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睿  邓寅生  张新 《河南化工》2007,24(7):14-16
研究了土壤对矸石填充时溶出重金属的吸附性能.通过一系列的试验表明:重金属Mn和As离子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Mn和As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0083 mg/g和0.069 μg/g; Mn和As的解吸过程都分为两个阶段,而不同离子的反应阶段时间不同;解吸动力学曲线的快速阶段对应于静电吸附态Mn和As解吸,慢速阶段主要对应于专性吸附态Mn和As的解吸.Mn和As的解吸率分别为2.55% 和0.78%,而解吸因数分别为2.62×10-2和7.9×10-3.由此可知土壤对Mn和As的吸附稳定性都较高,土壤一旦吸附后就不易解吸.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文物埋藏土壤中Cu、Fe的吸附解吸特征,进行了Cu、Fe的等温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供试土样吸附Cu和Fe是一个自发、吸热、熵增的反应,解吸过程存在滞后现象。土样对铁的吸附能力比铜强,但铜的解吸能力比铁强。本研究揭示了文物埋藏土壤中Cu和Fe的迁移规律,对埋藏土壤中文物腐蚀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尚瑞瑞  韩涛  靳秀芝 《硅酸盐通报》2019,38(4):1211-121
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采用发泡法制备煤矸石基多孔材料,并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对废水中Pb2+的吸附,研究了多孔材料的煅烧温度,多孔材料的添加量、吸附时间、Pb2+初始浓度等条件对Pb2+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5℃,多孔材料投加量0.8 g,Pb2+初始浓度为100 mg/L,吸附时间为10 min时,煤矸石基多孔材料对Pb2+的最佳吸附率为99.92%,吸附量为12.48 mg/L.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农药吸附—解吸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庆立  徐进 《农药译丛》1989,11(4):45-47,44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通过测定纯水及醇水溶液在二醋酸纤维素(CA)膜上的接触角计算溶质在固-液界面的吸附量。结果表明:(1)醇在固-液界面上是负吸附;(2)醇的吸附量与摩尔质量及分子结构有关;(3)可用溶质(醇)界面吸附量预测膜的反渗透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6.
韩耀霞 《安徽化工》2012,38(3):33-35
铜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含量过多也会使植物中毒。通过旱田土壤对铜离子吸附能力的测定试验,了解旱田土壤中铜离子的迁移转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铜离子浓度的升高,旱田土壤对铜离子的吸附量也在增大;土壤含腐殖酸越多,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越强;旱田土壤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弱,与相同条件下背景土壤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相近。  相似文献   

7.
焦有  王英 《磷肥与复肥》1996,11(5):73-75
由于不同土壤对磷吸附的强弱有较大差异,决定了不同土壤田间施磷量亦差别较大。潮土磷肥用量(P2O5)在54~117kg/ha,并因质地轻重而有差别;褐土为83~105kg/ha;砂姜黑土为161~186kg/ha,居各土壤类型之首;黄棕壤为9~109kg/ha;黄褐土最低,为50~75kg/ha;水稻土为107~139kg/ha。  相似文献   

8.
利用土壤柱液相色谱多级吸附/脱附法研究了保棉磷、敌草隆、莠去津和扑草净在土壤中的不可逆吸附及其影响因素。莠去津、敌草隆、保棉磷和扑草净在每克德国Kaldenkirchen砂土中的不可逆吸附量分别为1 272,5 084,1 964和1 728μg。保棉磷在3#欧洲标准土和Kaldenkirchen砂土中的不可逆吸附量有较大差异,说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对农药在土壤中的不可逆吸附有显著影响。该文通过对农药种类、土壤性质的比较,初步探讨了农药在土壤中不可逆吸附的机理。另外,与批量平衡法多级吸附/脱附法相比,土壤柱液相色谱多级吸附/脱附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而又准确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9.
马庆立  徐进 《世界农药》1989,11(4):45-47
近年来,人们对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的研究颇为重视,因由此能清楚地了解有关农药在土壤系统中的存在状况。此外,通过定量分析所获得的吸附-解吸的动力学方程,将此方程与农药的降解、迁移模型结合起来,就能预测农药的环境行为,为评价农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本文对目前常用农药的有关吸附-解吸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类,并比较各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也提出了农药吸附-解吸研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彭晓 《云南化工》2020,(8):90-92
通过实验对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海水中镍、钴测定条件进行了探索,筛选出了最佳的化学实验条件。最佳条件为:氨水-氯化铵(1 mol/L)-丁二酮肟(0.01 mol/L)体系为电解质溶液,用氨水溶液(27.5+72.5)调节体系pH值在8.0~9.5之间后,加入0.05 ml的丁二酮肟(0.01 mol/L)进行测试。镍、钴的方法检出限能分别达到0.4μg/L、0.1μg/L,方法精密度准确度良好。  相似文献   

