疗8、12周后 PANSS 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 P <0.05),观察组治疗8、12周后 PANSS 得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均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6%比81.4%,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3%比27.1%,P <0.05)。结论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程对冠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131例,其中,以不合并2型糖尿病者为对照组(n=45),以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为观察1组(n=40),以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为观察2组(n=46)。采用 GE16排螺旋 CT 对3组冠脉成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31例患者中,CT 血管造影(CTA)共检出86例冠脉病变(含18例闭塞性病变),其中钙化病变199支、受累冠脉数150支。受累冠脉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284);而 观察2组较其他2组明显增加(P <0.0001)。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钙化病变多见(观察1组 P =0.0091;观察2组 P <0.0001)。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多支血管病变数增多(与观察2组比较:观察1组 P =0.0176;对照组 P =0.0040),闭塞性病变数也逐渐增多(与对照组比较:观察1组 P =0.0161;观察2组 P =0.0043)。结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机会逐渐增加,受累的冠脉病变更严重,行冠脉 CTA 检查有利于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王坤 《矿产勘查》2014,(1):37-39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 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CHF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心力衰竭药物、强心药和利尿剂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研究前1周停止使用血管扩张药,采用氯沙坦治疗。使用免疫定量分析仪、采用胶体金法测定2组血浆 NT-proBNP水平。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血压(SBP、DBP)、心率(HR)、心胸比、NYHA分级(NYHAⅡ级、Ⅲ级和Ⅳ级)和血浆 NT-proBNP 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后SBP、DBP、HR、心胸比和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均P<0.05), NYHAⅡ级、Ⅲ级和Ⅳ级均较治疗前、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8周后 NYHAⅡ级、Ⅲ级和Ⅳ级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可指导慢性 CHF患者药物治疗,且氯沙坦能有效地改善老年慢性CHF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的钙浓度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34例MHD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按钙浓度透析液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观察组采用钙浓度为1.25mmol·L^-1透析液行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钙浓度为1.50mmol·L^-1透析液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压(SBP、DBP)、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清钙、磷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SBP、DBP、MAP和血清iPTH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SBP、DBP和MAP水平均较治疗前、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血清iPTH水平较治疗前、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清钙、磷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在充分血液透析、合理联合应用降压药等措施的基础上,低钙透析液透析有助于MHD患者高血压的控制,且低钙透析液透析是另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妈富隆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评价两者联用在治疗和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中的价值。方法 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接受了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子宫内膜息肉,其中40例(观察组)术后口服妈富隆治疗3个月,另40例未服药患者为对照组。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月经恢复情况、超声下内膜厚度及再次宫腔镜检查结果等,并作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月经紊乱状况恢复正常,月经中期内膜厚度[(6.72±1.66)mm)]显著小于对照组[(9.28±1.23)mm](P〈0.05);观察组超声或再次宫腔镜检查有1例(2.5%)内膜息肉复发,对照组有6例(15.0%)内膜息肉复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服用妈富隆可有效改善月经紊乱状况,减少内膜厚度及内膜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