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微测辐射热计响应率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微测辐射热计在外加偏置下的响应情况,建立了流偏置下微测辐射热计的响应率模型,及脉冲偏置下微测辐射热计的完整理论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给出了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微测辐射热计响应率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
微测辐射热计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非制冷型红外焦平面器件,本文对微测辐射热计 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仿真了复位积分放大器CTIA (Capacitive Transimpedance Amp lifier)输出的微测辐射热计对不同黑体目标的输出电压和像元的响应率,为进一步设计、优化微测辐射热计读出电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的热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焦平面阵列技术在国外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其它红外探测器相比,微测辐射热计更适于开拓民用市场,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已成为热点。文章介绍了微测辐射热计的物理模型及其理论计算方法,利用黑体辐射和传热理论,建立了微测辐射热计的热平衡方程,并利用MATLAB软件获得了数值运算结果。分析表明,热传导、热容、偏置方式等时微测辐射热计性能的影响是设计考虑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红外技术》2018,(4):316-321
从光学角度出发,首先讨论了单层VOx微测辐射热计中探测单元衬底上的金属反射镜的厚度以及材料对微测辐射热计红外吸收率的影响,利用软件建立了微测辐射热计的红外辐射吸收率模型,得到了厚度不同的Al反射镜对微测辐射热计模型8~14?m红外波段吸收率的影响以及厚度为0.1?m的3种不同材质的金属反射镜对同一模型红外吸收率的影响。当厚度等其他参数相同时,使用Al、Copper和Gold用作金属反射镜的材料,单层VOx微测辐射热计模型在8~14?m波段的红外吸收率并没有明显区别。另外,我们改进了一种已有的VOx微测辐射热计结构并对比了改进前后模型8~14?m红外波段的吸收率,改进后的模型平均吸收率达到了94%大于改进前初始模型的90%左右。最后,我们讨论了真空谐振腔高度与微测辐射热计桥面材料厚度对工作波段吸收率峰值处波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测辐射热计性能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测辐射热计红外探测器,并从理论上对测辐射热计的热流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由膜电阻实现的光电变换的输出信号电压,继而分析了测辐射热计的响应率和灵敏度等性能。指出了选用具有大的电阻温度系数和膜电阻材料和优良的热绝缘结构(如桥式结构)是研制器件的关键.测辐射热计具有性能好、价格低、可靠性高的特点,采用它研制的轻小型低功耗的红外热像仪可广泛地用于军事和民品。测辐射热计技术有望在下一个十年发展成为一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研制中的测辐射热计的工作原理,器件结构的几何形状和研制状况,叙述了测辐射热计材料的特征及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7.
吴铮  陆剑鸣  白丕绩  田萦 《红外技术》2011,33(8):443-449
简单介绍了俄罗斯在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红外热成像系统领域的基本状况,“旋风”中央科学技术研究所完全能代表俄罗斯在该领域的发展水平,详细介绍了该研究所开发的多款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红外热成像系统,最后分析了俄罗斯在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红外热成像系统领域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8.
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热成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在指出现代制冷型红外成像技术的不足,论述非制冷红外成像技术的优点之后,介绍了微测辐射热计阵列的非制冷热成像系统.首先与非制冷热电热像仪进行了比较,指出测辐射热计热成像的优势.然后描写了微测辐射热计阵列的设计,分析了桥式结构热绝缘对响应率提高所起的作用,并讨论了探测器噪声等效温差(NETD)的性能.最后概括地描述了微测辐射热计成像仪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目前在射频(RF)带进行功率测量时,热量计法精度最高.热量计法是把匹配好的射频功率热负载和直流加热负载相互作比较或替换,由此测得被测射频功率.但这种测量方法其装置庞大,所需测量时间也长,因此常用测辐射热计法.这种方法是把测辐射热计支座(以下称测辐射热计)作为吸收射频功率和直流或低频功率的共同负载,用电桥进行射频功率和直流或低频功率之间的替换测量.它的缺点是对射频功率和直流或低频功率的反应差,随频率增高而变大,因此要设法求出表示此反应差的修正系数,这就是测辐射热计有效率.有效率是用电桥测得的替换功率和测辐射热计支座所吸收的纯射频功率之比.组合热量计法和测辐射热计法,测量测辐射热计有效率的系统可用作  相似文献   

