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20,(1)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是实现现货生产商套期保值的基础,也是拓展国际定价话语权的关键。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平稳性检验、VAR模型建立、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方差分解的方式,对铝期货2013年至2018年和2014年至2019年两个时段的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作对比分析。铝期货在两个时段中均存在期货价格到现货价格的引导关系,期货价格发现功能显著,且在2014年至2019年的时段中期货市场价格对现货市场价格影响上升成为主导。基于此结果提出一系列针对中国铝期货市场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4)
本文通过研究2014年1月2日—2019年5月10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和锦州港玉米现货价格的数据,使用Stata15软件运用VAR模型做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玉米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具有高度相关性、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玉米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玉米期货市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5)
价格发现功能是期货市场重要功能之一,为现货价格提供可靠参考。近年来随着内外部市场环境深化,期货交易所采取一系列政策应对复杂环境带来的风险。手续费调整作为风险应对策略,对期货市场功能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以焦炭期货为例,通过方差比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手续费调整前后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增手续费对价格发现功能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
为了正确认识期现货价格引导关系,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对期现货价格间的引导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是:理论上,期现货价格引导关系即期现货价格间的领先滞后关系;因为市场不是完全有效的,期现货市场对新信息的反应存在差异,期现货价格间产生了引导关系;期现货价格间的引导关系是双向的,期货在价格发现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实证上,对于PTA和白糖,总体上期货与现货价格互为引导,期货在价格发现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价格发现贡献度分别为64. 46%、54. 81%,但在不同年份,期现货市场各自的价格发现贡献度会表现出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3)
本文以PTA现货价格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变异系数方法分析了PTA期货上市前后其现货价格波动率的变化,其次通过建立GARCH模型对PTA期货稳定现货市场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TA期货具有较好的稳定现货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1,(1)
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引导性是套期保值、套利、投机等市场参与者进行交易活动的重要依据。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期现货价格引导关系的相关文献资料。首先,进行了理论界定和解释。其次,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期货市场已上市品种价格发现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再次,进一步从投资者结构、市场结构、成本因素、流动性、现货市场规模、品种属性以及制度规则七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影响期货与现货价格引导关系的原因。研究发现,现实市场往往受到上述因素多重叠加的影响,使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引导关系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期货价格发现效率时高时低。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1)
期货合约引入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一直备受争议,且现阶段金融周期与宏观经济的联系也备受关注。故本文以沪深300股票指数及对应的期货合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EGARCH模型,探究股指期货的引入能否有效抑制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以及在金融周期波动下,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并从期货市场参与者的角度解释股指期货对于现货市场的作用机理。最终得出结论: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可以有效抑制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而在金融周期的剧烈波动下,股指期货的引入会反向加大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股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交易可以有效抑制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而投机交易则增大现货市场的不稳定性,并且在金融周期波动较低时,期货市场交易对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性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6)
本报告使用协整分析的方法检验了动力煤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并从实际应用出发提出了基于预测精度的价格发现效率评价指标,实证分析了动力煤期货价格发现的效率。针对现货市场中长协和现货双轨并行的情况,分别探讨了将动力煤期货应用于这两个市场的方式方法,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动力煤期货价格的变动领先于现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从价格发现效率看,分析得出六种预测方法的发现效率在45%~87%,动力煤期货为59%。在应用动力煤期货参与定价的可行性方面,通过拟合回归方式计算得出,以当月最后5个交易日期货结算价的线性加权移动平均值为基础构建的期货价格指数,纳入现有月度长协定价机制后,拟合优度能从0. 9981提高到0. 9984,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月度价格的市场适应性。期货价格与现货交易结合的最佳模式是基差交易,目前动力煤期现货市场已经具备开展基差交易的基本条件,应借鉴成熟市场的经验推动基差交易的普及。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7):104-111
为了防范股票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间的风险联动,两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以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2014年10月17日—2015年1月9日内的1分钟高频数据为研究样本,选用EEMD对数据进行分解、重构,并结合CCF因果检验从三个不同的频域研究了股指期现货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任何频域下股指期现货市场间的瞬时波动溢出效应显著,不同的频域不同的持续期波动溢出效应有差异,有时有双向溢出,有时只有现货对期指的单向溢出,现货市场领先时的波动率溢出更强烈,因为现货市场价格的变化领先于期货市场,所以现阶段两市场间风险联动的防范应该更多地关注股票现货市场。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
