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层的角度,描述了AODV路由协议;阐述了AODV路由协议的安全威胁;利用NS-2.33分析并仿真了AODV路由协议的黑洞攻击;结合已存在的黑洞防御方案,给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对无线自组织网络造成威胁的攻击方法。  相似文献   

2.
无线传感器网络贪婪地理路由协议在动态环境中,采用自适应信标交换算法来自构建与维护邻居节点表,可以提高数据分组传送成功率,而且还可降低控制开销。本文具体描述了贪婪地理路由协议自适应信标交换算法在NS-2仿真平台的实现过程与部分细节,可以为贪婪地理路由协议的研究以及NS-2的仿真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AODV路由协议中单向链路的问题以及协议自身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AODV协议--ImprovedAODV.该协议通过对AODV协议的HELLO报文和RREQ报文做相应的修改,解决了AODV路由协议中单向链路的问题,并改善了AODV协议的性能.同时,在熟悉基于Linux平台的NS2仿真器针对Mesh网络路由协议的仿真过程的基础上,利用NS2网络仿真软件对AODV协议和改进后的协议进行仿真实验和分析,仿真结果证明,改进后的协议在时延和路由开销方面相对于AODV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移动Ad hoc网络是移动节点动态临时组建的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一直是Ad hoc网络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使用网络模拟器NS-2,设定特定的仿真环境,在不同节点密度、节点移动性、网络负载条件下,对Ad hoc网络路由协议DSR、DSDV、AODV、TORA的分组投递率、路由负荷、端到端延时等性能进行了详细比较与分析,给出了性能曲线并阐明各协议的特性与适用环境。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线异构链路环境中传统TCP协议拥塞控制机制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CN标记策略的优化算法.该算法针对常用的单一标记方法,在标记对象和标记位置中灵活地采用双向机制,有效提高了无线数据传输效率.用标准网络仿真软件NS-2进行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优于现有常用算法.  相似文献   

6.
S-MAC协议是在802.11MAC协议基础上提出的传感器网络MAC协议。首先简要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主要特点和问题,接着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需求,然后提出了安全的SSMAC协议,其中使用公钥加密算法NTRU来实现SSMAC协议的数字签名.最后采用NS-2平台对其进行仿真,并进行了性能和安全性的分析.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SSMAC能保证通信包的数据完整性,身份真实性和抗否认。与RSA公钥算法相比,NTRU加解密速度更快,适合于无线传感器网络。  相似文献   

7.
为了可靠地监测井下设备的运行状态,延长设备无线监测网络的生命周期,采用一种新的路由协议代替Zigbee中的AODV协议.将煤矿井下液压支架运行状态无线监测系统中的监测节点分布简化为链式2层拓扑结构,应用Free-space无线信号传输模型寻找使该拓扑结构每回合能耗最小最优簇数,同时利用设备排列的有序性引入虚拟地址的方法来分簇,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的虚拟地址能量有效分簇路由协议(ZVAEECP).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比Zigbee的AODV协议至少提高50%的网络生存周期,丢包率最大为0.87%,是相同情况下AODV的12%.ZVAEECP协议比AODV具有更长的网络生存周期和更高的可靠性,且路由表只需维护少数几条信息.该协议可以扩展应用到具有相似拓扑的其他设备中,适合在井下设备监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降低无线网络协议的开发难度,避免重复设计和编码,提高仿真协议效率.方法将Click模块化路由器嵌入到网络模拟器NS-2中,建立Nsclick模拟试验平台.利用Click提供移动节点路由配置、NS-2提供模拟场景和环境,对路由协议进行开发,编写路由配置脚本和tcl测试脚本,测试路由协议性能.结果在相同网络条件下,Nsclick比NS-2具有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网络延迟小.结论采用Nsclick平台,可编制各种路由模块,形成部分通用代码,降低了实现新协议的难度,提高了代码的可信任度,而且它比NS-2具有更快的传输速度,性能优越,可以满足高速网络传输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效的路由度量来计算开销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设计的基础.首先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底层通信链路存在着丢包、非对称等特点,但是现今的路由度量大多是假设底层链路在理想的状况下提出来的;其次,通过测量无线传感器网络链路的正向与反向的包接收率,求出了二者之间的矩法估计量,并建议以此作为新的路由度量方法;接着,对传统的AODV协议进行了修改,将矩法估计量代替原有的最小跳数度量,并用NS-2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矩法估计量的路由性能比原有以最小跳数为度量的协议性能在端到端的吞吐量、丢包率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无线通信的发展使得Ad-hoc的路由协议受到广泛关注,AODV协议是移动自组织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按需路由协议,能有效的防止路由环路,适用于多种网络拓扑场景。同时,嵌入式开发在移动多媒体平台中起到重要作用,可实现专用、简单、高效的应用层服务平台。本文在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平台中搭建了AODV路由协议模块,实现了无线网卡rt3070.ko和自组织路由协议kaodv.ko的交叉编译和移植,验证了嵌入式平台下通过AODV无线路由协议进行组网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通过对相关网络参数的分析,为Ad-Hoc的嵌入式多媒体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存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普遍存在延时较大、不能满足实时应用的传输需求的缺陷,在Ad hoc按需距离矢量路由(AODV)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实时意识的Ad hoc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实时Ad hoc按需要距离矢量路由(RAODV),并通过仿真实验在不同的网络状态下对RAODV与AODV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网络负载的情况下,RAODV可以获得和AODV同等水平的分组投递率,而数据分组的平均端到端延时和路由负荷则相对要低一些;在网络负载比较大的情况下,两种协议的性能都有所下降,但相对于AODV来说,RAODV的性能下降幅度要小很多,并且可以获得更高的分组投递率,更低的数据分组平均端到端延时和路由负荷。  相似文献   

