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是我国进行矿山治理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运作不规范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导致矿山环境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并在当前下行的经济形势与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使矿业企业负担更为沉重,抑制企业发展与产业升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演进与现状,提出扩大支取范围、改变提取返还方式、实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披露制度、完善外部监督、推进第三方治理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规范运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为一个国家提供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原材料与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产业。然而,随着我国矿业的发展,同时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矿山环境问题。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使经济建设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势在必行。通过分析矿业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阐述了保证金制度的概念及实质,提出了建立该项制度的原则,结合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实施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保证金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体系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贵尚 《现代矿业》2009,25(5):10-13
针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规模越来越大,产生的矿山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提出了制定全国性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法规,建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以完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交纳标准和管理办法,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体系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规模越来越大,产生的矿山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提出了制定全国性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法规,建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以完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交纳标准和管理办法,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已是当务之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可以改变传统的矿山环境管理中管理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局面.建议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立法工作,合理测算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数额的生态补偿标准,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返还形式,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损毁补偿赔付机制,严格矿山地质环境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更加严格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公众监督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力度.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矿地复垦保证金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矿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矿产资源的开采也带来了一系列矿山环境问题。发达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制定矿地复垦法律,建立了矿山环境恢复与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我国矿山环境问题比较严重,而矿山土地复垦资金不足。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成熟的矿地复垦立法经验,建立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以恢复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被破坏的土地。  相似文献   

7.
保证金制度是保证矿业主履行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有效途径之一,已经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和实践。美国是最早建立保证金体系的国家之一,在矿山环境保护和修复治理制度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剖析美国矿山修复治理保证金体系中政府职能的转变、补充保证金制度的建立、保证金的征收形式演变等,获得启示。通过保证金体系的政策设计,激励企业内在的环境责任将是比约束机制更能发挥效用的管理手段。本文同时也分析我国新建的矿山修复治理保证金体系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并借鉴从美国保证金体系获得的启示,提出4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矿山修复治理保证金的构建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蕾 《资源与产业》2011,13(1):166-172
保证金制度是保证矿业主履行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有效途径之一,已经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和实践。美国是最早建立保证金体系的国家之一,在矿山环境保护和修复治理制度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剖析美国矿山修复治理保证金体系中政府职能的转变、补充保证金制度的建立、保证金的征收形式演变等,获得启示。通过保证金体系的政策设计,激励企业内在的环境责任将是比约束机制更能发挥效用的管理手段。本文同时也分析我国新建的矿山修复治理保证金体系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并借鉴从美国保证金体系获得的启示,提出4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属矿山》2007,(6):90-90
针对矿山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的现实,我国将全面推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加强矿山环境治理与保护。由于不少地方在矿产资源开发中轻视了环境保护工作,我国矿山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采矿地面塌陷造成的损失达到4亿元以上。因露天采矿和废渣堆积等原因.  相似文献   

10.