苹果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苹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属于我国优势农产品之列,但其自身价格受天气、成本、供求以及上下游企业竞争博弈等因素的影响较为严重,而苹果期货就像一个共同的利益链,将产业链上下连接了起来。本文以苹果现货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鲜果现货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而分析现货对期货的影响,得出影响苹果期货价格的因素。本文首先对我国苹果现货市场现状进行论述,表明苹果期货市场的建立所具有的战略性价值。重点在于对苹果现货、期货价格的实证分析,首先选取合适的解释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现货价格的影响因素,随后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苹果现货对期货价格的影响,得出苹果期货的影响因素。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苹果期货合约价格的历史数据,通过基差分析苹果现货与期货市场之间的联系,对苹果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为郑商所如何规范苹果期货市场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9)
动力煤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以环渤海动力煤现货价格为例,借助时间序列分析的多种计量方法,利用相关性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动力煤期货价格发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郑商所动力煤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其中,环渤海动力煤现货价格和郑商所动力煤期货价格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两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期货价格变动先于现货价。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
商品期货期权上市一年半以来,总体成交量稳步提升,商品期货期权逐渐对期货和现货市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通过豆粕和白糖期货期权上市以来三个主力合约的运行情况,对期货期权市场的运行特征、期货和期权的联动、市场功能的发挥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豆粕和白糖期货标准差高于期权反推的期货价格的标准差,表明期货市场波动大于期权市场,即期货市场对于市场信息的反应更为敏锐,价格发现功能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2)
中国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与其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功能发挥紧密相关。本文以豆油期货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豆油现货价格和豆油期货价格及影响豆油期货定价效率各因素的日数据,采用计量模型和因子分析模型对豆油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对豆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进行评估,发现我国豆油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低下,导致价格发现功能无法发挥,根本原因在于大豆类市场的定价权掌握在欧美市场手中。获取定价权的根本路径在于多途径、多手段地重塑中国大豆产业链。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0,(1)
本文主要以鸡蛋期货和苹果期货为例研究生鲜期货,通过相关性分析、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及GS模型分析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实证发现鸡蛋期货功能发挥良好,对鸡蛋现货有较大影响;苹果期货未充分发挥其功能,对苹果现货引导性较弱;鸡蛋期货整体发挥优于苹果期货。因此,需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结合生鲜期货的特色,充分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10)
借助VECM、带误差修正项的双变量TGARCH模型以及DCC模型,对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双向引导关系,期货在价格发现中起主导作用;期货市场不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现货市场存在明显的负向非对称效应;两个市场间仅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表现为现货市场向期货市场正向溢出;误差修正项对两个市场的波动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可以更加准确地刻画两个市场的波动性;DCC模型表明信息在两个市场间是流动的,两市的整合程度较高,但两市的相关系数还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20)
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是检验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发展水平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选择中国大豆现货,大连期货交易所黄大豆2号期货和芝加哥交易所大豆期货合约的价格,采用VAR族模型,Granger检验和方差分析法来探讨在不同政策变动下,如大豆定价市场化和中美贸易战,对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发挥的影响。结果是我国大豆期货价格发现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发挥,中国大豆期货市场定价权有所提高,但价格信号作用不够强,且受政策变动影响较大,我国大豆期货市场仍有较大的可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0,(1)
粳米作为口粮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品种,粳米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迅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与玉米、豆粕和早籼稻期货相比较,并利用仓储理论计算粳米理论期货价格,发现粳米期货存在期现价差过大的现象,说明粳米期货市场的运行还不够完善。分析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有:现货市场不够发达、标准化程度不高、交割存在较大困难、缺少权威的现货市场价格等方面,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粳米期货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8)
选用Hong-因果检验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进行了均值、波动率和极端风险溢出检验,分别从信息溢出方向、溢出强度、溢出频率和溢出持续时间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认为样本期现货市场在信息溢出中明显起主导作用,股指期货市场政策频繁调整严重弱化了期指市场的功能。建议建立股指期货市场极端事件预警机制、期现市场联合监管协调机制和股指期货市场极端事件处置机制,通过市场监管制度的完善,降低短期内期指市场政策大幅调整的可能,减少政策不确定对市场的损害,保证股指期货市场的正常运作和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亚洲市场现货价格1090—1100美元/吨(FOB韩国),较上一交易日价位上涨5美元;FOB美湾市场现货价格50—51.5美分/磅,较上一交易日价位基本持平;欧洲市场现货价格1025—1035美元/吨(FOB鹿特丹),较上一交易日价位上涨10美元。  相似文献   

20.
亚洲市场现货价格820—830美元/吨(FOB韩国),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30美元;美湾市场现货价格2.85—2.9美元/加仑(FOB美湾),较前一交易日价位基本持平;欧洲市场现货价格830—840美元/吨(FOB鹿特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5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