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熵权决策法在工程评标中的应用   总被引:71,自引:2,他引:71  
在现行评标过程中,一般是采用专家权重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但该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不同的专家会因各自经验的不同,或者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而在某一指标上产生分歧甚至依据主观臆断,导致该指标的权重呈现不确定性。本文基于申农对熵的定义,直接根据候选方案各指标值构成的判断矩阵来计算评价指标的熵,并利用指标值的熵确定其熵权,再根据各方案与理想点的贴近度对方案排序,从而选出最优方案,解决了以往评标过程中评价指标的权重呈现主观臆断的弊端,使评标过程更加公正、科学。  相似文献   

2.
水电工程项目评标中的熵权决策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现行评标过程中,一般是采用专家权重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但该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有可能因为个别评价指标的突出性而掩盖了实际上最优的投标.为消除这种缺陷,兼顾公平原则,采用信息熵理论,根据候选方案各指标值构成的判断矩阵来计算评价指标的熵,并由此确定其熵权.将熵权与专家权重相结合,从而选出最优方案,解决了在评标过程中由于个别指标的因素使评出的结果不是最优的问题,使评标过程更加公正、科学.  相似文献   

3.
针对供应商评价中单纯由主观判断确定指标权重的不足,提出一种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新评价方法。该方法先用层次分析法把定性指标定量化,然后用熵权系数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而将灰色关联分析与熵权系数综合集成进行合理方案的评价,通过示例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进行供应商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评估黑启动方案,并在各个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来实现系统快速恢复供电,提出了基于模糊熵权的黑启动方案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熵权权重与专家权重良好结合,使得目标黑启动方案能够兼顾主客观性;然后模糊化各个评价指标,以模糊评价信息作为各个黑启动方案优劣排序的依据。该方法具有易于实现且计算过程简单等优点,同时受大规模电力系统维数的影响较小。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属性,其最优配置应是计划模式和市场控制的有机结合.水资源有计划市场配置是水资源在地区间和产业结构之间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多目标分配关系,并权衡这些有冲突的目标使之达到一致.据此建立了水资源有计划的市场配置模型,加入价格因子,增加约束条件,运用有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的一个相对较优的方法——粒子群优化算法(PSO)进行求解,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举水流域的水资源分配中,得出现状年90%频率下举水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进一步分析了供需水量和缺水率在不同行业的分布,利用熵变原理对该配置结果进行评价,熵值呈递减趋势,说明该配置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后灰靶模型的四川省水资源紧缺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灰靶模型等权不合理的问题,尝试引入指标权重对模型加以改进。为提高权重的可信度,采用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AHP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权重),由此建立了基于综合权重的改进后灰靶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四川省水资源紧缺度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综合权重的改进后灰靶评价模型对于水资源紧缺度评价是可行且有效的。与传统的灰靶评价模型和采用熵权法、AHP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改进后模型相比,主客观结合确定指标权重的改进后灰靶模型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且该方法思路清晰,计算简洁,并能形象地展示各要素层间的相互关系,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于洪水资源安全合理利用问题,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给出了风险和效益可选指标集,基于多级模糊优选原理,引入熵权的概念,构建了洪水资源利用风险效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针对不同的洪水资源利用方式和评价范围,用风险树法对风险因素识别,用功能与需求耦合法对效益指标识别,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确定各指标的权向量,利用指标具体变异程度反映信息的效用程度,消除指标权重确定的人为因素;用多级模糊优选原理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适用性广、涵盖面宽、可选择性强等特点.以白城市月亮泡水库为实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用于方案优选,还能对每个方案给予优劣评价,更显综合评价合理性,其结果更加可靠,为安全科学地利用洪水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熵权属性识别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结构特点,在传统多目标分析决策技术的基础上,将熵值法与属性识别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应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系数确定的主观性问题,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结合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其评价结果合理,适用于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挖掘防洪标准方案评价指标样本中的数据信息,以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提出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方法提取方案之间各样本数据的变化信息所反映的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改进层次分析法提取评价指标之间各样本数据的变化信息所反映的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综合这2种权重得到各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进而构造了优选城市防洪标准方案的一种新方法(ICWM)。结果表明:ICWM利用样本数据的信息比常规方法充分,所提供的决策信息比较丰富、客观,计算结果稳定;ICWM在各种实际工程方案优选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一种投资方案多准则经济评价的新方法,即组合评价法。这种方法根据多目标决策理论,建立了组合评价法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将多种评价方法进行组合。然后,结合实例提出了两种主客观赋权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一是目标优化评价法。这种方法通过构造评价问题的最优化模型与拉格朗日函数,得出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再利用权重合成公式,将主客观权重加以合成。另一种是熵权系数法。这种方法依据熵的概念及性质,将主客观评价信息进行量化综合,进而建立基于熵的多目标评价模型。最后,本文利用组合评价法的数学模型,将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了组合。通过对评价实例的对比分析表明,组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三河源头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发展思路,通过对祁连县地区的黑河、大通河、托勒河三河源头区的生态环境状况的分析,总结了在生态建设方面的一些好的作法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在同类地区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阶段施工导流方案优选存在的问题,选择工程的导流投资、经济损失和施工强度等3种因素作为决策指标,引入信息熵来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基于信息熵多目标导流标准的TOPSIS决策模型,通过求解评价方案的欧氏贴近度确定施工导流的优选方案,并通过工程实例加以验证.研究表明,该方法避免了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客观...  相似文献   

