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最高额度,是住房公积金管理运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既要体现住房公积金满足职工基本住房需求的制度设计,又要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和住房公积金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2.
张智 《住宅产业》2009,(4):86-87
住房支付能力(Housing Affordability),从字面上看,就是家庭对用于住房方面支出的承受能力。在衡量家庭住房需求上,有两个因素我们必须考虑,一是家庭所需要住房的量,二是家庭要能够承担得起,或者实际支付得起其所需要的住房。  相似文献   

3.
日前在京召开的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住宅建设工作会议提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快住房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方向,紧紧围绕建立住房新制度的目标,同时要从现实条件和可能出发,着眼于把大的关系理顺。为此,要把握好四个重点:一是改革城镇住房分配体制。从今年下半年起,全国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二是建立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新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收入群众对住房的需求。三是扩大金融服务,促进住房商品化。四是有步骤地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要健全住房交易法规,建…  相似文献   

4.
《建造师》2009,(4):12-12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举行的“住房保障问题”专题采访中,住房和城乡建没部相关人士介绍说,去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一是廉租住房建设加快;二是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增加;三是棚户区改造的范围在扩大。  相似文献   

5.
《城市开发》1999,(4):11-12
一、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设部领导曾经指出: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应从逐步提高工资,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住房补贴制度三个方面稳步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当前的主要工作还是抓紧各地方案的出台。这里,我想再强调一下各地制定方案时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住房补...  相似文献   

6.
“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建设统筹。不再保留建设部。”这一信息是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三月十一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时宣布的。 华建敏表示,住房问题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统筹城乡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为深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进一步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统筹,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相似文献   

7.
目前绝大多数城市的住房保障申请是集中受理,但随着住房保障覆盖面的扩大,住房保障要一改以往每年申请一次,受理一次的常规做法,像社保、公积金、医保等其他社会保障一样,形成常态化受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实用房,是世界各国解决居民住房困难的有效手段,也是其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拟对世界各国有关经济实用住房的政策和措施作一介绍,以期对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一、对建造经济实用住房提供优惠政策扶持建造大量的经济实用住房(也称公共住宅或公房等),主要是向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价格低于市场上同质量的住房。这种房子成本低、实用,居民买得起。建造经济实用住房是许多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它可以取得扩大住宅总供给和控制住宅市场价格的双重作用,有利于解决住房分配问题。据统计,…  相似文献   

9.
杜兵  贾绪忠 《中州建设》2008,(22):41-41
目前,济源市住房公积金归集、贷款保持总体平稳增长态势。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济源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职工收入持续增长;二是,通过中心不断进行的广泛宣传活动,广大职工群众充分了解到了住房公积金的优惠政策,对住房公积金政策的知晓率和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认可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质是将原来单位用于住房实物分配的工资,转化为以货币形式分配给职工,用于个人建房、购房、修房。这种货币化住房分配形式克服了旧住房分配体制中的种种弊端,有利于房改的深化和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目标的实现,因而成了建立住房新体制的基石。一、科学地认识住房公积金的属性我国的住房公积金有以下属性:1.工资性,这是最根本的属性,因为职工个人缴纳的部分,是从职工工资中扣除的,完全是个人资金;单位资助缴纳的部分,是职工劳动力成本的一部分,是住房消费的货币分配形式,应视同职工工资,也是归个人所有的住…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适用住房的界定何谓经济适用住房?这不仅开发商要认识,规划设计部门也要认识,政府的有关部门都要认识。1.经济是前提经济适用住房,经济是前提,它要求切实降低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成本,使经济适用住房的售价与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相适应。1997年各地...  相似文献   

12.
《建筑》1997,(4):26-28
在国外,家庭收入一般都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即高收入、低收入的比例较小,中等收入者比例大。高收入家庭可以一次性付款购买住宅,绝大部分中等收入家庭是商品住房需求的主体,而他们解决住房的主要方式是依靠金融机构提供的形式多样的资助。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受欢迎住房抵押贷款,是指由购房者以所购住房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分期还本付息,并由相关开发商承担其还贷担保责任。实际上这是由银行、开发商和购房者三方共同参与的一种融资方式。住房抵押贷款是美国住房金融中最具特色的业务。在商业银行的4种主要贷款种类中,…  相似文献   

13.
《城乡建设》2010,(2):26-26
1月13日,浙江省舟山市出台了《关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的实施意见》,全面构建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努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实施意见》分5个部分,共推出17条政策措施。一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相似文献   

14.
建设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姜伟新近日提出,今年建设部要抓紧做好房地产三项工作一是要抓紧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各项工作部署,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尽快落实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各地要确保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资金投入和土地供应,确保实现关于低保家庭“应保尽保”的目标。二是在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要把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三是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宏观调控的各项部署,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当前,重点还是要防止和抑制房价过高过快上涨。各地建设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房价大幅波动对经济运行和民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10月,天津市建委透露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90平方米以下(包括90平方米)小户型住宅受欢迎率达到61%,小户型住房市场前景广阔。 从有关房地产调查资料来看.近十几年来.小户型住房一直是普通住房消费的热点话题.小户型住房一直备受普通工薪阶层欢迎.对此,有关部门也一直采取措施引导开发企业多建小户型住房。可尽管如此引导,小户型住房仍然供不应求,这是为何呢?  相似文献   

16.
孙玉波 《建筑工人》2009,(12):48-48
针对住房二级市场发展不平衡,相当多城市住房二级市场开而不活的现状,国家将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开放搞活住房二级市场。建设部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各地基本上全面开放了住房二级市场,交易日趋活跃。但是总体上讲,住房二级市场发展很不平衡,其主要原因一是入市限制过多,审核程序和手续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月在贵阳市开始的贵州省住房货币化分配方案的实施试点为各地(州)市住房货币化分配方案的实施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一、围绕大局,领导重视是房改方案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住房制度改革直接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自然成为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同时,房改对扩大内需,扩大消费,拉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贵州省的房改方案实施一年以来,推动了全省的住房建设、住房供应技启金融和住房分配体制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省在住房建设方面,1999年新开工住宅面积48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17万平方米,总投资37亿元…  相似文献   

18.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党和政府都十分关注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并将逐步着力解决这一问题。住房保障问题的解决,主要取决于保障资金的落实。从我国住房保障的实际情况来看,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虽然住房保障工作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但是各地政府的财力差别很大,且也存在着一定的财政收入年际差别。  相似文献   

19.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步规范、健全,帮助广大缴存人解决基本住房问题,有力推动了住房制度改革进程,成为我国住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展现新时代10年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成就,以及数字化发展创新实践和改革成效,近日,建筑杂志社社长文林峰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司长杨佳燕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0.
刘杉 《中州建设》2006,(5):26-26
要将居高不下的房价降下来,需要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一只手是政策.一只手是市场。虽然住房也是商品,具有消费和投资两种属性,但住房又有别于其他商品,因为住房是在消耗土地资源基础上生产的。由于土地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那么一部分人消费了土地,就会“挤出其他人,所以,对于住房的出售不能单纯以“价高优先”为准则,而要综合考虑到每一个人的住房需求。从这点看,政府调控房价是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