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为实现对电力公司现场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采用了智能眼镜实现了移动的视频监护作为电力抢修、检修现场的创新安全管理手段。通过对电力公司现场作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该移动视频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实现移动视频远程监控系统进行电力企业现场作业管控及辅助,为现场作业提供标准、智能的作业全过程管理,实现多样化现场信息采集、作业过程辅助和现场人员远端管理人员实时互动,使现场作业衔接及技术支撑更加方便快捷。从电力企业的实践应用过程来看,应用智能眼镜实现远程监控为安全、规范作业提供了实时的动态监护。  相似文献   

2.
针对变电站运维安全管控领域,提出了通过深度融合智能巡检监控、智能辅助设备监控和人员管理智能监控三大模块实现多源信息融合,有效对变电站智能运维监控平台进行监控,可实时监控变电站主、辅设备运行状态和人员安全状况,实现对运维设备和人员的全方位管控,提升了运维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王毅  杨波  齐然  闫翀  李键 《电气时代》2014,(8):88-91
利用PLC和CAN总线技术设计的车载钻机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便,可扩展性好,增强了车载钻机现场信息集成能力,便于实现在线故障诊断报警,也便于通过无线局域网实现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在提高电动控制水平、安全可靠性和作业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4.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电网运行监控和故障分析、预警自控能力、信息处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架构进行分析,探究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电力设备监控中的应用。通过研究该技术与电力设备的功能融合,建立起基于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变电站监控信息管理系统,证明基于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所建立的管理系统在电力设备监控中的应用价值及取得的良好效果,对提高运行设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葛东阳 《电工技术》2022,(13):132-134
现场安全管控是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环节。随着智慧变电站的发展,现场安全管控由人工分析监控视频方式逐渐向智能管控方式转变。为此提出了一种人体姿态识别技术,通过OpenPose建立多人姿态识别模型,结合传统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人员状态的全面感知,对作业人员着装、安全帽佩戴、安全带使用、作业中的危险及不规范行为进行实时管控及预警,减轻运检人员压力,提升变电站安全管控智慧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智能电厂建设需要以电站三维模型作为数字载体,结合虚拟现实和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人员定位、智能巡检、三维仿真、生产监控、安全管理等智能电厂功能。本文结合电厂运行与检修业务,在开发电厂三维仿真培训功能的基础上,分析电站三维模型开发关键技术,利用高精度三维模型快速生成电站三维运维模型平台,在该平台开发智能电厂部分业务功能,实现电站三维数字化模型展示。该软件系统包含人员安全管理、设备检修培训、电气三维仿真3大功能模块,该系统已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电力现场安全监控主要通过人员对监控视频进行全程监测,但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出现漏报的情况,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实现对作业现场人员行为的智能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OpenPose的电力作业人员的危险行为识别技术。该方法提取视频流图像中电力作业人员骨骼关键点信息,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实现多人场景下电力作业人员的人体行为姿态感知,实时对施工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检测识别,并发出警告。所提方法实现了对电力现场作业人员行为的准确、实时安全监控,保障了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电力作业的顺利进行,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与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LonWorks网络的信号采集和控制节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使电力系统的现场监控更为灵活和智能化,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LonWorks网络的信号采集和控制节点的设计方案。该设计结合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与现场总线技术,实现了对电力设备现场电气参数的智能监控,具有安全、高速、可扩展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电力系统智能自控网的数据采集与监控。  相似文献   

9.
