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世界建筑导报》2007,(4):28-31
沈阳浑河湿地公园是以生态湿地为主的、兼顾景观、游憩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型休闲公园。对54公顷的沈阳浑河湿地公园景观资源的保护、恢复、丰富,是设计工作的基础。以设计城市与自然,人居活动和动植物群落。保护于开发诸多对立因素的共生。奥雅在设计中站在保育浑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的立场,  相似文献   

2.
湿地是目前地球上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相关的三大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湿地在上海城市郊野公园的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上海郊野公园最重要的生态景观内容之一,拥有湿地景明的上海郊野公园规划占到总规划个数的50%以上。郊野公园湿地的规划和建设,需充分地考虑到湿地相关的景观规划,发挥湿地的景观联通功能、净水功能、碳汇功能、生物保育功能圾旅游娱乐等生态服务功能。这也是上海郊野公园设计和建设在湿地环节上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3.
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几个基本问题的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金玲 《规划师》2007,23(3):87-89
1 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 目前,对湿地公园尚未有确切的定义.从国外湿地保护和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湿地公园的概念类似于自然保护地并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实例说明了城市湿地公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受到公众和城市建设者普遍欢迎的景观特质,包括自然生态特质——自然特色浓郁、景观丰富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显著和功能复合全面,社会效益特质——游憩活动性质明确、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和教育功能突出以及经济效益特质。针对我国部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设置不分地域和条件、景观设计形式化、游憩活动城市化、忽视其它生命、“物种入侵”形势严峻、忽略教育意义等景观建设的误区,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应遵循严格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严格控制人类干扰、建设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游憩活动主题化、建筑自然化生态化等重要原则。最后,对城市湿地公园景现建设中的概念设计和景观分区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文中研究能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深圳华侨城欢乐海岸北湖湿地公园位于欢乐海岸的北面,与欢乐海岸仅一路之隔,面积达68.6hm2,其中绿地面积为16.4hm2。湿地公园北接华侨城锦绣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等的主题公园,该公园定位为是一处水体和保护湿地的自然公园,其开发与建设是在城市化  相似文献   

6.
《园林》2019,(8)
湖滨湿地作为衔接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特殊过渡带,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滞洪蓄水、净化水体和保持生态平衡等生态功能,是湖泊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基底修复技术、生态驳岸、生态浮岛、人工湿地技术和稳定塘技术等,对成都北湖公园进行生态修复,同时结合成都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特色,对北湖湿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项目尊重场所精神,因地制宜,坚持最大限度利用已有资源、恢复景区功能、贯彻城市绿色海绵的设计理念,构思北湖湖滨区域景观设计,将北湖打造成为城东北生态明珠、宜人的湿地游览胜地。  相似文献   

