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引言液膜乳化技术是一种崭新的分离技术,可用于从废水中除去有毒有害物质;从稀溶液中回收有用物质;分离物化性质相近的物质等。对于废水处理,它将会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随着工业的发展,冶金,炼焦、煤加工、石油炼制和有机合成等生产过程,会排放出大量含酚污水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我国现有的处理含酚污水的方法,都存在着各种问题,不易大规模应用。而且经处理后的残留酚仍远远高于排放标准。而液  相似文献   

2.
利用不锈钢采样罐和全自动预浓缩/GC/MS系统,在58-Ⅱ型和JN43-80型焦炉顶测试了炼焦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中各组分的浓度,结合OH自由基消耗速率分析了这些物质的反应活性。研究发现,装煤时刻产生的TVOCs浓度明显高于炼焦过程产生的;炼焦过程中(包括装煤时刻)无组织排放的VOCs反应活性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添加惰性物质配煤炼焦是降低配煤炼焦成本以及扩大炼焦煤资源的有效途径。概述了在成焦过程中,惰性物与配合煤中活性组分相互作用的结焦机理,总结了添加焦粉和无烟煤炼焦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提出了配合煤中添加惰性物最为关键的是配入量和粒度。展望了添加惰性物配煤炼焦在焦化行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印度钢厂一般使用7~9种煤炼焦(包括低灰分的进口煤),这些煤的结焦和炭化性能有很大区别。在有机物、无机物和活性物质含量以及煤化度  相似文献   

5.
<正> 近十年来,工业废水和采纳水体中的酚类化合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在自然界中,酚和酚化合物的浓度不超过1mg/1,而象煤气厂、炼焦、石油炼制和含酚树脂生产等工业污染源,所产生的废水含酚浓度从10mg/1到10000mg/1以上。已采用的废水脱酚技术有好气生物破坏和物理化学方法。由于工业上的含酚废水通常还含有其他芳香烃和多环芳香烃,这些物质要求用不同的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同时,也对好气生物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物理化学法处理废水中高浓度酚的回收,在经济上是合算的。其中,许多都是用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回收的。由于萃取剂能微量溶解于废水,出水中又重新出现有机污染问题,常常需要后续处理。此外,进行酚回收时,回收产物应要有出路。表1归纳了工业废水不同萃取方法回收酚的数据。萃取可回收废水中大量的酚,但是,却不能使出水满足低于1mg/1那样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钢铁企业炼焦生产CO2排放量,应用物质流分析法,建立炼焦生产CO2排放计算模型,以某钢铁联合企业的实际炼焦生产为基础,进行含碳材料取样和检测,定量分析炼焦生产中各碳源和碳汇对CO2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该钢铁企业65孔和36孔焦炉,吨焦炭生产所需炼焦煤分别涉及986.76和984.87 kg碳元素的转化,其中,80.40%和80.65%的碳元素转移至焦炭,即碳元素有效利用率为80.40%和80.65%,剩余19.60%和19.35%的碳元素转移到其他产物中。炼焦生产潜在存在大量CO2排放;增大炭化室容量可减少炼焦生产CO2排放,采用焦炉煤气回收、粗苯和煤焦油回收、干熄焦和煤调湿技术可降低炼焦生产CO2排放量。  相似文献   

