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低压电力线信道噪声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低压电力线信道噪声特性,首先,介绍了电力线通信(PLC),然后,针对不同种类的噪声进行了建模,测量并分析了电力线信道的噪声特性。通过实验和仿真,得出了低压电力线信道噪声波形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低压电力线信道噪声干扰强、阻抗变化大、信号衰减剧烈,因此低压电力线道特性研究及建模是LPLC-OFDM系统研究的关键。文中采用周期平稳高斯噪声模型和多径信道模型,用少量参数准确描述了实际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并在此信道模型下,建立了LPLC-OFDM系统仿真平台,完成了系统性能分析,为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室内低压电力线信道噪声分析与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低压配电网作为通信信道有很多困难,复杂的噪声特性是阻碍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准确的噪声模型对于设计优化电力线通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基于平稳随机信号的噪声模型没有很好反应其瞬时特征,而近年来基于循环平稳信号理论进行建模表现出了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电力线信道噪声的时频分析,提出一种综合时频两方面特...  相似文献   

4.
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冠军  刘岩  王凯  田琪  郭峰 《电子科技》2011,24(11):31-35
在概述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当前主要研究方向的基础上,总结了在阻抗特性、噪声特性、信号衰减特性及信道模型方面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相应策略。分析了当前热点研究的低压电力线通信调制解调技术,包括跳频调制/解调技术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最后,对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发展潜力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低压电力线通信压是智能电网一种重要的形式。文章通过分析低压电力线信道的网络拓扑、阻抗特性、衰减特性和噪声特性等,研究建立低压电力线通信噪声模型,针对低压电力线衰减特性建立基于多径衰减信道模型和基于FIR信道模型。这些信道模型建立与仿真是进一步深入理解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电力线通信中的 A 类噪声模型使用 LDPC 码不仅可以有效抑制窄带脉冲噪声,还能通过简单有效的译码算法降低实现复杂度,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经过对 LDPC 的几种常用译码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归一化最小和算法中的修正因子在电力线信道下是可以进行优化选择的。通过系统仿真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在对 A 类噪声模型的参数 G 和 A 取值合理的情况下,优化后的归一化最小和算法在误码率上性能接近标准 BP 算法,复杂度得到了降低。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传输复杂性及外部噪声失真等问题,本文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调制技术模型,建立了低压电力线信道的通信传输模型,并在MATLAB软件中仿真研究了低压电力线通信系统的传输特性及抗噪声效果。研究结果表明,OFDM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低压电力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并显著降低通信系统的噪声影响。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及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蒙特卡洛低压电力线信道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利于设计适当的低压电力线通信设备使之达到更好的有效的数据传输,对低压电力线网络建立模型,优化低压传输信道,对低压电力信道中的脉冲噪声给出了噪声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支路的数量、支路所带的负载以及支路长度等对信道容量的影响,在负载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支路数的增加信道容量呈非线性下降趋势,其中室内信道容量下降最大达12兆比特,低压信道容量下降最大达23兆比特,支路负载以及支路长度对信道容量影响不大.结论是低压电力信道容量随着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呈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
在电力线通信中,窄带干扰、群延时、信号阻塞、脉冲噪声以及选频特性造成的衰减会严重降低频段的数据传输,因此通常的电力线调制解调器只能够提供几十k的数据速率,这在一些对数据速率、可靠性有要求的应用中是难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压电力线的噪声影响数据通信的问题,在分析了低压电力线的噪声特性和频谱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采用240 k Hz为载波中心频率,传输速率9600 bps的BFSK调制方式,给出了BFSK解调算法,分析了BFSK接收性能。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在信噪比-10 d B时,设计的BFSK调制解调器的误码率约为0.3%。  相似文献   

