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导湿快干针织物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阐述了差动效应和灯芯点芯吸效应的导湿原理,并在综合运用这两个导湿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导湿快干针织物结构.同时,在台湾凹凸公司生产的双面针织大圆机上开发出了内层选用24texCoolplus(R)纱线、中间层选用12tex涤棉混纺纱、外层选用16tex超细旦涤纶长丝的导湿快干针织物.对该织物进行了性能评价和导湿快干测试.  相似文献   

2.
王晓  王其 《国际纺织导报》2010,(12):15-16,22
利用差动毛细效应原理设计了4种中空涤纶纱和其他涤纶丝交织的高导湿功能针织物。通过研究分析织物的导湿性、内层干燥时间、保水率、整体干燥速度发现,随着织物内外层纤维线密度比加大,织物的液态水传导加快、内层干燥速度加快、保水率变低、整体干燥变快,织物的导湿、快干、舒适功能更佳。  相似文献   

3.
Coolplus导湿快干针织物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差动效应和灯芯点芯吸效应导湿原理,设计出合理的导湿快干织物结构,并结合台湾中兴公司生产的Coolplus纱线,在台湾凹凸公司生产的双面针织大圆机上成功开发出了Coolplus导湿快干针织物。  相似文献   

4.
导湿快干运动衣面料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以芯吸效应、差动毛细效应为机理,以丙纶纤维为原料,利用针织物内外层原料总旦数和单纤细度的不同变化,找出了针织物芯吸速率,润湿面积和干燥速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导湿快干针织物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5.
导湿快干与单向导湿织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导湿快干和单向导湿织物具有控制人体湿热平衡的功能,它作为附加值较高、穿着舒适性好以及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织物,受到人们的欢迎,也得到了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关注.本文从织物导湿快干的原理、导湿快干纤维、单向导湿织物的纤维选择、织物组织结构对导湿性能的影响、导湿快干织物的染整加工以及导湿快干与单向导湿织物的性能评价标准几个方面,综述了导湿快干与单向导湿纺织品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利用麻赛尔纤维纱与异形截面导湿快干涤纶丝,在26针/25.4 mm单面大圆机上编织了平针添纱组织,通过改变各路喂入纱线品种,形成涤纶含量不同的4种织物。分别测试了这4种织物的吸湿性、导湿性、透湿性、保水性与快干性。结果表明:随着涤纶丝含量的增加,织物回潮率下降,吸湿性变差;但芯吸高度增加,导湿能力提高,织物的放湿干燥速率增大。可见:将麻赛尔纤维良好的吸湿性、导湿性和亲肌肤性,与异形截面涤纶丝的导湿、快干性结合,可以使产品具有良好的湿舒适性。  相似文献   

7.
棉织物结构对芯吸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辉  张建春 《棉纺织技术》2003,31(11):12-15
首先分析了织物紧度、孔隙率与透气性的相互关系。采用毛细效应测定仪测试了棉织物的导湿速率,并建立了芯吸速率曲线回归方程,同时对织物芯吸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织物经向(纬向)的芯吸速率不仅与经向(纬向)紧度有关,而且与纬向(经向)紧度有关。紧度、孔隙率与芯吸速率呈负相关关系,而且孔隙率对芯吸速率的影响较大。在设计导湿、快干织物时,不仅要考虑纤维与液体的表面性能,而且还应特别注意织物结构对芯吸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差动毛细效应原理设计了5种高导湿抗菌功能针织物,研究分析针织物的抗菌性能,比较5种高导湿抗菌功能针织物的导湿性、干燥性,结果显示高导湿抗菌功能针织物具有显著的抑菌率和杀菌率;织物内外层纤维线密度差大,织物导湿性好,干燥快。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聚丙烯纤维对传统机织物导湿快干性能的影响,设计4种含有聚丙烯纤维的机织物,分别对上述织物进行吸水率、水分蒸发速率、横纵向芯吸高度、垂直布面透水性能、透湿量等性能测试,并与含有导湿快干功能性涤纶纤维(Coolmax)的相应组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增添有聚丙烯纤维的织物对水汽、液态水的传导性能明显增加,而吸湿、散湿性能有减弱的趋势。此外,当聚丙烯纤维使用较为密集时,反而会影响织物整体的导湿性能。  相似文献   