智能电厂建设需要以电站三维模型作为数字载体,结合虚拟现实和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人员定位、智能巡检、三维仿真、生产监控、安全管理等智能电厂功能。本文结合电厂运行与检修业务,在开发电厂三维仿真培训功能的基础上,分析电站三维模型开发关键技术,利用高精度三维模型快速生成电站三维运维模型平台,在该平台开发智能电厂部分业务功能,实现电站三维数字化模型展示。该软件系统包含人员安全管理、设备检修培训、电气三维仿真3大功能模块,该系统已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可穿戴设备是一种穿在身上的计算机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人机交互形式。文章将可穿戴技术运用到安全帽和电子手表上,结合后台监护系统,实现对电力作业人员的安全监护,对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及时进行警告,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开展应急救援。可穿戴终端对作业现场的危险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护系统。监护系统依据现场监测数据实时掌握每个作业人员的工作状态,并向作业人员反馈有关信息。文章介绍了智能安全帽和智能手表的硬件组成以及监护系统的具体功能,可为电力行业及其他行业应用智能可穿戴设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钻井技术朝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以监测设备代替人工坐岗观察记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论文介绍了“SDM-1-S型钻井工程监测报警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并就该系统在LG15-30井场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应用表明采用信息化、智能化的监测设备既可以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ZJ50D石油钻机电气配套为背景,介绍了澳新电气标准在钻机电气配套中的应用及澳新市场准入制度对我国国产电气设备的要求,列举了几处国产钻机配套中习以为常但却不符合澳新电气标准要求的电气安装规范,讨论了澳新电气标准对我国国产钻机电气配套水平的提高与规范及其可借鉴之处,指出提升我国国产钻机电气配套能力和其对澳新电气标准符合性是我国国产钻机产品批量进入澳新市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钻机电控系统PROFIBUS-DP总线通讯故障树分析,是快速诊断总线通讯故障的一种新方法。针对总线通讯网络并结合现场使用情况,建立PROFIBUS-DP总线通讯故障树。利用定性分析,求出总线通讯故障的最小割集和结构重要度。并对通讯故障影响因数进行了重要度排序,找出了薄弱环节,为钻机电控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井架和底座作为石油钻机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承载能力直接影响着油田钻井生产的安全和效益。由于恶劣环境影响,钻机井架和底座会出现腐蚀、磨损以及载荷增加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将井架、底座承载能力与安全评估技术联系起来,以保证钻机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因此,本文重点对钻机井架及底座的承载能力开展安全评估技术研究。首先采用有限元仿真找出井架和底座的起升工况下的最大应力监测位置,进而利用光纤光栅监测技术,对钻机关键结构件井架和底座的起升、下放和作业工况的关键受力截面进行应变监测,防止超设计能力作业和意外情况出现。试验结果证明,钻机井架和底座的应变测量值与外力载荷呈线性关系,拟合程度分别是99.48%和99.85%,本系统可以对井架和底座的应变进行监测,实现了钻井装备的承载力监测事前预警、事后支持,更安全地保障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5.
山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因环境复杂、交通不便,大型机械设备难以运输到作业现场,因而广泛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为推动输电线路建设全过程机械化施工,设计了一套轻型模块化钻机。文中对钻机的整体结构与各模块性能参数进行了介绍,结合钻机的液压系统、电控系统、智能显示与遥控系统等关键技术,采用结构设计和理论计算等方法,实现了钻机快速组装拆卸、高功率钻进、钻进过程参数可视化与在线监测、远程遥控等功能,有效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根据微型桩成孔要求完成了现场成孔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钻机在山区输电线路微型桩成孔施工中具有明显优势。该钻机为复杂地形的山地输电线路施工提供了成孔装备的支撑,并为以后同类型设备和技术研究提供了经验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鉴于当今火电厂生产过程中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建设火电厂智慧安全系统,应用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技术实现电厂智慧安全监控及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全厂各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以及厂内人员安全,代表了当今火电厂生产过程安全监控与管理的发展方向。通过辨识火电厂重大危险源,分析安全监控与管理提升需求,结合需求分析结果提出智慧安全系统整体架构和应用功能,进而分析、研究和阐述智慧安全新技术在火电厂重大危险源中的应用及价值提升点,同时对保持智慧安全系统先进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油库区域人员行为监测响应慢、时效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视觉物联网的油库人员行为识别与监测系统。首先建立智能视觉物联网监测系统架构,满足信号采集、传输、处理与反馈需求;然后提出一种视频语义分析模型,将人体行为识别与人脸识别进行协同分析,实现对油库作业人员行为的分析与监测。经实验验证,在自建的数据库中,系统的人脸识别准确率达96.5%,人体行为识别准确率达85%,说明该系统可有效减少因人员的行为失误造成的油库安全事故,在油库的安全管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同辉  王键 《电子测量技术》2015,38(10):131-134
针对现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扩展性差,响应时间长及移动物体的监控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提出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发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控平台,该平台主要由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接入服务器和上位机可视化软件系统构成,对各种监测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显示与反馈。通过矿井仿真平台测试及煤矿井下现场测试表明,设计能够实现煤矿井下环境参数测控及人员的精准定位,能为煤矿安全生产监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电网是一个时刻都在变化的动态系统,监控人员需要时刻了解电网的运行状态,通过遥测、遥信可以得到电网实时的负载率、各厂站的运行状态及保护信息等,通过遥控可以对远方厂站的断路器、电容器、刀闸等实现远程控制,而当其中一项环节出现问题时,则会直接影响到调度人员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广,使得自动化信息要求更为精确,如何有效及时的解决遥控、遥测以及遥信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概括介绍影响远动信息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保护的准确性及实时性直接影响着电力部门和用户的安全及切身利益。智能断路器通过快速跟踪检测技术,对线路短路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故障进行快速响应处理。通过对短路突变信息进行奇异性检测分析,提高了保护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基于快速跟踪检测技术的速断控制方法在低压智能断路器可以为需要快速保护的线路或节点提供可靠快速的保护,可以与传统监控系统配合使用,实现低压台区保护功能的升级,也可按台区智能管控的要求进行建设,实现低压台区智能快速保护的目标。通过在现场实际应用,对于大电流短路故障的快速保护响应都能够在18mS内完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