11.
蔡荣太  王延杰   《电子器件》2007,30(6):2053-2056
从信号的自相关角度出发,分析了信号受脉冲噪声污染的特点.根据信号受脉冲噪声污染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从幅度上检测脉冲噪声、从宽度上识别脉冲噪声的方法,然后对检测出的噪声点进行预测插值去噪处理.由于只对噪声污染点处理,未改变非污染信号点,从而极大地保护了信号的细节信息.该滤波器算法简单、能够自动适应信号变化和脉冲噪声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中值滤波器、均值滤波器相比,该滤波器能够在保护信号细节信息的同时,很好地去除脉冲噪声.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电子技术》2018,(7):16-20
电力线通信技术是利用电力线传输数据或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针对低压电力线通信易于受到用电设备的启停、切换和负载变化产生噪声的问题,详细分析了低压电力线的噪声源的种类、噪声的频谱特征和噪声模型,构建了一种以240 k Hz正弦信号为载波低压电力线通信系统,设计了基于Kasier窗函数的带通滤波器,分析了BPSK解调算法,并对BPSK接收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15 d B时,设计的BPSK调制解调器的误码率约为0.3%。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力线信道的改进LDPC码译码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脉冲噪声是电力线通信中存在的最大障碍,造成信号的误码率(BER)高,必须考虑采用复杂的信道编码技术.低密度奇偶检验码(LDPC)是无线通信系统中最接近香农极限的纠错码,译码算法是针对无线信道的干扰而设计的.针对电力线信道存在的脉冲噪声,用A脉冲类噪声电力线信道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DPC码译码算法.通过对改进的算法进行仿真,表明改进的LDPC算法大大提高了系统编码增益,可用于电力线宽带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4.
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中存在噪声,其形式与普通信道中的噪声有一定的差异,对通信有严重的影响.本文将分析低压电力线信道的噪声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对噪声和干扰信号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推导提出窄带干扰、脉冲噪声和大气噪声的仿真算法,对大气噪声仿真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窄带随机信号的理论分析,利用窄带随机信号的经典表达式,提出正交法窄带噪声调制技术。采用该技术使调制后的窄带噪声谱质量在最大程度上逼近直放式窄带白噪声。经过试验证明,该技术是一种最佳的窄带噪声调制技术,并且可以方便地实现工程化。  相似文献   

17.
丰富的脉冲噪声干扰对基于MIMO-OFDM技术的电力线通信系统接收机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估计电力线信道和脉冲噪声的接收机设计方案。该方案主要利用电力信道多径模型参数在频域上的稀疏性和脉冲噪声在时域上的稀疏性特征,将待估计信道模型参数和脉冲噪声联合视作一个稀疏向量,同时利用MIMO系统的空间相关性,构建了一个基于多测量向量的压缩感知模型,并引入多测量向量稀疏贝叶斯学习理论,设计了一种联合估计MIMO信道模型参数和脉冲噪声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MIMO信道估计与脉冲噪声抑制相互分离的接收机方案相比,新方法在估计性能和误比特率性能上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宽带低压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系统中脉冲噪声造成的通信性能不稳定、误比特率高的问题,针对正交频分复用的宽带低压PLC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压缩感知的脉冲噪声抑制算法,综合考虑了脉冲噪声恢复精度和时间复杂度去改进先验支撑集获取精度和压缩感知恢复步长。首先,利用改进的门限在接收端筛选出脉冲噪声的先验部分支撑集;其次,将频域的空子载波数据当作观测向量建立压缩感知方程,利用改进的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算法恢复脉冲噪声;最后,通过减去恢复的脉冲噪声对接收信号进行抑制。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对比,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误比特率性能,并在较高信噪比时有更好的恢复性能。  相似文献   

19.
马丽丽 《信息通信》2014,(10):180-180
利用低压电力线高速、可靠地传输通信数据可以节省专用通信线路,但是低压电力线路特别是室内电力线路网络结构和负载特性复杂,需要对信道有深入的了解。文章简要介绍了电力线通信的原理,并分析了电力线信道的时变性、噪声特性、阻抗特性及衰减特性,为电力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工作实验的分析,对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模型和信道特性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当前应用广泛的几种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模型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了几种基于OFDM低压电力线通信的信道估计算法。同时对多种算法实施比较,分析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最终得出一种不仅运算量小,而且对信道的利用率很高、实现十分容易的算法。即:基于慢时变信道特性的LMS自适应信道估计算法在信道突变衰减中具有非常高的稳定度特性,非常适合在低压电力线信道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