11.
乙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乙草胺在3种不同土壤的吸附性能,本试验采用生物测定技术,研究了乙草胺在海南当地垃圾土、菜地土及塘泥土中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3种土壤对乙草胺的吸附浓度Cs与溶液中农药的浓度Ce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吸附特性符合Freundlich方程,垃圾土、菜地土、塘泥土对乙草胺的吸附系数分别3.887、2.9833、2.0613,为物理吸附,且有机质含量高的垃圾土的吸附能力大于有机质含量低的菜地土及塘泥土。  相似文献   

12.
pH对土壤吸附重金属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市为例,在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探讨pH对土壤吸附重金属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对镉的吸附能力不同(水稻土>紫色土>红壤),改变土壤的pH可以降低土壤对镉的吸附。研究土壤中的重金属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生物炭在提高土壤对磷吸附效率和吸附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以花生、香菇和秸秆为生物炭原材料,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原料的生物炭对土壤吸附磷的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吸附热力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不同投加量香菇生物炭的土壤中,生物炭投加量越大,对磷的吸附效果越高。可以用Freundich方程描述添加香菇生物炭的土壤对吸附磷的热力学过程。在添加三种不同原料的生物炭到土壤对磷的吸附实验中,三者都明显比空白土壤吸附效果强,添加水稻秸秆生物炭的土壤吸附自发性最好。  相似文献   

14.
宋璐璐  张东  杜良  谢云  吴涛 《广州化工》2011,39(22):79-81
通过核素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为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支持,运用批试法研究了不同物理条件下,土壤对Co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平衡时间为5天左右,土壤对Co的吸附模式符合Freundlich模式;酸性条件下,土壤对Co吸附能力较弱,pH从7开始增大,吸附比随之急剧升高;土壤粒径、液固比对土壤关于Co吸附比的影响不大,但随着液固比增大,吸附效率明显降低;共存的Ca2+能明显减弱Co在土壤中的吸附。  相似文献   

15.
以煤矿的废弃物煤矸石为原料,研究了368 K~400 K温度范围内,煤矸石在水热体系中自转变合成了纯度和结晶度均较高的矸石基吸附剂的过程,并对其吸附性能作了初步探讨.用氮吸附静态容量法,测得该矸石基吸附剂的氮吸附等温线、比表面和孔分布曲线.通过矸石基吸附剂对苯酚的吸附实验,给出矸石基吸附剂对它的吸附等温线. 并指出合理的吸附温度、大的比表面和适当的膜化工艺对提高矸石基吸附剂的吸附量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应用化工》2022,(7):1942-1946
综述了土壤中镉的危害性和赋存形态,分别介绍了土壤中镉的吸附解吸动力学模型和动力学特征,并分析了土壤中的镉吸附解吸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温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和pH)、外源材料(海泡石、石灰、生物炭、复合材料、柠檬酸、EDTA和表面活性剂)等因素,较系统地探究土壤中镉吸附解吸的本质和特征,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为土壤中的镉污染研究及后续修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许丹  马琳  董岁明  吴书凤  师东 《应用化工》2013,(8):1378-1381,1391
采用等温吸附平衡法研究了土壤对重金属Cu2+和Cd2+的吸附,研究了浓度、搅拌时间、静置时间以及pH对土壤吸附铜和镉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对铜的吸附量大于镉,土壤对重金属吸附的最佳条件是搅拌15 min,静置20 min,pH为7.0,初步确定土壤对铜和隔的吸附属于Freundlich吸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土壤中加入活化硅胶后对土壤吸附镍的影响。考察了活化硅胶的加入量、溶液中镍离子的初始浓度、p H、离子强度、温度和震荡时间对土壤吸附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化硅胶与土壤的质量比为0.40∶1.25、土壤溶液的p H为7,土壤溶液中镍离子的初始浓度为4 mmol/L,θ为25℃,震荡2 h时,土壤对镍的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张柳宣  梁俭  李珊  陆丽 《广东化工》2022,(24):168-170
以百色市江边土壤,草坪土壤和农作土壤这3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为供试对象,研究不同类型土壤对镉(Cd)的等温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土壤对镉的动力学吸附过程在0~6 h阶段为快速吸附阶段,6~28 h为慢吸附阶段,28~48 h为平衡阶段。等温吸附过程表明土壤随着加入溶液Cd浓度的增加,吸附量逐渐趋于饱和,吸附率逐渐下降。Langmuir方程能较好的描述土壤对镉的吸附过程,方程拟合得出3种土壤的最大吸附量(Qm)为2.27~2.66 mg/g,其中,农作土壤的最大吸附量(Qm)和最大缓冲容量(MBC)均最高,这可能与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朱会军  李菁华 《广州化工》2022,(12):78-80+102
采用批量平衡试验方法,研究了吡蚜酮在三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热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吡蚜酮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的吸附能力高于有机质低的土壤。吡蚜酮在三种土壤上的吸附ΔG值范围为-20.775~-24.587 kJ/mol,属于物理吸附,吡蚜酮在三种土壤中吸附是放热的,氢键是吡蚜酮吸附过程中的主要相互作用力。吡蚜酮的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明吡蚜酮在高温下向地下水迁移的风险增加。本研究为评价吡蚜酮对地下水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