7.
陈江涛  苑贝 《中州建设》2014,(19):73-73
城市湿地公园是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湿地认识的不断加深,对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活动的不断开展,建立城市湿地公园成为湿地开发利用的重要形式。植物景观营造是城市湿地公园营建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概括介绍了苏州市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建设情况,并重点介绍了苏州三角嘴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调整过程.从场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原则和生态保护理念,通过研究湿地生境培育,植物多样性配置,水环境治理等生态修复办法,结合新农村建设与特色公园景观塑造,使三角嘴湿地公园成为具有生态保护,促进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综合功能的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9.
眉山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将东坡月文化融入湿地公园设计中,创新演绎"东坡水月"设计主题,神形并茂地营造出"月光如水,银洒湿地"的浪漫景观。更结合功能,创新地设计出一系列"东坡水月"主题景点,水月滩湿地、月相变化栈道、东坡水舞音乐喷泉等,形成了集东坡文化演绎、湿地保育、科文教育、游憩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0.
我国湿地面积广大,然而由于人工与自然的原因,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保护湿地环境迫在眉睫。湿地公园是一种新生的重要湿地保护方法,以湿地景观为主体,兼具生态保护、教育科研、文化宣传、休闲游憩功能。声环境是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极少被纳入生态学和环境声学研究范畴。本文总结了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开发情况,说明了湿地公园声环境研究的重要意义。从声景学理念出发,对湿地公园声景学相关研究结果进行述评,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伴随着湿地公园建设的不断加快,在其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景观设计不足,建筑设计或过于突兀,或方向性只照顾到旅游为主,缺乏对于湿地公园保护原则及合理功能使用性的考虑。无法凸显出公园的美学价值和景观功能。本文结合湿地公园景观的内涵,对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刘涛  李保峰 《规划师》2015,(12):122-129
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园类型和城市生态恢复与保护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的热捧,成为近年城市建设的宠儿。广西对湿地公园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湿地公园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由于建设的盲目性和管理法规监管缺位,城市湿地公园存在过度公园化、景观同质化、生态硬质化和地域文化缺失等问题。贵港市鲤鱼江湿地公园总体概念规划结合自身特点,重点对公园进行功能分区设计,以期打造一个集生态、休闲、游赏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3.
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城市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景观美化和生态效益。归纳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六大功能和城市湿地遭到破坏的三大主因,总结了城市湿地保护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力争使城市湿地公园成为全国同类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规划师》2015,(12)
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园类型和城市生态恢复与保护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的热捧,成为近年城市建设的宠儿。广西对湿地公园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湿地公园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由于建设的盲目性和管理法规监管缺位,城市湿地公园存在过度公园化、景观同质化、生态硬质化和地域文化缺失等问题。贵港市鲤鱼江湿地公园总体概念规划结合自身特点,重点对公园进行功能分区设计,以期打造一个集生态、休闲、游赏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5.
刊首语     
在2006的新年里,我们希望更多关注行业发展的新问题和新趋势,因此本期的焦点为湿地。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郊自然水体与荒野被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用地,城市湿地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键区域。2005年6月24日,建设部颁发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明确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基本概念、规划设计原则、规划设计程序、规划设计内容和规划成果。城市湿地公园成为公园绿地的新类型,其定义、保护与规划备受各方关注。如何在保护与利用、保育与游憩之间寻求平衡,无疑是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6.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具有十分丰富的湿地资源分布。湿地作为地球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宝贵的自然资源,被称为“地球之肾”,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防洪排涝、净化水质方面都有独特的功能。因此,建立湿地生态公园,是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时又是保护和保持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平衡,丰富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景观的要求。也是建设东营市高效生态经济的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营市湿地生态公园位于东营市东城南端,总占地面积约71公顷。这一区域是一块城市次生湿地,有大面积的盐碱涂滩,具有详实的盐碱地自然生态地貌和盐碱植物分布,对黄河三角洲独特的湿地资源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展示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水陆交接、自然过渡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其原始地形地貌为以水体为主,有利于进行公园的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17.
作为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湿地公园在城市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生态思想的指导下,强大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使城市湿地公园的价值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其中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在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应用水生植物,不仅可以净化湿地中的水体,还可以提升湿地公园的景观效果。旨在从水生植物配置和选择原则角度,为湿地公园水生植物景观营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解读湿地与湿地规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湿地·湿地公园 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的生态环境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湿地公约》认为,湿地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国际生物学计划》中认为,湿地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或生态交错带.中国对湿地的定义是,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湿地公园的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是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根据目前国内外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趋势,湿地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9.
《园林》2019,(11)
近年来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新型旅游形式,湿地公园则是生态旅游主要目的地之一。本文以武汉市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尝试从使用者角度研究影响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重要因素,借助层次分析法,对使用者需求与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构成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构建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规划设计与建设湿地公园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20.
潼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是黄河流域多沙河流湿地的一个典型,具备丰富的湿地景观元素。规划设计作为恢复和保护黄河湿地生境的一次实践和探索,基于对场地内水土、植被、鸟类等生态系统的安全和保护考虑,融入潼关历史文化,初步形成湿地公园景观游览体系,以期为其他黄河湿地公园今后的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