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石油进口量也在逐年增大。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递增。目前,我国石油进口区域主要分为中东地区、美洲地区、非洲地区和中亚—俄罗斯地区以及亚太地区。随着我国石油进口区域的进一步多元化,有必要研究不同石油出口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等因素对我国石油进口贸易安全所产生的影响,从而识别我国石油贸易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以避免由石油进口不确定性对我国能源战略发展带来冲击。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能源对石油的依赖性日益增强,政府需加强对世界能源形势的风险评估,以衡量石油进口安全。面对动荡和变化中的全球石油市场,中国要积极主动应对。调整石油进口来源对石油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减少不稳定地区的石油进口。此外要通过增加本土石油产量、发展替代能源、减少国内石油消费量,尽量减少石油进口。中东地区长期以来被  相似文献   

3.
《中外能源》2007,12(6):115-115
德国能源资源紧缺,石油储备协会承担国家法定的石油储备义务,储备量必须保证德国90天的成品油供应需求。德国石油储备的分布遵循地区平衡和经济安全两项原则,原油储存在北德地区的盐洞里,因为地下盐洞储备石油成本低,  相似文献   

4.
《能源》2011,(5):12-12
中东是中国当前、也是今后最主要的石油来源地,这一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将在未来很多年中支撑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但是我们在这一地区完全没有掌控能力,这种现状不得不让人担心,如果石油供应中断,中国将有哪些措施可以弥补石油进口的巨大缺口。  相似文献   

5.
舟丹 《中外能源》2013,(10):52-52
2012年5月5日,俄罗斯石油公司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在莫斯科签署合作协议,宣布成立合资企业,共同对位于邻近北极地区的俄巴伦支海和猎户海大陆架地区的4个区块进行油气勘探与开发。有专家表示,与挪威的合作,表明俄罗斯正在加速对北极地区油气的勘探与开发。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资料显示,北极地区未开发的油气资源占全球总量的1/5,其中大量石油和绝大多数天然气资源都集中在俄罗斯最北部地区。截至2011年,北极地区总计发现各类油气田463个。其  相似文献   

6.
舟丹 《中外能源》2013,(5):96-96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目前每天消费2000×104bbl,其中一半以上依靠进口。多年来,中东地区一直是美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美国希望石油供应多样化,以减少对阿拉伯产油国的依赖。当非洲几内亚湾巨大的石油潜能得到  相似文献   

7.
刘增洁 《中国能源》2002,(11):43-45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为世界主要的石油消费地区,其石油消费量约占世界总量的62%。本文介绍了OECD国家石油的资源、生产与消费、贸易和储备现状。  相似文献   

8.
正Energy Daily,2020-01-13沙特石油大臣Abdulaziz Ben Salman亲王1月13日表示,沙特已采取一切步骤在地区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确保其石油设施安全和市场稳定。1月3日,美国无人驾驶机袭击并杀害了伊朗将军苏莱曼尼,这加剧了人们对该地区更广泛冲突的担忧,该地区2019年发生了对船只和沙特石油设施的袭击。  相似文献   

9.
《中外能源》2007,12(6):54-54
日本加强石油储备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初依靠油轮储油,后来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到1996年,日本相继建成10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结束了油轮储油的时代。日本政府的石油储备基地主要设在九州地区,容量占全国的42%。石油储备的方  相似文献   

10.
《能源与环境》2007,(1):35-35
2006年上半年,大庆油田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肇源和内蒙古海拉尔连续发现4个大的含油区块,探明石油储量2.5亿t,其中,他拉哈常家围子地区石油控制储量为6000万t。古龙茂兴地区为9600多万t,海拉尔盆地沃尔汛地区最少有3000万t。而杜尔伯特泰东奇加北地区石油控制储量约7300多万t。  相似文献   

11.
正石油新发现凸显埃及新兴石油生产国的潜力Energy Daily,2018-07-09意大利能源公司埃尼7月9日表示,埃及西部沙漠地区勘探的石油新发现可能为该国增加石油产量开辟新的领域。意大利埃尼公司称,它在西部沙漠的B1-X勘探区获得了第二次石油发现。它位于  相似文献   

