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分析网电空间战场的基本作战样式和在网电空间面临的严峻形势出发,按照依靠网电空间的作战和网电空间内的作战两个基本分类对网电空间战场的基本样式进行了分类探讨并指出了原有分类方法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对网电空间战场整体致胜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三点尚不成熟的在网电空间战场中谋求主动权的基本考量,以此为网电空间战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前网电空间作战打击目标分类和打击重心分析缺乏统一有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与网电空间作战的体系对抗特征相契合的并行目标分类方法,按照目标的系统要素和特征要素分别进行目标分类描述,在此基础上定性阐述了网电空间作战的打击重心分析原则并给出了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3.
从信息、商品质量、交易和支付过程以及卖方欺诈动机等方面可能存在的信用问题,论述了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表现,并通过分别建立一次和重复博弈模型,对电子商务交易双方信用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一次博弈过程中交易双方会存在"囚徒困境",会导致电子商务交易不诚信行为的发生,但在重复博弈环境下将得到有效的改变,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问题具体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博弈理论建立无线自组网中激励合作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文首先结合OSI 参考模型,针对无线自组网中节点具有非合作的特性进行了分析,阐述建立激励合作机制的重要性。然后根据网络层上的3种不同的激励合作机制,分类总结其设计的核心思想,并通过具体算法对其有效性进行论证。最后基于博弈理论建立网络模型来描述自组网中节点的行为特征,提出一种激励节点合作的效用函数,并从理论上证明其合理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陈亚睿  田立勤  杨扬 《电子学报》2011,39(8):1818-1823
云计算环境下,开放的运行环境使其面临重大的安全挑战,有效地确定不可信云终端用户并正确分析云用户的异常行为是在复杂动态环境下保证云安全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博弈的用户行为模型,通过不完全信息多阶段博弈来分析终端用户的类型,博奔时将用户的当前行动和历史行动相结合,并考虑了网络中存在的误报和漏报的情况,以加强对云终端用户...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网格环境下信任机制的重要性,给出了信任的定义、特性和分类,并重点描述了行为信任机制的研究方法。文章最后给出了行为信任机制在网格环境下的典型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7.
对用户肖像塑造、行为深度分析、用户流量拉动及提升流量价值等方面,提出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移动互联网精细化流量经营策略及建议。详细阐述用户行为分析中的关键问题——数据清洗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尤其是对用户点击行为的区分及识别原理提出若干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在现网实际环境中进行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博弈理论的移动自组网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英友  赵博  赵宏 《通信学报》2014,35(4):6-52
摘 要:针对移动自组网中节点在报文转发过程中的表现出的自私行为,利用博弈理论,从静态和动态2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完整的建模与分析。首先,提出了一种严厉针锋相对策略,并建立了一个无限重复报文转发博弈模型,求得了激励一致性条件。然后,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对节点由自私向协作转变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并证明了严厉针锋相对策略的演化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在自私节点比率为1的条件下,只要合理选择惩罚参数,均可有效激励自私节点的协作转发行为,整体网络性能最多可提升80%。  相似文献   

9.
车辆网中车辆的高速移动,网络拓扑频繁变化,运动轨迹多变等特性,为设计高效、可靠、实时的路由协议带来一定的挑战。通过研究和分析车联网环境下路由需要,综合节点间的信任和信号强度等考虑构建分簇结构。引入博弈论的合作与竞争理论对在簇内结点的关系进行分析,从簇内网络的负载均衡性、路由链路的稳定性等网络性能指标综合考虑,提出多人博弈算法构建路由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恶意程序传播环境中的传感网可靠度,引入"死亡"状态扩展了传统的SEIR传染病模型,采用马尔可夫链确切地描述了传感节点的状态动态变化过程.利用随机博弈,提出了传感网恶意程序传播检测模型来预测恶意程序的传播行为概率,再将得到的结果整合到马尔可夫链的状态转换矩阵,实现了恶意程序传播故意性和马尔可夫链随机性的关联.建立了利用马尔可夫链计算恶意程序传播环境中传感节点可靠度的公式,分别给出了具有星形和簇状拓扑结构的传感网可靠度评估方法.实验给出了恶意程序传播对传感节点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评估整个传感网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