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硅烷偶联剂对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橡胶粉进行预处理,再用此橡胶粉改性沥青.为评价硅烷偶联剂对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4种剂量的偶联剂(偶联剂质量分别占橡胶粉质量的0,0.5%,1.0%,1.5%)、1种橡胶粉(粒径0.301 mm,质量分数为15%)和1种基质沥青配制了4种橡胶沥青.以软化点、60℃黏度、延度、低温蠕变劲度模量、针入度指数和上下软化点之差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橡胶沥青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温度敏感性及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经硅烷偶联剂预处理的橡胶粉可以明显提高橡胶沥青的高温性能,降低其温度敏感性,而对橡胶沥青的低温性能基本无影响;橡胶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溶液来模拟蒸压加气混凝土料浆,并测试了HPMC溶液黏度,研究了溶液黏度和NaOH质量分数对铝粉气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PMC溶液黏度与HPMC质量分数呈幂函数关系;溶液黏度增加,有利于铝粉气泡的生成和稳定,直到达到溶液黏度临界值;增加NaOH质量分数将提高铝粉发气速度,但过高的NaOH质量分数会加速气泡的合并和破裂,因此NaOH质量分数存在一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3.
肖瑞  陈武  林楠曦 《城市勘测》2015,25(1):44-47
文章在介绍油田含酸油来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影响含酸油脱水因素的研究进展,分析表明:含酸油pH值在6~8范围外,原油脱水率均小于85%;不同酸对原油脱水影响不同,其影响程度一般为残酸>土酸>盐酸;原油中酸化淤渣越多,油水界面膜稳定性越高,酸化油脱水难度越大;酸化油中亲水固体颗粒趋向于水包油型乳状液,亲油固体颗粒趋向于油包水型乳状液,固体颗粒的粒径越小,形成乳状液越稳定;酸化油中胶质、沥青质越高,油水乳状液相对越稳定。最后综述了中和预处理法、水洗法、化学破乳法、超声波辅助法以及联合破乳法对含酸油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3):161-166
以轮古稠油为原料,考察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OP-10(OP)对自制的油溶性降黏剂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十八醇酯共聚物(MSA)降黏效果的影响;通过相对黏度法和质量分数电导率法,从沥青质缔合性和稠油胶体稳定性两个方面分析表面活性剂在稠油降黏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的MSA能使稠油黏度从6.720 Pa·s下降到2.810 Pa·s,同时使稠油沥青质的缔合度减小,稠油胶体稳定性增强;CTAB、SDS和OP的加入均能继续提高MSA的降黏效果,其作用效果顺序为CTAB>SDS>OP;SDS和OP能促进MSA对沥青质的解缔作用,使沥青质缔合度继续减小,而CTAB不具备促进MSA解缔沥青质的能力;CTAB、SDS和OP均能促进MSA增强稠油胶体稳定性,其作用效果顺序为CTAB>SDS>OP,这与3种表面活性剂增强MSA降黏效果的能力顺序一致;对于轮古稠油,相对于稠油沥青质的缔合性,体系胶体稳定性是影响MSA降黏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5)
为研究K油田57025井CO_2-原油体系黏度变化的特点,采用CO_2-原油室内混溶实验的方法测试不同压力、温度和CO_2摩尔分数下的混合流体黏度。结果表明:原油黏度随压力的减小而增大,且35℃时黏度对压力变化敏感;随CO_2摩尔分数的增大而减小,且黏度的降幅也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黏度的降幅也减小。现有黏度计算模型计算过程复杂,不能直接反映实验变量对原油黏度的影响,为预测该CO_2-原油体系黏度,通过结合吴光焕黏度计算模型和Briggs模型得到适合该体系的黏度计算模型。与现有模型相比,该模型能准确预测黏度与温度、压力和CO_2摩尔分数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方便、精度高,平均误差只有6.73%,可用于该CO_2-原油体系黏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针片状颗粒含量(0,15%,20%,40%,60%,质量分数)对AC-13C型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抗疲劳性能和集料破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超过15%时,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明显增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明显降低;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超过20%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明显降低;随着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大,集料破碎率也随之增大;针片状颗粒含量对4.75 mm以上筛孔的集料破碎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2)
为了研究生物沥青的制备工艺和基本性能,利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不同因素(制备温度、拌和时间、重油掺量)对生物沥青性质的影响,并对生物重油掺量质量分数为20%、30%、40%和50%的生物沥青的针入度等级性能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随着重油掺量的增加,生物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值变化趋势分别为增大、降低、增大,而短期老化后,呈相反趋势;表观黏度随重油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在高温条件下,生物沥青出现"剪切稀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利用锥形瓶实验研究了沙质海滩对原油污染物的静态吸附过程,并且分析了沙的粒径、海水盐度及pH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通过沙柱淋滤实验和原油渗透实验对原油污染物在沙质海滩中的迁移和渗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样对原油的吸附符合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模式,20min就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随粒径的减少、盐度的增大、pH的降低而增大;同时,沙样对原油污染物有很强的截留能力,主要集中在0~25cm的表层.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6):637-641
采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法研究了胜利油田稠油黏度与其极性四组分含量和极性组分偶极矩的关联。同时通过改变实验油样乳状液的含水率及温度,探究了稠油组成性质与其乳状液反相点的关联。结果表明:稠油极性四组分含量与其黏度关联度的顺序是:沥青质>胶质>芳香分>饱和分;稠油极性组分偶极矩与其黏度的关联度顺序是:沥青质>胶质>芳香分。随着稠油胶质、沥青质含量的增大,油水界面张力的降低、油滴Zeta电位绝对值的增大,乳状液含水率的反相点及温度的反相点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0.
袁益军 《江苏建筑》2020,(2):103-107
在工程实践中,排水沥青路面由于孔隙堵塞而降低了路面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成为工程界的一大难题。文章分别通过PFC3D离散元仿真以及多孔沥青混合料堵塞试验2种方法研究了单孔孔隙中有流体以及无流体情况下的颗粒堵塞临界体积分数与孔径比之间的关系,以及典型OGFC排水沥青路面对于不同粒径的堵塞颗粒敏感性。结果表明:对于典型OGFC排水沥青路面,颗粒粒径在0.6 mm~2.36 mm之间的堵塞颗粒最易造成内部空隙的堵塞;而临界堵塞颗粒数与平均孔径比之间存在较好的指数型相关关系;在水流的冲刷作用下,这种相关关系仍然成立,进而可以得出考虑流体参数的堵塞颗粒临界体积分数与孔径比的定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