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凝灰岩夹层是金安桥水电站枢纽区分布的相对软弱岩层,在构造变动中易出现层间挤压性质的泥化夹层,对坝区影响较大的有t1b、t1c、t2、t3四层,它们对左岸边坡稳定、坝基抗滑、变形稳定和洞室稳定影响较大,通过对凝灰岩的详细研究,针对其对不同工程部位的影响,提出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金沙江中游河段金安桥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拟坝址为上坝址。在分析研究上坝址基本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坝址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左岸边坡稳定性。并对左岸边坡稳定性影响最大的Fc层间错动软弱带从其物质组成、上下盘微构造特征、河流阶地对比、边界条件分析和上盘岩体稳定性计算等方面论证其稳定性;同时简述了坝址上游左岸B1崩塌堆积体的稳定性及对边坡的影响。从而对坝址建坝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3.
金安桥水电站左岸坡坝段群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金安桥水电站左岸坡坝段群设防烈度高、坝基构造复杂和坝体横缝结构特殊的特点,对横缝进行了一系列合理的简化并应用动力分析方法对左岸坡坝段群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金安桥水电站左岸坡坝段群在9度地震作用下,坝踵、坝趾处的抗拉、抗压强度和单个坝段、坝段群的抗震稳定性均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说明金安桥水电站大坝设计合理,能够抵御设防地震。  相似文献   

