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10):2456-2461
为研究不透水道路路面雨水径流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从危害程度较大的Fe、Cu、Cd、Zn、Pb、Cr、Ni等7种重金属元素入手,总结了国内外主要城市道路雨水重金属赋存状态、道路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与地表径流出流污染间关系。结果表明,相比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雨水出来存在明显的"二次冲刷效应",且Pb污染最为严重;城市道路较科教区、生活区和商业区,Zn、Pb出流量显著增大,但各元素均存在"初期效应";道路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远超出土各城市壤背景值数倍,且污染程度整体上与粒径呈负相关;沉积物是重金属累积的重要载体,也是径流污染源之一,循环关系可描述为:大气悬浮物→道路沉积物→城市土壤→雨洪沉积物。  相似文献   

2.
道路雨水径流中重金属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化工》2019,(10):2456-2461
为研究不透水道路路面雨水径流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从危害程度较大的Fe、Cu、Cd、Zn、Pb、Cr、Ni等7种重金属元素入手,总结了国内外主要城市道路雨水重金属赋存状态、道路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与地表径流出流污染间关系。结果表明,相比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雨水出来存在明显的"二次冲刷效应",且Pb污染最为严重;城市道路较科教区、生活区和商业区,Zn、Pb出流量显著增大,但各元素均存在"初期效应";道路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远超出土各城市壤背景值数倍,且污染程度整体上与粒径呈负相关;沉积物是重金属累积的重要载体,也是径流污染源之一,循环关系可描述为:大气悬浮物→道路沉积物→城市土壤→雨洪沉积物。  相似文献   

3.
浅谈土壤中Pb2+的污染及修复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日趋严重,重金属污染物铅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广,时刻危害着环境和人类健康。对我国土壤重金属铅的污染来源和危害加以阐述,并对土壤中重金属铅的研究现状以及土壤重金属铅污染的修复治理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土壤重金属铅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雨水径流中的重金属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探究沈阳市地面雨水中的重金属是否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将选取沈阳8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采样点,其中包括主干街道、工厂、车站、商业区、小区、公园等。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2014年6月到9月地面雨水径流中的铁、锰、铜、锌、铅、镉、砷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沈阳市地面雨水中的重金属质量浓度进行实验分析。本文将首次运用潜在生态指数法对沈阳市地面雨水径流中的重金属元素作风险评估。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沈阳市地面雨水径流中重金属每个元素的潜在危害整体均处于轻微生态危险等级,每个采样点潜在危害指数RI很小,均小于150,说明地面雨水径流中重金属元素的生态环境风险处于轻微风险状态。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零价铁去除Pb(II)。考察了铁粉的投加量及初始pH值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零价铁修复铅污染水体的机制,为零价铁实际修复铅污染水体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零价铁可以有效修复受重金属铅污染的水体,修复效果受铁粉的投加量及初始pH值的影响;零价铁去除铅的机制为氧化还原和混凝吸附。  相似文献   