12.
美国石油安全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美国长期坚持"石油独立",近年来其石油安全形势出现好转: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降至40%以下,石油对外依存度逐步降至50%以下,对中东石油的依赖降至15%以下。美国实现"石油独立"目标的途径主要有突出科技进步作用、促进节能提高能效、发展清洁替代能源,增加国内石油供应,减少从不安全地区和国家进口。美国的经验证明:对外依存度高的石油消费大国完全可以在技术进步的强力支撑下,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有效提高石油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戴勇 《中外能源》2013,18(1):12-16
库尔德地区是伊拉克最重要的石油产区之一,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多年战乱的影响,勘探活动非常少,一些油田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鉴于伊拉克政府否认外国石油公司在库尔德地区开发石油的合法性,因此2009年之前主要是中小独立石油公司在此作业.但随着埃克森美孚与库尔德地方政府签订油气勘探开发协议,该地区成为关注的焦点,国际大石油公司纷纷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我国石油公司也应该积极关注.库尔德地区油气投资的有利条件是资源潜力巨大,地质条件良好,勘探成功率较高,地方政府采用产量分成合同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财税政策比较优惠.但也存在地缘政治不稳定、原油外输受限制、油气出口能力不足等风险因素.鉴于此,我国石油公司若想在库尔德地区有所发展,必须抓住地方政府与伊拉克中央政府矛盾缓解的有利时机;把勘探区块作为首选目标和关注重点,首先获取资源,探明储量规模;由于该地区约90%的已发现油气储量集中在中小石油公司手中,我国石油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收购或兼并这些公司,共同谋求发展;同时,也要兼顾在伊拉克南部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4.
世界石油储量排序中中国名列第10新闻报报道据美国石油天然气报刊发表的报告,到今年1月为止,世界石油总储量为10074.74亿桶,其中储量最大的12个国家和地区为:名次国家或地区数量单位名次国家或地区数量单位1沙特阿拉伯2587.03亿桶7独联体570...  相似文献   

15.
薄蓉  唐旭  冯连勇  史丹 《中国能源》2012,34(10):24-28
近年来,随着中东和北非石油出口国政局动荡、国际油价持续高位波动,石油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将石油安全分为石油供应安全和石油消费安全,建立了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石油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估,并与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等国的石油安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中国石油安全的综合指数为57,而同期美国为80、欧盟为77、日本为72、印度为62;且在所选国家和地区中,无论是石油供应安全,还是石油消费安全,中国都处于末位。  相似文献   

16.
2009年6月1日,日本最大的石油公司—新日本石油公司正式开始在以首都圈为中心的地区大规模销售生物燃油。这也是日本生物燃油首次真正走向普及。对于几乎百分之百依赖进口胄螈的石油消费大国日本来说,这一举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2001年世界石油、天然气工业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石油 2001年全球石油探明储藏量为1430亿吨,储采比由2000年39.9年增加到2001年40.3年。世界各地区石油探明储量见表1。其中,欧佩克1118亿吨(占78.0%),储采比为76.6年。 2001年石油探明储量前11位国家的排序见表2。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短期内石油需求量和进口量仍会不断增加。今后国际石油市场暂时或局部的短缺以及油价的异常波动,都将对我国石油供给和国民经济产生很大的冲击,进而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中东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国际石油供应来源地,而中东地区重要的石油生产国伊朗是中国重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国,加强与伊朗的石油合作是保障中国石油稳定供给的一个重要实践。伊朗的战略位置十分关键,且是对西亚、中亚和南亚都有重要影响的地区性大国。9·11事件之后,中亚地缘格局的改  相似文献   

19.
《中外能源》2010,15(7):106-107
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60%集中在包括沙特在内的中东地区.替代石油能源的开发.将使地下资源的价值降低,但至今尚无正式的替代能源开发。随着石油价格合理、供应稳定,不用担心石油供应的问题。在此情况下,  相似文献   

20.
新冠疫情致全球石油产业发展进入新一轮动荡期,为避免国际石油贸易受阻对我国能源安全带来的不良冲击,防止石油供应中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需要提前制定应对和防范举措,谋划降低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的若干措施。一方面,要从能源替代的视角出发,立足本土资源条件,降低石油的长期使用。另一方面,需要扩大石油战略储备,拓展海外石油进口地区,通过建立对极端政治事件的短期应急响应机制,制定“替代+储备”两手抓的策略,将中国的石油安全风险维持在可控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