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某种车辆经3000公里试车后,出现了变速箱中间轴断裂和齿轮根部裂纹问题。为此,对其断口形貌、裂纹形态、成份和组织、加工工艺及有关机械性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检测分析,试验证明该零件失效与原材料质量、热加工工艺无关,而外形尺寸加工不当形成的应力集中是导致中间轴疲劳断裂和齿轮根部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技术措施后,有效地阻止了这类失效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悬臂弯曲应力腐蚀试验方法,定量测试了40CrNiMo和30CrMnTi钢在表面氧化处理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断裂门槛值K_(1scc)和K_1~--t_F曲线,在高温浓碱溶液中进行了动态裂纹的极化曲线测试和恒电位应力腐蚀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 美国军械研究发展和工程中心对军用烧结钨合金动能弹弹芯的应力腐蚀断裂(SCC)进行了研究。先把预制裂纹悬臂弯曲试样浸入3.5%的NaCl溶液,然后将试样暴露于相对湿度95%的空气中并持续加载,最长试验时间达500小时,四种试验合金的断裂韧性k_(IC)和应力腐蚀断裂门坎应力强度k_(ISCC)值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原材料、淬火介质等方面对某型复合增程弹发动机壳体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对产生裂纹的弹体进行了能谱成分分析、金相组织观察和硬度检测,查找出了裂纹产生的真正原因,并根据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控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 一、前言 商用超高强度低合金钢如AISI4340和300M常被用作飞机和火箭部件,这类钢在服役期间可能产生疲劳裂纹和应力腐蚀裂纹,从而导致灾难性的断裂事故发生。所以,商用超高强度低合金钢需要较高的抗裂纹扩展能力以防止服役时突然断裂。应力和临界裂  相似文献   

6.
针对三挡同步器齿环装车后启动时发现开裂的问题,为查明其开裂原因,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裂纹宏观和微观金相检验等试验对开裂齿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步器齿环的开裂是由于凹槽在冷挤压时产生的形变应力和装配不当引起的外加应力,加上汽车停放在含有腐蚀介质(主要是氨或二氧化硫)、氧及潮湿空气中,即为拉应力和腐蚀介质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应力腐蚀裂纹。  相似文献   

7.
<正> LC4铝合金在腐蚀介质中,受拉应力作用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我厂某产品翼座零件采用?85毫米LC4铝合金棒料加工制成,其半成品经回风炉加热至470±5℃,淬温水,120℃过热蒸汽加热24小时作人工时效。该零件在热处理之后发现有少量内孔出现纵向裂纹致废。针对这一课题,先后进行了原材料分层试验,热处理工艺试验,内孔裂  相似文献   