4.
金安桥水电站边坡安全监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安桥水电站边坡安全监测表明:左岸B20崩塌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受下部挡墙基坑开挖切脚及汛期降雨影响十分敏感,分析了堆积体边坡的变形特征和失稳机理。左右岸其它部位边坡经过2004年~2006年两年多的安全监测和汛期考验,边坡总体运行正常。监测投入了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取得了较丰富的现场监测资料,并及时整理分析反馈应用到工程中,为边坡安全预警、工程处理决策和安全施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金安桥水电站左坝肩卸荷结构面和构造结构面发育,左坝肩边坡的稳定问题对整个大坝的安全起重要作用。本文分剐采用弹性和弹塑性两种本构模型,对左岸坝肩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为坝肩边坡的处治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漫湾水电站系澜沧江中游河段梯级规划中的第一期工程,1989年1月7日,左岸边坡发生滑坡,漫湾水电站工程建沒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确定了左岸边坡“削坡减载,以锚固洞和锚固桩为主,预应力锚索为辅”的综合治理方针,我部与武警部队一总队、水电三局、水电十四局一起承担锚索施工部份。本文主要介绍我部在漫湾水电站左岸边坡加固中锚索的选材、所使用的机械以及锚索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金安桥水电站左右岸边坡安全监测的布置及监测实施情况,结合内、外观监测资料对各部位边坡的变形特性、变形破坏机理、边坡加固效果、稳定情况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经过2004-2006两年多的安全监测和汛期考验,边坡总体运行正常。监测投入了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取得了较丰富的现场监测资料,并及时整理分析反馈应用到工程中,为边坡安全预警、工程处理决策和安全施工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拱肩槽边坡岸坡陡峻,坡体岩性较差,断层、层间挤压错动带、顺坡卸荷裂隙和深部裂隙发育.拱肩槽边坡开挖在一定程度上切除了维持边坡稳定的部分外围岩体,从而对工程边坡及上部变形拉裂岩体的稳定性产生了不利影响.选择拱肩槽II1.II1,剖面,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拱肩槽边坡的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工程边坡的稳定性,并对初拟的"逐层开挖,边挖边锚"施工步骤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若干对工程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洪家渡水电站左右岸坝肩边坡、左岸进水口顺向坡、溢洪道进出口边坡、引水隧洞进水口边坡及2号塌滑体等部位的应用, 达到了工程安全经济和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 取得了岩溶地区预应力锚固技术设计施工的大量经验, 为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水电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10.
洪家渡水电站泄洪系统、引水发电洞及导流洞的进水口均位于左岸河湾大遍顺向坡一带,岩性为永宁镇组(T1yn^1-5,T1yn^1-4)灰岩,据前期勘测结果,软弱夹层较发育,对进水口边坡稳定影响较大。文章根据现场已开挖的施工洞室及永久洞室所揭露的夹层统计分布情况,对软弱夹层的性状、特征以及成因进行分析,为永久洞室进水口边坡稳定(包括施工与运行)提供处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洪家渡水电站坝址区左岸河弯上游侧为各过水建筑物进水口地段,且属顺向坡薄~厚层地质结构,处理难度、范围及工程量较大。本文主要对该顺向坡抗滑桩处理设计进行简要论述。该顺向坡处理目前正在施工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金安桥水电站是位于金沙江干流上的大型水电站,坝址区B1堆积体边坡情况较为复杂和重要。本文根据三套不同的参数,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对堆积体在各种工况下的动静力稳定性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推荐了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13.
大石门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后坝坡左侧岸坡自然坡度约63°~70°,坡高壁陡。该左岸高边坡紧临厂址区,最近距离约40 m。采用FLAC3D对其边坡开挖前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原边坡现状基本稳定,但工程蓄水后由于左岸绕坝渗流的影响,边坡易失去稳定。为保证工程的运行及厂区安全,对大坝下游左岸砂砾边坡进行处理,砂砾石岸坡削坡高度约134 m,之后再进行边坡内外排水处理。根据不同开挖高程,分析施工期边坡开挖的稳定性,为施工期边坡开挖的施工安全措施及施工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空注浆土锚管加固施工作为一项新施工工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高土质边坡治理及基础处理工程中。文章结合溪洛渡水电站左岸谷肩堆积体高边坡防护治理,坡面中空注浆土锚管的施工及加固效果,介绍了中空注浆土锚管的施工工艺及中空注浆土锚管对堆积体边坡的加固效果,为类似工程的治理提供设计及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尾水隧洞出口边坡为典型陡倾顺向坡,最大坡高114m,顺层滑移是边坡开挖支护设计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遵循优化开挖坡比、强化锁口支护的思路开展了施工图阶段设计。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开挖揭露岩体结构与前期勘探成果差异较大,为此开展了边坡动态加固设计。为了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反馈分析,采用FLAC3D三维数值方法研究边坡在开挖卸荷条件下的力学响应、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和潜在失稳模式以及不同工况下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计算结果及变形监测资料表明,边坡开挖与支护设计合理,满足规范要求,边坡整体稳定。该边坡设计过程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向家坝水电站左岸边坡桩号左坡0-154—0+106段地处左坝头重要部位,边坡高陡,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通过地质条件分析和计算,对该段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同时提出了边坡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金安桥水电站坝址地质条件复杂,坝基分布有4层凝灰岩,河床坝基主要为裂面绿泥化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左岸还分布有B1、B2、B3三个崩坍堆积体,对枢纽布置影响较大。通过研究比选,最终确定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右岸溢洪道、河中坝后厂房枢纽布置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河道的有利地形条件,合理解决了不利地质条件对枢纽布置的影响问题,同时充分考虑了水文泥沙条件、装机规模及向下游供水等因素对枢纽的要求,主要水工建筑物布置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赵山 《陕西水利》2022,(3):32-34,41
大沂河水利枢纽工程边坡的稳定性受降雨的影响较大,降雨引起坡体内部的渗流作用,进而影响坡体内部的应力分布,造成边坡失稳等地质灾害.对大沂河水利枢纽工程湖埠西水电站边坡工程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分析边坡岩体内部的渗流、应力场、位移等边坡特征,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岩质边坡渗流作用受降雨的影响较大,渗流和边坡坡体压力水头值主要与降雨...  相似文献   

19.
<正>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枢纽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川滇山地,金沙江深切于高原面之下,形成典型的深切峡谷。水电站左岸坡顶高程1 836 m,自河床起算边坡高度1 036 m,约为坝高的3~4倍,属超高边坡。岸坡陡立,坡角一般60°~75°,局部近直立;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体与现象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受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乌东德水电站施工总体规划须因地制  相似文献   

20.
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电站进水口边坡下游侧与大坝及缆机平台边坡、坝肩边坡相接。在边坡开挖支护过程中揭露到溶洞(缝),导致锚索施工困难,从而引起了各方对溶洞(缝)、溶蚀洼地、强风化角砾岩等岩溶现象可能影响到边坡整体稳定性的担忧。通过研究,溶蚀洼地第四系堆积体外侧为巨厚的Ⅲ1~Ⅲ2级岩体,强风化角砾岩呈囊状发育,周围亦被巨厚的Ⅲ1~Ⅲ2级岩体阻隔,均不影响边坡的整体稳定;坡表与锚索孔揭露的溶洞(缝)未形成连通管道,且溶缝与边坡走向大角度相交,亦不影响边坡的整体稳定。相关成果对边坡岩溶研究方法和类似工程的工程处理措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