10.
在考虑器件自热效应的情况下,对微测辐射热计的性能进行了深入地理论分析,应用了微测辐射热计的有效热导Geff概念,得出对于一定的热导的器件,存在着最佳工作偏置电流I0opt这一重要结论,并找到一种通过电学测量确定微测辐射热计有效热导Geff和有效时间常数τeff的方法.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符合.  相似文献   

11.
微型打印机打印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静  库少平  李捷 《电子工程师》2006,32(11):56-58
目前关于微型打印机应用的文献主要关注打印机与单片机系统的连接方法以及打印驱动程序设计。文中以RD系列针式打印机为例,给出了打印机与C8051单片机的连接及驱动程序,介绍了汉字打印技术、各类打印格式设置方法以及图形打印技术,给出了打印程序实例。  相似文献   

12.
功率RF LDMOS的关键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功率RF LDMOS器件中,击穿电压、截止频率fT和导通电阻Ron是器件性能的关键参数,为提高这几个器件性能参数可采取的各种措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和相互制约的. 文中研究了几个关键参数之间的关系和优化方案,以及国际上在这方面所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进展,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天基雷达系统概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恺  林两魁  安玮  周一宇 《现代雷达》2006,28(9):1-4,14
针对天基雷达系统,对比分析了SAR、GMTI、AMTI以及DTED等技术模式的特点,研究了各种不同技术模式条件下的处理算法、体制特点和应用场合.并探讨了不同任务需求情况下根据覆盖性能对天基雷达卫星星座布局的要求.分析结果表明,天基雷达星座具有多种可变模式,功能先进.同时,天基雷达星座只需要有限的卫星数目就能达到全球覆盖的目的,具有很好的目标监视能力.分析的结论对于研究国际先进的天基雷达系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莉军  任向红  董超 《红外》2016,37(3):1-5
研究了红外光源在有害气体检测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了三类 不同红外光源的结构原理,比较了它们相互之间的优缺点,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然后详细分析 了气体检测技术对红外光源性能的要求以及在光源选型时的注意事项。最后,根据有害气 体检测的发展需求,阐明了红外光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按照编码方式的不同将光电编码器分为两类,总结比较两类编码器的性能特点及各自的优缺点。针对编码器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常见编码器检测方法及模型,以及国内外现有的光电编码器检测技术及装置,并对比、分析、统计各检测方法的特点、适用场合及不足之处。并概括总结了未来光电编码器检测技术高精度、高效、高适用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纳米隐身涂料特性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纳米材料及纳米隐身涂料的特性和应用,解释了纳米隐身涂料的作用机理和制备方法,以及国外纳米隐身涂料的现状和发展,并对纳米隐身涂料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用直流化学腐蚀和脉冲电化学腐蚀方法制备的多孔硅(PS)的微结构,观察并测试了孔洞的垂直度、深度以及洞宽(直径),对PS的纵向微结构进行了二次电子图像和背散电子图像的分析.使用高灵敏的共焦显微Raman系统研究了纵向的Raman谱,同时分析了微结构对纵向Raman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进化硬件是进化算法和可编程芯片相结合的研究热点.介绍了进化硬件的由来和基本概念,总结了国内外主要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进化硬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讨论了解决对策,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固态调制器电路常用的拓扑结构,讨论了开关直接串联与加法器叠加两种拓扑结构的特点。设计了基于IGBT的串联叠加式固态刚管脉冲调制器,调制器通过充电电源变压器实现电位隔离,采用6路调制单元串联叠加,并利用脉冲变压器升压至40 kV。重点讨论了该类型调制器研制中的关键技术,分析了脉冲变压器铁芯饱和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法;讨论了吸收电路的计算选取,给出了有无吸收电路时,IGBT的C、E两端电压波形;分析并解决了脉冲波形过冲控制以及电磁干扰噪声抑制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微惯性开关设计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惯性开关作为微惯性传感器中的一类特殊器件在设计方面因应用背景的差异存在多种技术方案。通过描述惯性开关的工作原理和分类,介绍了国内外微惯性开关的研究概况,针对线性低g值微惯性开关闭合接触力小,触点接触弹跳,硅基导电性较差等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引入静电力或磁力以增大接触力,采用柔性接触结构以实现平稳接触,采用硅金属化工艺以实现良好的导电性等解决办法,可供微惯性开关结构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