6.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修复被铅污染的土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电压、电极面积、电极材料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很有必要进行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系统的研究了电压、电极面积、电极材料对电动力学修复技术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土壤中重金属Pb去除率的因素大小顺序为:电压电极面积电极材料。元素铅的最佳去除条件分别为A1B2C3。采用低于氢析出电压进行电动力学修复时,更有利于提高土壤中重金属去除率;增大电极面积,提高了电流强度,有利于土壤中重金属的转化、迁移,从而提高土壤中重金属去除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阳离子(钙离子、镁离子)对零价铁去除水体中铅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离子、镁离子都可以抑制零价铁去除水体中铅污染,其中镁离子抑制作用更强,且抑制作用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反应液pH值升高。钙离子、镁离子存在时,零价铁对铅的去除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的大小与离子种类及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9):1856-1858
测定了北京门头沟煤矿复垦地土壤及茶菊中重金属铅、铬、镉含量。结果表明,门头沟矿复垦地的土壤及茶菊受到重金属铅污染。针对门头沟重金属污染现状,提出了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17,(9):1856-1858
测定了北京门头沟煤矿复垦地土壤及茶菊中重金属铅、铬、镉含量。结果表明,门头沟矿复垦地的土壤及茶菊受到重金属铅污染。针对门头沟重金属污染现状,提出了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9):2545-2549
综述了国内外雨水径流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了重金属在径流中以及生物滞留介质中的赋存形态。简要介绍了生物滞留技术中几种常见的设施,并阐述了生物滞留设施构造及滞留介质类型对净化重金属效果的重要影响。指出了在长期运行条件下,存在重金属从生物滞留设施中渗出的风险,未来可以针对这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安星 《贵州化工》2009,34(6):33-35,42
铅是重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之一。以甘肃省徽县铅中毒事件为例,阐述了铅的理化性质、在环境中的化学行为及对人体的危害。通过对这起污染事件原因及铅在环境中化学行为的分析,提出铅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市政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道路面临着严峻问题,如给排水设施不完善、道路质量不过关,直接影响了城市道路的日常排水与道路交通。本文综述了目前道路雨水的收集及资源化利用措施。并对城市道路雨水海绵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在目前提倡的城市海绵设计的背景下城市道路雨水的收集及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论述城市路面地表径流水质的污染特征,总结了国内外典型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分别针对透水沥青路面面层与基层不同结构形式对雨水净化效果进行论述总结,探讨了透水沥青路面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并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论述城市路面地表径流水质的污染特征,总结了国内外典型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分别针对透水沥青路面面层与基层不同结构形式对雨水净化效果进行论述总结,探讨了透水沥青路面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并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董永宁  牛金花 《清洗世界》2024,(2):84-85+180
化学淋洗修复技术在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中广泛应用。该技术中淋洗剂的选择是关键。单一淋洗剂对土壤重金属的去除往往有一定的局限,不同作用机制的淋洗剂复配则可有效提高重金属的淋洗去除效果。本研究选取某个铅污染地块土壤和砷污染地块土壤开展淋洗修复实验室小试研究,为两个重金属污染地块的淋洗修复方案编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国内外PCP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研究,对比不同透水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净化效果及其影响,分析透水混凝土对径流中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机理,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与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综合分析了植草沟的利用现状、水力效应、植草沟水质处理效果及机理。植草沟能一定程度削减雨水径流量,降低径流中总悬浮固体(TSS)、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浓度。植草沟主要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去除污染物。影响污染物去除及径流量削减的因素包括植草沟长度和纵向坡度、植物种类和水力因素等。指出了目前关于植草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分析了植草沟的利用现状、水力效应、植草沟水质处理效果及机理。植草沟能一定程度削减雨水径流量,降低径流中总悬浮固体(TSS)、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浓度。植草沟主要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去除污染物。影响污染物去除及径流量削减的因素包括植草沟长度和纵向坡度、植物种类和水力因素等。指出了目前关于植草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应用化工》2022,(12):3265-3269
针对现有城市工业区建筑屋面雨水径流污染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前池雨水花园系统,并进行了人工降雨模式下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条件为重现期一年,降雨历时为60 min下,系统对径流中COD、SS、TN、TP、Cu、Zn、Pb、Cd和石油类的去除主要靠植物渗滤吸收和土壤颗粒吸附等过程,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5.40%,93.09%,56.20%,72.55%,98.03%,92.83%,86.05%,82.50%,83.24%;前池部分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初期去除,尤其是对SS和石油类污染物的去除率高达50%以上,对去除效果不稳定的Cu也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因此,在雨水花园系统中增设前池,能显著提高对雨水的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滇南老矿区土壤铅污染现状,采用复合淋洗剂对矿区污染土壤中铅的去除效果进行淋洗研究,并结合Plackett-Burman优化设计对影响土壤铅的复合淋洗剂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选取EDTA、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和磷酸5种有机酸淋洗剂进行筛选,EDTA、柠檬酸、苹果酸为铅污染土壤的最佳淋洗剂因素,当EDTA、柠檬酸、苹果酸淋洗剂浓度分别为0.14 mol/L、0.66 mol/L、0.22 mol/L,体系固液比值为1∶20,淋洗时间为6 h,铅的去除效果最佳,为76.33%,此结果的铅去除率比单因素实验研究结果提高22.61%。可见,通过Plackett-Burman优化设计,可显著提高铅的去除率,降低淋洗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