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城市地下综合体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学渊  束昱 《地下空间》1990,10(1):1-10
本文运用比较学和类型学方法,针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就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网络体系、上下部空间协调发展对策、节点地带的联合开发与地下综合体的建设,及我国城市地下综合体的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旨在寻求一条中国式的发展道路,可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用地的日益紧缺,城市的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城市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如何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地下空间将是城市规划建设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文中基于SWOT分析法的四个基本要素,研究确定城市地下综合体的构成元素在SWOT分析中的要素,以便利用SWOT矩阵分析法对城市地下空间战略规划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3.
《城建档案》2008,(4):6-1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也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城市是一个由多种体系构成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这个综合体中,不仅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林立,而且地下的各种管线工程纵横交错、密如珠网。其中城市的各种地下管线(给水、排水、煤气、电力、电信……)正是这个综合体的血管和神经。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城市高效率、高质量运转的保证。城市地下管线现状资料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资料,也是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的保证。尽快、全面、系统地管理好城市地下管线信息,是为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如地下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4.
闫硕 《城乡建设》2008,(6):74-74
一、地下空间与地下综合体 地下空间是相对地上空间而言的,利用其主要优势包括节约土地、抵御严酷气候、抑制城市无序扩张,缩短城市基础设施铺设长度、为防御提供掩蔽和安全保证,以及为地面创造一个充满绿色、免于机动车干扰的、更加适宜居住的城市.主要包括地下交通系统、地下商业街、地下公共建筑、地下基础设施、地下储存空间、地下防御空间等. 地下综合体是由日本首先提出的,指由城市中不同功能的地下空间建筑共同组合而形成的大型地下空间工程.地下综合体起初只是地下步道系统连接两侧的商店和地下室,而今,它已经囊括了诸多地下空间使用功能.地下综合体有助于对地下空间实施统一规划布置,提高城市繁华区的特有功能,并间接保护原有城市建筑.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比较学和类型学的方法,针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就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网络体系、上下部空间结构协调发展对策、节点地带的联合开发与地下综合体的建设,及我国城市地下综合体的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旨在寻求一条中国式的发展道路,可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地下城市综合体的特征,从城市的视角研究了城市自身与地下城市综合体的关系,提出了合理开发规划地下城市、地上地下设计一体化、充分体现环境特色等地下城市综合体科学设计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浅谈城市地下空间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城市地下综合体开发及设计的研究,从地价、环境、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建造坡地地下城市的优点,介绍了上海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现状及主要地下设施,从而建立完整的地下空间秩序,优化城市整体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8.
大规模的城市综合体建设伴随着城市空间集聚和扩散,积极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空间向集约化、多中心模式转变。城市综合体复合了办公、居住、商业商务等多种功能,成为推动城市空间格局调整的有效动力。在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建设中,要做好城市整体空间影响的论证工作,突出其凝聚核心的效应,应从功能用地与交通整合的角度进行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有效组织片区功能用地布局的协调发展,并着力引导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刘珊珊  夏海山 《风景园林》2018,25(1):101-105
城市地下考古遗址是城市历史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中心地区地下空间的深度开发是目前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地下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中对地下历史景观和地下公共空间进行整合,不仅能减少对城市地下历史景观造成破坏,还能充分发挥历史景观的社会文化功能,塑造出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促进城市的文化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保加利亚谢尔迪卡古文化与交通综合体为例,探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历史景观的营建经验,以供中国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春园  马元  顾红娟 《山西建筑》2006,32(22):61-62
从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指出了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发展的巨大空间资源,论证了城市地下空间的资源优势,阐明了做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进一步指出了做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国内外地下城市综合体相关概念的文献梳理和对比分析,该文尝试从建筑与城市在功能、空间等方面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提炼出地下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并通过回溯地下城市综合体五个发展阶段,进一步厘清其发展演变规律,最后归纳总结出当代地下城市综合体所呈现出的五大"城市化"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建筑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复合,导致所涉及的空间领域越来越向城市的尺度靠拢.城市综合体就是对此类建筑的一种描述.在设计中,建筑周边环境甚至内部空间的设计都应当站在城市的角度去思考,与城市公共空间发生着渗透.文章借作者的课程设计城市综合体设计思考来尝试探讨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综合体的耦合关系,以期对未来城市设计中,公共空间与建筑的关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对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发展背景及其与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进行了阐述,以武汉东西湖中百城市综合体为例,论述了科学合理设计城市综合体项目的设计要素,使其功能完善并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以期对国内目前大规模的城市综合体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冯亮  冯仲文 《地下空间》1995,15(4):277-284
我国大、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人防地下工程贯彻“相结合”方针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城市地下隧道、地下商业街、地下综合体等在“相结合”方面采用的新技术、新措施也取得新的成果。本文从国内的实际出发,探讨了城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必须坚持平战结合方针,阐明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对策和需要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四川建材》2016,(8):64-65
智慧城市是借助GIS、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智能化的方式,利用云计算对实时感知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地下空间智能规划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核心,基于BIM技术并结合信息技术建立地下空间动态三维信息化平台,使地下空间规化的各功能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改善智慧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保障体系。将未来城市地下空间打造成为布局合理、运营高效的地下空间综合体。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地面交通压力逐步上升,如何通过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以改善交通压力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做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质量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研究浅埋暗挖法,有效解决了城市地下空间建设问题,依托本工程通道施工工序控制,为今后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质量及风险控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中心区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要点,与城市交通系统耦合的城市综合体设计要点,地下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要点,以及建筑设计时的一些体会与感悟。  相似文献   

18.
屈莹 《山西建筑》2024,(8):40-43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土地资源的有限,超大地下空间在城市发展中逐渐得到重视。超大智慧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优化城市规划和设计,提升城市的可持续性,还能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交通和停车体验。结合上海长滩项目的实际案例介绍超大智慧地下空间的建设背景、设计特点和建造特点,分析现有可运用技术以及各种技术优势,探讨对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影响,最后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并对超大智慧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运营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耿永常  张连武 《地下空间》2004,24(B12):684-687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城市规划中尚不够重视地下空间的规划,本文分析了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和基础,并通过地下空间规划实例分析了其主要特征,通过对国内外地下综合体、管线廊道的规划分析,探讨了城市建设中地下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地面上下间规划关系、途径及涉及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孟子南  高静瑶 《门窗》2013,(5):240-241
从长时间生产生活活动中,人们习惯了在地面上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因为太阳光线的变化,同时也因为能感知到周围的自然环境。而人们不愿意进入地下,是因为在人的潜意识中地下室是相对封闭而昏暗的,容易让人恐惧。由此,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入口作为地上与地下的结合点,如何通过它使地下空间建筑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放性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本文通过挖掘入口节点处的开放性设计策略,寻找出解决现实矛盾和满足人们需求的具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