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薄荷精油对黄曲霉生长及其毒素B1合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体积浓度的薄荷精油,以不加薄荷精油作为对照,通过测定其对产毒黄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孢子萌发、菌丝干重、菌落直径、微观结构及黄曲霉毒素B1合成量的影响,探究薄荷精油对黄曲霉的抑制效果。结果 薄荷精油对产毒黄曲霉的MIC为1.6μL/mL; 2.0 MIC薄荷精油处理对黄曲霉孢子萌发抑制率、黄曲霉菌丝干重抑制率及黄曲霉毒素B1合成抑制率均达到99%以上,且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薄荷精油会影响黄曲霉菌丝形态;同时,通过熏蒸处理,薄荷精油能够有效抑制花生中的霉菌增长,防止霉菌侵染花生。结论 薄荷精油对黄曲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粮食储藏、食品防霉等方面具有进一步开发成安全防腐抑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吲哚对黄曲霉的生长以及产毒的抑制作用。通过96孔板微量法发现吲哚能够抑制黄曲霉的生长,其最小抑制浓度(MIC)为100μg/m L;进而采用差量法测定了吲哚对黄曲霉菌丝生长量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00μg/m L的吲哚处理可以完全抑制黄曲霉的菌丝生长。此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吲哚浓度达到50μg/m L时,尽管对菌丝生长量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可以有效地抑制黄曲霉毒素B1的产生。这些结果说明吲哚抑制毒素产生并不是通过抑制生长来实现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吲哚对毒素产生的抑制机制,本研究通过RT-PCR分析了吲哚对黄曲霉产毒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吲哚对产毒调控基因afl R的影响与其对毒素的作用趋势相同,同时吲哚还能够下调其他一些产毒相关基因afl K和alf D的表达。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吲哚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应用于粮食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具有诱导突变、抑制免疫和致癌作用。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实验研究了香菇纤维素衍生物GPX抑制黄曲霉菌产毒活性,初步探究了GPX抑制黄曲霉菌产毒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0、50μg/mL的GPX对黄曲霉菌产毒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0%、95%,而100、250、500、750、1000μg/mL的GPX对黄曲霉菌产毒的抑制率均可达到100%,抑制活性极其明显。GPX离体抗氧化能力很低,但是能够缓解黄曲霉菌丝的氧化胁迫。此外GPX促进了黄曲霉细胞内囊泡过早与大液泡的融合,该现象能够抑制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菌及其毒素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旨在探寻非脱羧勒克菌对黄曲霉菌及其毒素污染防控效果。从湖北黄陂分离筛选出一株非脱梭勒克菌wt16,将其与黄曲霉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共培养后测定非脱羧勒克菌wt16菌株对黄曲霉菌生长及产毒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在沙氏液体培养基中,非脱羧勒克菌wt16能明显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及产毒,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7%~92%,对其产毒的抑制率为90%~96%。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非脱羧勒克菌wt16能改变黄曲霉菌丝的形态,使得黄曲霉菌丝体由规则的球体聚集成不规则形状,单个菌丝会由细长型断裂成小截形态,菌丝表面也变得更为光滑;并且发现wt16在花生粉及未受机械损伤的花生颗粒上对黄曲霉菌的生长及产毒均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非脱羧勒克菌wt16菌株发酵上清液中含有能抑制黄曲霉毒素合成的有效成分,且该发酵上清液的制备以培养4 d以上为最佳,培养温度为15~40 ℃。  相似文献   

5.
通过液体培养 直接接触法比较植物提取物肉桂醛、柠檬醛和丁香酚对黄曲霉生长及产毒的抑制作用,选取抑制作用最强的肉桂醛应用到玉米中,研究了添加量、玉米水分含量和储藏温度对肉桂醛抑制黄曲霉生长及产毒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中,肉桂醛、柠檬醛和丁香酚的最低杀菌浓度与各自完全抑制产毒浓度一致,分别为 100、500和500 μl/L。随着添加量的加大,肉桂醛对黄曲霉生长和产毒的抑制率逐渐升高,挥发浓度为96 μl/L时完全抑制黄曲霉生长,对黄曲霉毒素B1的抑制率为97.98%。在玉米水分为14%~40%时,肉桂醛对玉米黄曲霉污染的抑制率随水分含量的升高显著下降,14%时抑制率最高,为88.24%;对黄曲霉毒素B1始终保持较强的抑制作用,14%时产毒抑制率最高,为97.51%。储藏温度在20~37℃时,肉桂醛对黄曲霉污染的抑制率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8℃黄曲霉污染抑制率最高,为85.67%;对黄曲霉毒素B1抑制率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的趋势,20℃时抑制率最高,达到91.00%。  相似文献   

