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文载于《电子制作》99年第一期,文中所述的方法简单实用,易于制作,但尚有几点不妥之处: 1.关于“编码发射电路”原图①所示的编码发射电路中,编码集成电路D1(YN5103)的D0脚输出的应是编码脉冲信号,这个信号只有经过调制后(红外线或无线电作载体)才能实现无线遥控。图①电路的设计意图应是D0输出的编码脉冲对VT1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高频振荡器进行幅度调制,由天线输出的应是调幅电波。而原文的表二右侧有这样的描述:“D1输出的数据经C1、C3耦合至  相似文献   

2.
采用带A/D转换的单片机STC12C2052AD设计实现了比例遥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发射机电路和接收机电路.发射机电路采用多个电位器分压作为比例控制信号,通过对发射端单片机的软件编程,对输出的经过A/D转换后的多路数字信号进行编码,并由串行口送到发射模块发射;接收机电路的任务是把接收到的信号适当放大,并从中解调出编码信号,然后通过对接收端单片机的软件程序设计将该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动机驱动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模型的方向和速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提高单片机检测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光电隔离.对开关量信号的光电隔离是很容易的,但对模拟量的隔离要相对困难一些.采用数字光电隔离法实现模拟量隔离,其优点是不存在非线性问题,且成本低.数字光电隔离电路如图1所示.该电路含16路8位A/D转换、双路8位D/A转换,通过一片8255实现与单片机8031硬件接口.其中PB口作A/D数字隔离后的信号输入,PA_(4~7)作16路模拟输入的模拟开关控制.PA_3作A/D转换的起动.PC口作D/A的数字输出,PA_0、PA_1作两片D/A的片选控制和第一级寄存器写入,PA_2同时控制两片D/A的第二级寄存器写入.  相似文献   

4.
传统隔离式多路采集系统因需大量的模数隔离电路,使系统成本、功耗大大提高,采用具有6位输出锁存端口的16位低功耗可编程A/D转换器CS5529可使问题得以解决。本文简单介绍CS5529的功能特点,通过设计实例阐述其在低功耗隔离式多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及具有故障处理能力的软件编程技巧,指出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介绍一种将8098单片机内10位A/D 转换器的分辨率提高到13位的方法。此法不仅硬件电路简单、编程方便,而且改善了8098单片机高精度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价格比。分辨率达13位的A/D 转换原理图如图1所示。8只相同的电阻把0~5.00V 基准电压分割成8档,每相邻两档间隔为0.625V,IC_1为模拟开关CD4051,开关选择控制端A、B、C 分别接到74LS373(口地址为8000H)的锁存输出端Q_(?)~  相似文献   

6.
本刊今年第三期“二极管译码数显电路”一文,采用二极管矩阵译码,方法简单易学,选用元件方便,适合在一些简单数显电路中应用。但这种正向驱动LED发光的常规译码方式耗用二极管数量多,仅显示半位数1—5即占用21管(见原图1),若显示一位整数0—9则需排列49只管。组装时通常要把二极管插焊到矩阵板(用双面敷铜板制作,纵横走线分别垂直交错于两面)上。原图4用单面电路板,只限于显示1—5,实用范围小,若显示一位整数;则布线交错密集,搭线过多,设计制作很麻烦,尚有待改进与简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二极管译码及数显电路该电路的五个数字输入线分别接通电源正极时,数码显示电路即可分别显示“1”、“2”、“3”、“4”、“5”。该电路所用元件材料易购、制作简单,不用调试、一装就成。初学数字电路者安装该电路,可消除神秘感,富有趣味、启发思维。二极管译码数显电路原理图见图1。VD1~VD2组成二极管译码电路,LED1~LED14构成发光二极管数码显示电路。可代替发光数码管显示数字,电阻Ra~Rg介于译  相似文献   

8.
<正> MC145026和MC145027组成的编译码器既可用于多路遥控,又可用于数据传输,使用简便可靠,但其编码的传输速率各类手册均未作介绍.本文将根据编译码器原理和笔者实际测试结果推导出传输速率的计算公式,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系统的典型设计如图1,MC145026编码器可对9行输入信息(地址A_1~A_5、数据D_6~D_9)进行编码,每位输入数据编码后用两个脉冲表示:“1”编码为两个宽脉冲;“0”编码为两个窄脉冲;“开始”编码为一宽一窄脉冲.编码后的数据流由D_0串行输出.MC145027译码器接收MC145026输出的编码数据流,当  相似文献   

9.
采用带A/D转换的单片机STC12C2052AD设计实现了比例遥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发射机电路和接收机电路。发射机电路采用多个电位器分压作为比例控制信号,通过对发射端单片机的软件编程,对输出的经过A/D转换后的多路数字信号进行编码,并由串行口送到发射模块发射;接收机电路的任务是把接收到的信号适当放大,并从中解调出编码信号,然后通过对接收端单片机的软件程序设计将该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动机驱动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模型的方向和速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1 IBM—PC/XT主板总线故障及内存出错的维修 1.1 总线故障用逻辑笔或示波器检查I/O槽A面信号·标号A_(31)~A_(12)对应地址位A_0~A_(19)应有脉冲。·标号A_(11)对应地址允许信号AEN,应有脉冲或低电平。·标号A_(10)对应I/O通道就绪信号I/O CHRDY应为高电平。·标号A_2~A_9对应数据位D_0~D_7应有脉冲。·标号A_1对应通道校验信号应为高电平。  相似文献   