13.
根据汾河流域水环境现状,选择汾河干流兰村、义棠、柴庄3个水文站为主要控制断面进行研究,用Tennant法对其生态需水量进行计算,并得出在不同频率情况下要达到最小生态条件时河道所需要的引黄工程和引沁入汾工程补水量,为汾河流域的水资源合理调度和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考虑长三角城市群的地区差异性,基于可持续发展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综合运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算法、集对分析、熵权法等,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差异化指标体系,并对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与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1)该指标体系包含体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关键基础性指标和地域差异性特色指标,能反映长三角城市群脆弱性现状;2)整体上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水平分布比较均衡;3)区域内各省市空气污染、人口压力、环境保护层指数水平差异明显,其中,上海、合肥人口压力大;安徽空气污染严重;江苏环境保护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5.
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熵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协调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状态、响应诸因子,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调控措施,其难点是如何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如何有效处理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为此提出了最大信息熵原理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遗传算法相耦合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新模型(EFPREQEB)。在巢湖流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用EFPREQEB进行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物理概念明确,计算结果客观、合理,方法简明、通用,在区域资源和环境综合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熵权的TOPSIS模型在水利工程评标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TOPSIS模型应用于水利工程项目评标中,并引用信息熵理论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该方法可以避免由专家确定权重的主观性。同时,建立了基于信息熵的TOPSIS水利工程项目评标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其计算简便,思路清晰,结果令人满意,适合于水利工程评标决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建筑施工项目中安全风险管理现状,综合考虑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技术、环境、管理等六大影响因素,构建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熵权理论计算指标权重,引入物元可拓理论综合评价模型,得到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等级。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地下空间资源质量熵权与可变模糊集组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地下空间资源质量的熵权--可变模糊集(EW-VFS)组合评估方法.EW-VFS采用熵权法构造了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指标权重系数的熵值模型,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地下空间资源质量可变模糊评估模型.以北京中央商务区(CBD)为例,采用EW-VFS评估方法对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估,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EW-VFS的准确性,并在GeoMo~(3D)系统中进行了建模与评估,得到了3D可视化结果.研究表明:熵权法能够根据数据本身的信息无序化程度来确定评估指标的重要性,有效地降低了评估的主观性;可变模糊评估模型通过参数的可变性,自我验证了评估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考虑该地区地表、气候、社会经济发展等特征,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出发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基于地学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技术,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熵权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010、2015和2018年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与时空特征分析,并识别其驱动因素. 结果表明:1)时序分布上,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升高,且由中度脆弱向重度脆弱过渡;2)空间分布上,生态环境脆弱性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且为显著正相关;3)2010—2018年,土地利用程度、人均GDP、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是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核心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Research on the combination of hydrological variation and ecological demand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ater availability assessment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n basin scale. An integrative frame, consisting of hydrological regime modelling, ecological water demands estimation and renewable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given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suggested integrative frame has been used to study the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southern Hanjiang River Basin which is the water sourc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portation Project in China. SWAT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monthly averaging streamflow and the amounts of ecological water demands in stream were also estimat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for the local users and the transportation project. Then we formed the developing scenarioes by coupling the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the recovering rate of water resources in natural water cycle, the local water use rate and the amounts of the water transported to North, and used the Scheafer model to analyze their evolving trajectories. Eventually, the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assembled by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scenarioes.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integrative frame provided a new way for the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river ba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