6.
不同植物抑制剂对黄曲霉菌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抑制剂对黄曲霉菌生长和产毒的影响。方法将产毒的黄曲霉菌接种在EMA培养基上,活化后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抑制剂的培养基中,在30℃的温度下恒温培养,通过观察抑菌圈直径的大小判断不同抑制剂对黄曲霉生长的影响,并将菌丝抽提使用酶标仪测定不同抑制条件下黄曲霉毒素含量。结果 0.2mg/mL的紫苏醛、烟草萜和香芹醇在第2d对黄曲霉菌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67%和79%,第5d时分别降低到46%、63%和55%。柠檬醛、紫苏醛、香茅醇和芳樟醇处理组培养基中第5d时黄曲霉毒素含量很低,对照组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是这4个处理组的2000倍以上,第6d时,6种植物抑制剂的抑制黄曲霉菌产毒能力都有所降低,但是0.2mg/mL的柠檬醛、紫苏醛、香茅醇、烟草萜和香芹醇仍具有较高的抑制黄曲霉菌产毒能力。结论柠檬醛、紫苏醛、烟草萜和香芹醇对黄曲霉菌的生长和产毒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花生极易在储运过程中因黄曲霉菌的快速生长繁殖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为了更好地防控花生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本文以海藻酸钠和紫苏醛为原料,甘油为增塑剂,以抑制黄曲霉菌生长活性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紫苏醛-海藻酸钠复合涂膜最佳配方及复合涂膜花生的储藏条件。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浓度6 mg/m L,活性物紫苏醛0.015 mg/m L,甘油浓度6 mg/m L时制备的复合膜抗黄曲霉生长活性能力最佳,抑菌直径达到(7.23±0.11)cm。紫苏醛添加方式对涂膜花生黄曲霉菌抑制效果影响很大,最佳添加方式为熏蒸,涂膜花生贮藏温度应在25℃以下,贮藏环境相对湿度为60%以下。  相似文献   

8.
探讨抗菌肽AMP-17对食源性微生物黄曲霉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产毒等的影响。通过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AMP-17对黄曲霉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并绘制生长曲线。血球计数板及干重法计算经AMP-17作用后,黄曲霉的孢子萌发率、菌丝生长抑制率。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AMP-17对黄曲霉毒素产量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AMP-17作用后黄曲霉孢子及菌丝体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显示,AMP-17对黄曲霉的MIC为50μg/mL;生长曲线显示其能显著抑制黄曲霉的生长;50μg/mL AMP-17作用后黄曲霉孢子萌发率为8%,菌丝抑制率可达72.5%;低浓度的AMP-17即可显著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合成;经AMP-17干预后,黄曲霉孢子及菌丝形态结构均遭到明显破坏。因此AMP-17对黄曲霉的生长及产毒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为AMP-17应用于食品防腐提供了实验依据,可进一步丰富食物防腐剂种类。  相似文献   

9.
产毒真菌及其毒素污染严重影响粮油食品安全,天然防腐剂的研发与应用是食品微生物控制领域的重要技术和研究热点。以食品常用防腐剂山梨酸为阳性对照,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天然食用香料草莓酸对黄曲霉的抑菌作用,并进一步评价草莓酸控制黄曲霉侵染储藏花生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草莓酸的抑菌活性优于山梨酸,二者在离体条件下对黄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6和1.0 g/L;草莓酸在10.0 g/L浓度下能够完全抑制黄曲霉在储藏花生中的侵染和生长,而山梨酸需要20.0 g/L才能达到相同的控制效果。研究表明天然食用香料草莓酸显示出良好的抑菌作用,具有开发成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产毒真菌及其毒素污染严重影响粮油食品安全,天然防腐剂的研发与应用是食品微生物控制领域的重要技术和研究热点。以食品常用防腐剂山梨酸为阳性对照,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天然食用香料草莓酸对黄曲霉的抑菌作用,并进一步评价草莓酸控制黄曲霉侵染储藏花生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草莓酸的抑菌活性优于山梨酸,二者在离体条件下对黄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6和1.0 g/L;草莓酸在10.0 g/L浓度下能够完全抑制黄曲霉在储藏花生中的侵染和生长,而山梨酸需要20.0g/L才能达到相同的控制效果。研究表明天然食用香料草莓酸显示出良好的抑菌作用,具有开发成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