11.
1.引言用成组编码记录(GCR)方式提高磁带记录密度引起了国内外的注意。成组编码记录方式采用不归零制记录1和0,但要求先将数据进行同步编码,使得记录的编码后数据在每一道中相邻的0的个数至多为2。在 IBM 6250位/时系统中,同步编码采用“四变五”方案,即将4位数据转换为5位数据,在这五位中至多2个0相邻,边上至多1个0。在读出时,从带面读出的是经过同步编码的数据,故需要经过译码才能得出原来的数据。对于四变五同步编码,这种同步译码为“五变四”即将5位数据还原为4位数据。为了提高可靠性,当记带时,在同步编码  相似文献   

12.
工业控制中,D/A转换电路是最常用的电路之一。从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到简单的工业控制器,都离不开D/A转换电路。下面向读者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八位D/A转换电路。 1.电路组成 电路由D/A转换电路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两部分组成。D/A转换电路由AD558集成电路组成,电路图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胡赤鹰  杨江 《自动化仪表》1997,18(12):32-33
Intel公司生产的MCS 8098是一种集成度高、功能多而价格低廉的准16位单片机.它含有多种功能部件,如A/D转换器、脉宽调制器(PWM)和高速输入/输出(HSI/HSO)等.其中字长10位的A/D转换器带有4路模拟开关和采样保持器,在系统振荡频率为12MHz时,完成一次转换的时间是22μs.在8098单片机的应用中,使用这个片内A/D转换器,可大大简化单片机外围硬件电路.用8098单片机制作电加热炉程序升温控制器时,使用了片内 A/D转换器,使温控器具有4路模拟量输入通道和2路可控硅过零触发输出通  相似文献   

14.
<正>一、工作原理电路原理图如图1。该电路由两组稳压电路、红外线人体探头、光电耦合隔离电路、可控硅触发电路、定时电路、控制执行电路、光控电路、驱动电路组成。首先将12V稳压电源输出端A、B及C、D连接红外线人体探头HW虚线内的A’、B’,C’、  相似文献   

15.
姜波 《自动化仪表》1996,17(10):11-13
介绍采用硬件电路将测量信号分段输送给八位A/D,通过软件判别有效通道,然后进行数据处理,以提高八位A/D的转换精度,详细介绍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16.
<正> 八位A/D转换器已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中,但由于分辨率低,在转度要求高的场合很不适用。目前市场上十二位以上的A/D芯片比较少见,且价格昂贵。用软件的方法虽然可以实现高精度的A/D转换,但占用CPU时间长,限制了应用。本文介绍一种用一片ADC0809和一片DAC0832构成的有较高速度的廉价的十五位A/D转换电路,供读者参考。十五位A/D转换电路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该电路分两拍进行。模拟开关K与a端闭合时,进行高七位A/D转换,与b端闭合时,进行低八位A/D转换。现场采集的数据一般为变化较慢的模拟信号,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认为恒定不变(对变化较快的信号可采用采样保持电路)。当在t_0时刻对被测信号x(t)采样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款实用的双通道五功能无线遥控灭火机器人。遥控电路采用专为遥控玩具而设计的发射、接收集成块TX-2/RX-2。它能组成具有五路红外线或无线电遥控能的独立控制电路,可对机器人、玩具汽车、各种家用电器及照明灯等进行遥控。 电路工作原理 发射机与接收机电路原理如图1、图2所示。发射机的独立发射控制端集成电路芯片TX-2的⑩①④⑤⑥脚分别接地,即可发射五种不同的编码信号。即左退、左转、右转、右退和灭火;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种抽样率可变的 16通道 16位隔离A/D电路 ,该电路采用串行接口的 16位A/D和数字隔离技术 ,它能在不影响精度的前提下大量减少隔离器件的数目。本电路适用于以PC机为核心的嵌入式检测仪器仪表。  相似文献   

19.
(上接1997年第2期第35页)病床单片机系统串口中断程序框图略。三、值班室电路3.1 值班室电路硬件原理值班室电路的原理框图如图5所示图5电路框图原理为:整流电源输出8V直流。p3.6为“1”时,电源/信号线为电源线。循检时,先使p3.6为“0”切断电源输出,电源/信号线变为信号线,然后发送地址和循检指令,再使p3.6为“1”恢复电源输出,等待低电平跳变;当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低压跳变时,立即转入外部中断0子程序。中断0子程序的基本内容为:使p3.6为图5 值班室电路框图“0”关闭电源输出,延时等待;若未收到或收到错误地址,使p3.4为“1”发异常报警…  相似文献   

20.
采样率可变16通道16位隔离A/D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抽样率可变的16通道16位隔离A/D电路,该电路采用串行接口的16位A/D和数字隔离技术,它能在不影响精度的前提下大量减少隔离器件的数目。本电路适用于以PC机为核心的嵌入式检测仪器仪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