12.
Ad hoc网络中按需路由协议AODV是被广泛应用的路由协议之一.该文针对AODV路由协议本身在路由发现的过程中并不考虑节点当前的负荷,可能导致局部的网络拥塞.因此,结合模糊控制理论、随机早期检测的拥塞控制思想,对AODV路由协议的路由发现阶段数据包的转发进行动态控制.最后利用ns2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在降低了平...  相似文献   

13.
Ad hoc网络路由抖动与路由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路由抖动对Ad hoc网络服务质量的影响,提出了2种基于AODV的多路由维护方案。方案一(AODV-CRM)是由源节点进行全路由维护,维护由源、宿节点之间的所有没有公共中继节点的可用路由。方案二(AODV-SRM)是根据网络拓扑自主选择路由维护方式,如果源节点有多条到达宿节点的路由,则由源节点维护到宿节点的备用路由;否则,沿源宿方向递归查询,直至某一节点有到宿节点的多条(子)路由,由其维护备用(子)路由。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定性地分析了路由抖动对原协议和改进协议的影响。通过NS-2工具仿真验证,两种备份协议在抗抖动性能上都优于原协议,AODV-SRM的控制信息开销低于AODV-CRM。  相似文献   

14.
移动Ad Hoc网络AODV路由协议分析和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ODV路由协议是面向AdHoc网络的反应式路由协议 .本文在分析了AODV路由协议工作过程的基础上 ,对AODV进行改进以减少其路由开销并降低时延 ,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和分析 .仿真结果表明此改进有效的减少了高负载网络中的路由开销并降低了时延  相似文献   

15.
针对CBRP路由协议尚未内嵌到NS2中,给研究大规模Ad Hoc网络特性带来不便的问题,在分析NS2和CBRP协议特征的基础上,提出NS2中基于分簇的路由协议构建方案。通过添加新的C++类,修改NS2核心C++代码和Otcl脚本对其进行拓展,在NS2中对比分析CBRP,DSR,AODV3种协议在不同仿真环境下的性能。结果表明网络规模较小时DSR性能良好,随着网络规模扩大,CBRP性能明显优于DSR和AODV。  相似文献   

16.
To deal with hidden nodes in ad hoc network, we take throughput as the metric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network. Firstly, we modeled the MAC layer of ad hoc network based on 802.11 DCF without the existence of hidden nodes. By means of the proposed model, we evaluated the throughput performance of DCF in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s. Secondly, we performed simulations to validate this model. The outcome of comparison is that there exists much difference in throughput between the model and the simulation. For reducing this difference, we modified the model by involving hidden nodes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AODV route protocol was chosen, and analytically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hidden nodes on theoretical throughput. At last, we validated the accuracy of this model by comparing the analytical results with simulation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