10.
竹原纤维织物芯吸效应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竹原纤维织物的导湿性能,研究分析了竹原纤维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选取棉织物、苎麻织物、精纺毛织物与竹原纤维织物,对它们的芯吸效应进行了测试、比较,并从纤维内部结构特点分析了影响芯吸效应的因素.结果表明:竹原纤维织物相对于棉织物、苎麻织物和毛织物而言,具有更加优良的导湿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透气性、瞬间冷感、透湿性和毛细效应常规对比试验,对珍珠纤维、珍珠纤维P棉、牛奶纤维P羊毛P棉莫代尔、莫代尔P棉、粘胶纤维等11 种针织面料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珍珠纤维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结果表明,珍珠纤维、珍珠纤维P棉针织物具有良好的湿传递性能,且优于纯粘胶织物,但它们的瞬间冷感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再生涤纶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分别采用质量浓度为20、25和30g/L的NaOH溶液和0.5 g/L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227溶液,通过碱减量工艺对再生涤纶织物进行处理。对织物经碱减量处理后的减量率以及表征织物经碱减量处理前后吸湿速干性的各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质量浓度为20g/L的NaOH溶液进行碱减量工艺处理时织物减量率在15%以下,织物物理性能变化小;经过碱减量工艺处理后的织物滴水扩散时间明显降低;吸水率与织物经纬向芯吸高度大幅度增加;织物蒸发速率和单位时间内透湿量均明显增加;经碱减量工艺处理后的再生涤纶织物吸湿速干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且满足吸湿速干性产品的技术要求,对开发导水型再生涤纶织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旭  张弦 《针织工业》2012,(2):13-14
使用蜂窝微孔改性涤纶纱、莫代尔纱、天丝A100纱及棉纱开发了3种针织物,分别测试它们的顶破性能、抗起球性能、悬垂性能、毛细管效应、导湿性能、透湿性能和透气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蜂窝微孔改性涤纶针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起球性能、透湿性能和透气性能;顶破强力、悬垂性能、毛细芯吸高度和导湿性能介于改性涤纶与棉合股编织织物,改性涤纶与莫代尔、天丝A100纱合股编织织物之间。  相似文献   

14.
以云母/竹浆纤维的混纺纱作为原料,以织物热舒适性和纤维导湿理论为依据,设计并开发了平纹、花式透孔、斜纹和麦粒4种组织结构的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同时对这4种组织织物的基本服用性能和吸湿快干凉爽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得出开发的4种织物均具有吸湿快干的凉爽性能,其中麦粒组织为吸湿快干凉爽性能最佳的织物。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a modification procedure for ramie fabrics was developed using modified cellulases. Cellulase was modified by covalent coupling to Eudragit S-100, which resulted in a larger molecule, to trigger its activity toward the cellulosic fiber surface. The modified fabric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Kawabata Evaluation System for Fabric technique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ir morphology, thermal stability, and handle. In addition, the moisture evaporation, wicking property, and air permeability of the modified ramie fabrics were investigated. Furthermore, the weight loss and copper number were determined to identify the damages in the modified ramie fib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ified cellulase can prevent excessive damage to ramie fabrics with the desired performance because the hydrolytic attack of the modified cellulase is restrict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ramie fibers.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涤纶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对7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涤纶针织物的保暖性能、透湿性能、导热性能、冷暖感、透气性能、浸润性能等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含量的增加,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涤纶针织物的保暖性逐渐提高,导热系数基本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接触凉爽感越来越好;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涤纶针织物的透气性也逐渐提高,其芯吸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纯棉织物导湿速干性差、吸湿后衣服与皮肤严重的黏着性等问题,以Coolmax纱线和防紫外竹/棉混纺纱线为原料,设计开发4种不同组织结构的防紫外吸湿速干织物,测试4种不同组织结构织物的基本服用性能、吸湿速干性能和防紫外性能。结果表明:这4种组织织物均具有较好的防紫外吸湿速干性能。其中,缎纹组织为综合性能最佳的织物组织。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吸湿发热保暖机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开发了6种不同结构的改性聚丙烯酸类纤维吸湿发热机织物。通过热湿舒适相关性能测试与分析,得出不同机织物结构参数对透气性、热阻、芯吸高度、液态水分管理以及吸湿发热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设计出兼具吸湿发热和导湿排汗性能的热湿舒适机织物提供参考。经测试发现:蜂巢组织能明显改善织物的保暖性和透气性,且织物由内层向外层形成回潮率递增的梯度结构,对水分管理和提高单向导湿性能有积极作用,三层蜂巢组织在提升织物吸湿发热性能上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9.
利用差动毛细效应原理设计了4种中空涤纶纱和其他涤纶丝交织的导湿功能针织物,测试了该织物的导湿性、内层干燥时间、保水率、整体干燥速度;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对权重系数和标准化值的计算得出综合评判值,从而得到织物导湿快干性能优劣的排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