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性质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环境保护问题复杂性和现阶段矿山地质环境受损情况不断加深的实际情况,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在环保问题中,作为相对复杂、相对突出的问题,已然成为国家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建立,对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地质灾害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对保证金性质的认识不足,实践中产生了一些困惑.本文力图从保证金民事担保及行政法意义上,对其性质进行深入论述,为实务界推进制度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矿山开采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矿山生态修复是必然趋势,研究矿山生态修复系统工程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国内外矿山生态修复政策法律法规及制度、管理机构、生态修复技术以及我国矿山废弃地及其生态修复现状,提出了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发展对策与建议。为我国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金属矿山开采后的废弃地(如尾矿库)表面形成极端的生态环境,需要进行生态恢复.简述了恢复生态学在废弃地治理方面所应用的理论基础,总结了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包括废弃地工程处理、植被恢复、区域生态系统重建等途径,介绍了我国在金属矿山废弃地复垦、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改良土壤肥力及区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等方面所进行的实践,探讨了今后我国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的“九节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山环境研究是建设“美丽中国”,促使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具体行动之一。矿产资源开发曾经以牺牲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造成了难以弥补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出现。目前我国正在面临突出的矿山环境问题,而矿山环境修复治理进度却相对缓慢。为科学解决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诱发的众多矿山环境问题,采用系统工程思路,运用“九节鞭”手段,围绕矿山环境问题梳理、调查、评价与预测、修复治理技术与模式、矿山土地适宜性评价、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研发、法规标准和矿山环境管理等9个方面探讨了逐步攻克和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的出路。提出了矿山环境问题的分类方案和各类型的效应特征;为规范矿山环境的调查和矿山环境数据采集,制定了矿山环境的现场原位调查技术方法和标准;为把握矿山环境现状和预判未来演化发展趋势,提出了矿山环境现状评价和针对不同开发方案其环境演化趋势预测的方法与模型;针对矿山环境的系统属性,开展了环境问题、修复治理目标、修复治理技术及修复治理模式等研究,建立了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体系;从修复矿山土地资源和矿山土地资源再利用的角度,构建了修复治理后的矿山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与方法;以监测矿山环境、分析变化趋势以及预警突发事件为目的,开发了矿山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为直观展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成果、共享修复治理中的经验和教训,研发了基于云平台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矿山环境信息管理系统;整理了矿山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矿山环境法规标准体系特征;阐述了政府和企业在矿山环境管理中的职责。最后,从消除矿山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开发闭坑矿山正效应资源并服务矿业城市经济建设与转型、深部开采矿山环境问题防治理论与方法、地下矿山生态环境、矿山环境问题及其公共安全防治理论与技术装备研发、矿山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与人工智能等角度,展望了矿山环境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分析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现状,针对不同的矿山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采矿活动对环境有极大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毁坏耕地和建筑用地,诱发地质灾害,破坏生态平衡,开采过程中产生“三废”,破坏自然地貌和景观?而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管理缺位,技术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对此提出我国矿山环境治理需要加强政府行政管理,对已有的技术方法经验进行总结并加强研究工作,通过扩宽筹资渠道.加强制度建设来解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资金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当地居民生态环境质量,研究了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技术,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主要问题,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壤污染及土地资源破坏,分析了设计条件和有关参数选取。基于此,研究了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技术,主要分为工程修复分区、自然修复单元及治理单元,根据不同单元特性,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措施。研究使当地生态环境与地貌景观得以改善,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煤炭资源露天开采的发展状况,分析了露天采煤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的概念,并从开采工艺与设备选型合理化、煤炭资源回采率最大化、运输系统优化、矿山生产经营与管理数字化、资源综合利用化、露天采矿与生态环境修复一体化、粉尘烟尘净化等7个方面阐述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的体系,对促进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邱越雄 《中州煤炭》2023,(4):1-9,15
矿山的过度开采会加速水土流失、降低植被存活率,导致矿山区域生态环境变差,急需进行矿山区域生态环境修复。提出了关闭矿山生态修复植被选择与施工技术,分析矿山区域的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获取土壤有机物质的性质指标,分析了土壤物质的总体含量会对生态环境修复效果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选取不同种类的植物指进行调查、筛选测试,得到适应力强、成活率高、覆盖率广的植被,实现生态修复植物的选择。以修复植物选取结果为基础,对矿区的道路、边坡、生产环境等进行治理防护,完成关闭矿山生态修复植物的选择与施工技术研究,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矿山开采对区域建设提供了物资保障,但也留下了危岩、地面塌陷、基岩裸露、植被覆盖率下降、扬尘等严重的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问题。为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京津冀地区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形势急迫。以河北省廊坊市三河东部矿区为例,分析了废弃矿区存在的地质及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区域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提出了矿山修复细分目标,并针对性提出了成套技术方案,为京津冀地区矿山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区域矿山修复及环境改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煤矿矸石山中包含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对矿区环境产生污染,破坏生态环境。而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够通过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实现,可以促进煤矿矸石山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煤矿矸石山的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效果,减少煤矿矸石山中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污染,提出了煤矿矸石山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以S煤矿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内降雨状况和植被生长情况,以造林结构、密度和时间为基础,建造了林地,通过绿化造林的方式,制定了煤矿矸石山环境治理方案,测试了煤矿矸石山的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通过绿化造林,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煤矿矸石山近地层空气中的SO2、NOx和粉尘含量,对矸石山的空气起到了净化的作用,还可以降低土壤和水体中微量元素和有毒元素的含量,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降低煤矿矸石山中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