7.
焦油渣是焦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黏稠状工业固体危险废弃物,其主要为煤粉、焦粉和重质焦油等物质,含有苯类、酚类、萘类等多种成分,焦油渣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包括煤焦油精炼过程中焦油储存设施中的焦油渣(252-005-11),炼焦过程中澄清设施底部的焦油渣(252-002-11),炼焦和炼焦副产品回收过程中焦油储存设施中的焦油渣(252-004-11),笔者通过对炼焦过程中澄清设施底部的焦油渣的回收改造,较好地解决了现场环境问题,还回收了其中的焦油,属于环保型的资源化利用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焦化废水处理西安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污水处理厂周国成一、概述:随着我国冶金工业的迅速发展,炼焦工业也有着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有大、中、小型焦化厂数百个。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焦化废水含有高浓度有害物质及难降解的有机物质,若不进行处理,对于环境和水体有着很大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煤炭在煤气发生炉热解和气化反应过程中,NH3、HCN、H2S、SO2、HCl的生成与影响因素,同时指出煤炭在煤气发生炉热解和气化过程中,产生的NH3、HCN、H2S、SO2、HCl、羧酸、有机碱和酚类等物质混入煤气中,随着煤气温度的降低,这些酸碱性物质部分溶于冷凝含酚废水中,使含酚废水呈不同的酸碱性。发生炉煤气站含酚废水的酸碱性,取决于以上各类酸碱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量和水中物质的酸碱中和反应程度以及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10.
焦煤资源存在这样两个特点,一是资源短缺,二是分布不均,而我国的所处的状态是焦煤需求量比较大,但提炼焦炭开始的比较晚。为了更有效的解决我国焦炭资源短缺的问题,应该大力发展捣固炼焦。捣固炼焦在合理利用资源、节约成本、提高质量和保护环境方面有很大的作用。目前我国捣固炼焦的各方面都不完善,机械结构、应力分布、产品设计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捣固炼焦的发展。本文讲述了捣固炼焦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并根据这些初步判定了捣固炼焦的发展方向,希望对上述问题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焦煤资源存在这样两个特点,一是资源短缺,二是分布不均,而我国的所处的状态是焦煤需求量比较大,但提炼焦炭开始的比较晚。为了更有效的解决我国焦炭资源短缺的问题,应该大力发展捣固炼焦。捣固炼焦在合理利用资源、节约成本、提高质量和保护环境方面有很大的作用。目前我国捣固炼焦的各方面都不完善,机械结构、应力分布、产品设计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捣固炼焦的发展。本文讲述了捣固炼焦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并根据这些初步判定了捣固炼焦的发展方向,希望对上述问题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钢铁产量也在不断增多,这使得钢铁业对焦炭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在配煤炼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煤种复杂、矿点较多、煤质波动幅度较大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在大程度上降低炼焦效率和质量,还会增加资金投入成本,加大环境污染。所以需要焦化企业相关人员能够积极分析存在的问题,在配煤炼焦中合理引入煤的岩相分析,为提高配煤炼焦的质量提供有力条件。就煤的岩相分析在配煤炼焦中的实践应用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萃取法回收高浓度含酚废水(以下简称酚水)中的苯酚,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方法。萃取剂通常是醋酸丁酯和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重苯等物质。近年来,由于这些物质的萃取效率不高和供应紧张等原因,上海地区大力推广使用高效萃取剂N503来萃取废水中的苯酚。由于N503本身是一种用于选矿的表面活性物质,有一些厂用它来萃取含有某些杂质的易乳化酚水时,乳化现象严重,萃取效率下降,萃取剂损耗大,影响了它的广泛使用。本文就酚水萃取中的反乳化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 六十年代中期,美国埃克森研究工程公司黎念之博士最早研究了液膜的形成及渗透现象,并于1968年发明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液膜。含酚废水主要来自炼焦、石油炼制、合  相似文献   

15.
煤的高温炼焦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工业上实现煤转化的重要方法之一。煤的炼焦化学近年来国际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于炼焦配煤上煤预热、选择破碎的运用,大大扩大了炼焦煤的资源,提高了焦炭的质量,提高了焦炉的生产能力。炼焦炉炭化室向大孔容积方向发展,干法熄焦等都在国外取得了进展,炼焦油加工又移植了不少石油化工技术,这些都促进了焦化工业的发展。 1、炼焦配煤的预热由于采取炼焦配煤预热的措施,可提高配煤的堆比重,缩短炼焦周期,从而使焦炉  相似文献   

16.
彭陈辉 《煤化工》2007,35(6):16-19
涟钢对附近某焦化厂捣固炼焦技术进行指导,选择了最适合捣固炼焦的无烟煤种,根据库存结构优化了配煤方案,通过炼焦试验,探索了捣固焦最佳经济质量指标,确定了适宜的炼焦温度及结焦时间。通过这些措施,解决了焦化厂捣固焦炭质量不稳定、强度差等问题,焦炭质量指标全面提高,增加了涟钢对捣固焦的用量,满足了涟钢高炉需求。  相似文献   

17.
正炼焦过程是影响焦炭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了解不同炼焦操作对焦炭质量产生的影响,澳大利亚煤炭工业基金项目选取3种煤测试炼焦条件对焦炭质量的影响。这些煤代表了典型的硬煤、半硬煤和软焦煤。试验中3种煤标记为高挥发分软焦煤(HVCC)、优质硬焦煤(HCC)和低挥发分半硬质焦煤(LVCC)。选用ALS Coal公司的小型焦炉进行炼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在ERP框架下的自动配煤、焦炉加热和炼焦移动车辆无人驾驶自动作业的闭环控制模型,将这些控制模型进行上下层级之间的联动控制,实现炼焦生产的全智能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炼焦化学的绿色、低碳转型,在工业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形成了炼焦化学流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过程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三流一态"(即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及其最佳状态)的最优化为措施,具体提出了包括转化度、网化度、枝化度、秩化度、净化度和智能度在内的六参数评价体系,并结合工业实例对该体系进行了分析讨论。炼焦化学流程学的提出为传统炼焦化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炼焦煤资源与焦炭质量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炼焦煤资源和炼焦工业现状角度论述了二者间存在的矛盾.概述了国内外诸如提高焦炉炭化室高度、捣固炼焦、煤调湿、配型煤炼焦、干熄焦以及利用焦炉处理有机废弃物等措施扩大炼焦煤源的总体情况,以及这些措施对焦炭提质的作用效果,展望了今后焦化工业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