8.
通常认为PC钢筋在高压蒸汽养护过程的断裂,原因是应力腐蚀断裂,而且腐蚀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高压蒸汽养护断口及相关的成份分析、组织分析,认为造成PC钢筋高压蒸汽养护断裂的主要原因是成分组织不均匀,使内应力过大,钢筋在预张应力条件下局部区域过载。氢脆也是一个造成高压蒸汽养护中断裂的重要因素,而相比之下高温、高压、腐蚀环境,对断裂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某型飞机卡箍断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型飞机氧气瓶固定卡箍的断裂是一种多发故障。通过断口金相观察、断面成分分析发现卡箍断裂属于腐蚀疲劳断裂;疲劳源在卡箍表面焊缝加强高与热影响区交界处。在分析焊接质量时,金相检查发现卡箍焊缝加强高与热影响区的交界处存在焊接小裂口。焊接质量差是卡箍焊缝处产生腐蚀疲劳的原因,焊接缺陷对疲劳裂纹的萌生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给出改善焊接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冷作模具钢DC53的断裂失效情况,开展断裂韧度及疲劳裂纹扩展试验,获得材料断裂性能参数。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运用三维断裂分析软件FRANC3D模拟计算含有穿透型裂纹的标准紧凑拉伸CT试样的裂纹前缘应力强度因子,由Paris公式计算裂纹扩展寿命,并将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断裂力学试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理论计算以及试验得到的裂纹扩展寿命在16.7%的合理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二维快速Walsh-Hadamard变换信号流程图,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实现二维快速Walsh-Hadamard变换的光学蝶互连网络结构。该结构的突出特点是将光学处理过程与数学运算一一对应,规则性强,且易于实现、控制和调整。最后给出了用此蝶互连网络进行相关运算的计算机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2.
李世康  李强  谭庆  马超 《兵工自动化》2018,37(5):49-51,59
针对转管武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后坐阻力和后坐位移过大的问题,以某型转管自动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isight的缓冲器优化设计方法.基于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转管武器虚拟样机模型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基于isight多学科优化技术,以最大后坐阻力作为目标函数,在后坐位移不超过19 mm的约束条件下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对缓冲簧设计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利用isight集成ADAMS运行程序,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对缓冲簧设计参数进行并行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设计参数与最初方案相比其后坐阻力显著减小,同时该设计方法为转管武器缓冲器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首先对履带车辆在静止工况下油气弹簧内部压力进行了计算,然后对车辆过垂直墙时的准静态极限工况下单侧负重轮受力及油气弹簧内压力进行了分析估算.估算结果表明:该车辆行动系统初步设计结果满足车辆静止时的油气弹簧受力要求,但难以满足车辆过垂直墙时油气弹簧的受力要求,最后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工业态AZ31B镁合金超塑性变形的损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态镁合金板材在一般情况下受力易断裂,工业生产中复杂机械零部件的成形加工十分困难。通过镁合金板材超塑性变形的拉伸和胀形试验研究,并通过其试件断口轴剖面的扫描电镜观察,使用计算机定量分析和研究了空洞的损伤演化情况,得到了超塑性变形条件下的空洞生成扩展规律及损伤条件,建立了空洞生长及损伤的数学模型经验公式。研究结果为板材镁合金的成型加工等工业应用制定工艺路线与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准确表征破碎发射药在火炮膛内的燃气生成规律,提出了确定破碎发射药的等效形状函数的方法。通过密闭爆发器试验模拟不同破碎程度发射药在真实的膛内环境下膛压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到破碎发射药等效形状函数,并定性分析了其与起始动态活度比的关系。该方法所得的等效形状函数能体现破碎发射药的燃烧特性,为考虑破碎的两相流内弹道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薄膜桥火工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了提高火工品的安全性及点火可靠性,采用掩模法,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一种蝶形金属薄膜桥,在薄膜桥表面涂15~20 mg斯蒂芬酸铅(LTNR),进行了安全电流试验、抗静电试验及与桥丝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其安全性能和点火性能,并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验证其发火时桥区的热分布。结果表明,这种金属薄膜桥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点火性能和机械性能;薄膜桥通电时其中心最窄处热量较集中。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超空泡射弹小入水角高速斜入水性能,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开展了超空泡射弹入水试验。沿水下弹道轨迹的左侧等距布置压力传感器测试压力变化,分析弹体不同侧滑角入水冲击过程的弹道轨迹、喷溅演变和水下压力波传播特征。结果表明:对于射弹小入水角高速斜入水,弹体小侧滑角入水能形成较光滑透明的入水空泡和稳定的入水弹道,较大的侧滑角易造成空泡内严重雾化、弹道轨迹偏转和弹体损坏等现象,严重程度随侧滑角增大而增大;小侧滑角下弹头空化器及圆锥段斜面与水面的撞击使得入水喷溅在俯视下呈左右近似对称的“蝶”状,侧滑角对前半部分喷溅的左右对称性影响较小,对后半部分喷溅的对称性和范围影响较大,前半部分喷溅的对称轴随着侧滑角增大会出现相应偏转;入水冲击产生的水下压力波变化过程可分成两阶段:由弹体和水域冲击产生的初始压力波动阶段和各压力波叠加的高频脉动阶段,两阶段压力波动因侧滑角增加后入水状态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高速旋转引信弹道簧的受力和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卫杰  芮筱亭  刘军 《兵工学报》2006,27(5):802-806
弹道簧抗力在引信高速旋转下是否发生剧烈变化是引信安全性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解析法及有限元两种方法分析引信弹道簧在高速旋转状态下的力学特性,并对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在通常转速范围内,旋转惯性力对弹道簧变形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只有在转速极高时,弹道簧才会产生局部严重变形。该结论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引信早炸故障不是由于弹道簧在高速旋转下抗力下降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型火工品的微型化、可靠性要求,设计了一种气体驱动的机械微安保结构,对其核心的机械安保层进行了静力学仿真,确定微弹簧最佳加工材料为65Mn弹簧钢,线宽为0.2mm时微弹簧解除保险所需的理论压强为4.3MPa。通过微加工技术,制作了原理样机,并测试其性能。结果表明样机可以成功解除保险,并实现安保功能。  相似文献   

20.
陈效华  徐诚 《弹道学报》1995,7(2):63-66
通过简化臣姿持枪射击系统,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该射击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论述了缓冲簧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对无缓冲簧射击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