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地城市因其地理环境和山域特点,形成了与平原城市截然不同的规划布局和空间形态.本文从山地城市高校景观设计必要性、校园景观基本形式、山地景观设计要素与方法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山地城市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如何构筑具有山地特色的高校空间.  相似文献   

2.
何刚 《中州建设》2006,(9):46-46
2004年,由于河南博物院原有馆前主广场较为简陋.博物院决定对前广场进行改造.并征询了博物院设计者建筑大师齐康院士的意见,齐先生提了一些指导意见并绘了方案草图。博物院方面委托我院对广场改造进行设计。一年过去了.新的博物院广场已经建成,总结博物院广场设计的经验得失,对当前的广场设计也许会有一些裨益。  相似文献   

3.
对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往往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强调公路建设中的技术问题,而忽视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景观设计。特别是对于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山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难度也比一般平原地区大很多,笔者对山区高速公路选线、路基、中央分隔带、互通式立交、桥隧等关键部位的景观设计做了详尽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山地城市街道设计及景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燚 《四川建筑》2001,21(1):15-17
山地城市因其地理环境和山域特点,形成了与平原城市截然不同的规划布局和空间形态。街道的设计及其景创造直接影响城市设计。本文从道路布线,道路与建筑的关系,城市绿化系统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山地城市街道及春景观设计,如何构筑具有山地特色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5.
丘陵城市因其地理环境和地域特点,形成了与平原城市截然不同的道路空间景观和空间形态.街道的设计及其景观的创造直接影响城市整体的界面形象,本文从宏观的道路空间景观规划方法、微观的道路布线与道路景观设计关系、丘陵城市界面控制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如何构筑具有丘陵特色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6.
城市景观设计是一种对城市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过程。将生态设计的原理应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能够把握城市发展方向,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城市景观设计离不开对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利用和设计。科学、合理的生态设计是城市景观设计所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也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本文首先论述了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内涵,同时,作者对生态设计原理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结合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趣味性研究的意义,并从小区广场设计、庭院设计、景观小品设计三方面探讨了趣味性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欣  鲍茂超  王翼 《城市建筑》2014,(33):36-36
鉴于咸阳博物院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作用,设计将老馆、新馆、渭河公园、咸阳古渡遗址、咸阳历史街区等重要历史文化要素和自然要素进行整合,以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地标性的博物院公园,并为后续设计提供一定的参照。  相似文献   

9.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是隧道设计技术的重要发展,是实现“国土绿化生态工程”的重大技术措施之一。本文针对典型的隧道洞口类型,探讨了隧道洞口景观设计中几个问题,如典型洞口的类型划分、实用的设计手法等。并对设计手法中2个关键问题——不同类型洞口的景观设计参数和隧道洞口数据库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洞口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景观设计的心理学评价方法以及目前隧道洞口设计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应用型高校中景观设计实践教育的现状及职场要求,提出了实地考察、参与式设计、头脑风暴、设计理念培养、空间转换、设计汇报和成果梳理等步骤的实践教育模式,全方位探讨了应用型景观设计实践教育的能力培养策略,旨在提高景观设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大学博览园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博览园是集标本收藏、教学示范、科学研究、科普展览、休闲娱乐、园林观赏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在充分认识建立博览园的意义和目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博览园景观的构成要素,提出其景观设计应突出博览建筑的展示主题,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注重人们参观的心理感受,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道路。通过景观节点及景点的设计实践表明:博览园的景观设计是综合性的,从宏观上可以扩展到博览园的整个空间,从微观上可以包容博览园的一草一木,只有宏观和微观的结合,景观与建筑的和谐,文化和历史的协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才能创造出优美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2.
薛青亮  王先杰 《山西建筑》2014,(20):243-244
对革命纪念馆外环境的概念及分类进行了介绍,分析了革命纪念馆外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纪念意义的表达方式,指出在对革命纪念馆外环境设计时,设计师所要做的就是合理利用景观元素,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营造纪念性场所的氛围和精神,满足人们缅怀历史、思索未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朱炜 《山西建筑》2011,37(30):24-25
简单阐述了南通珠算博物馆的设计特点,分析了珠算博物馆设计背景及依据,以及一些设计理念,并详细介绍了交通、景观、空间、色彩方面的设计手法,对类似建筑设计及文化传承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博物馆建筑的发展融入了更多的复合功能,"符号化、景观化"的设计方向误导了人们对博物馆建筑的全面理解.博物馆建筑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职能,要求博物馆建筑的设计应从地域性视角出发.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深刻剖析博物馆建筑设计地域性表达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15.
何鹏  唐国安 《山西建筑》2007,33(34):33-34
介绍了地质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创作理念、基本功能布局、重点部位与细节处理,以及对建筑文脉及其景观设计的一些探索性研究,同时指出当今的经济技术条件为建筑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建筑师应当充分激活创作思维,掌握先进的设计技术,以创作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6.
上海自然博物馆建于上海静安雕塑公园中,其外形似鹦鹉螺壳体。通过建筑形态、内部空间、功能流线、景观、节能技术、主体结构等的介绍,表达了博物馆以人为本、师法自然的设计宗旨,体现了21世纪公共博览类建筑的创新风格。  相似文献   

17.
邓小军  卢山 《华中建筑》2011,(10):36-39
文章从规划布局、景观设计理念、景观设计方法等几个方面出发,论述了浙西民间博物馆的景观创作过程,并根据项目的特点,提出了这种类型的项目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唐克扬 《建筑师》2011,(1):109-112
美术馆设计应该有某种既定的原则吗?在一个确定的中国上下文中,本文尝试评估影响美术馆设计的方方面面.它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此时""此地"的美术馆设计,美术馆的文化定位,展览策略,通达性,建筑形象和建筑程序的关系,"景观",设计的经济性,未来改建的可能,以及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9.
城市设计概念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逐渐成为建筑设计所关注的新热点,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出发点和方法途径.博物馆建筑作为公共建筑的一种类型,与城市关系密切,又具有建筑类型自身的特点.本文试图通过笔者参与设计的连云港市新博物馆方案为例,重点探讨建筑创作中的城市设计维度问题以及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鸿山遗址博物馆选址、总平面设计、主入口设计、建筑形体设计以及交通流线的阅读,分析了鸿山遗址博物馆设计的设计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还有对于遗址博物馆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