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压套管是变压器的重要部件,它的绝缘性能可靠与否,直接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近年来,由于高压套管不良引起变压器事故较多,特别是套管端部将军帽密封不良,造成进水受潮,发生套管爆炸及线圈烧毁等主变事故。1976~1979年四年中我省两台主变及一台厂用变的高压套管,因进水受潮发生爆炸,两台主变因高压套管密封不良进水,线圈烧毁。因此,1980年度我省普遍展开主变套管绝缘介损测试工作,共发现11支绝缘不良的高压套管。同时,在试验中也发现了异常现象,套管装到变压器上用“M”型试验器试验时其介质损失角测量值变小,有的竟变成了负值,如下面数据所示:  相似文献   

2.
根据电力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共发生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事故为247台次,其中约有14.2%台次为变压器套管设计不合理和质量不良而引起。这种由于套管故障而造成变压器事故在川南电力系统中也屡有发生,为防止这类事故,川南系统中各单位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效果。本文将重点介绍防止BR—110型胶纸电容式套管头部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事故的经验和体会。一九七二年至今,川南电力系统中曾经发生四次变压器事故,四次中有三次是因为变压器110千伏套管问题而引起。如邓关变电站1号主变由于110千伏B相套管防雨罩漏水而使B相线圈烧毁及建中变电站2号主变110千伏A相套管由于内部放电而爆炸形成重大事故等。因此,如何防止变压器套管故障是川南电力系统各单位共同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川南电力系统中内江、宜宾供电局等单位利用色谱分析和其它测试手段在防止变压器套管故障方面有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高压套管是电器上的主要部件。多年来,由于制造和运行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高压套管的事故不断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京津唐电网自1970年以来,110千伏及以上的主变压器电容式套管,因头部连接件接触不良而过热,引起缆芯开焊的就有17支·次。它们的特点是:(1)有10支·次发生在电厂单元机组的升压变压器上,有5支·次发生在供电枢纽变电所的降压变压器上,其中12~30万千伏安的主变压器套管占67%。(2)有70%的套管故障,往  相似文献   

4.
一、从一次220千伏主变压器雷击事故说起1.事故情况82年3月18日晚,上海地区下雷暴雨,某主要一次变电站内有一台220千伏12万千伏安主变压器因雷击引起220(高),110(中)、35(低)千伏三侧变压器出线套管对地闪络、开关跳闸,造成站内110、23千伏母线全停的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5.
针对由于一起变压器套管CT二次侧短路造成变压器被迫停运事故,指出目前对变压器套管CT升流试验普遍存在误区和盲点,导致变压器投运前不能真正全面的检查套管CT的二次回路,给变压器安全运行造成隐患。针对此类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变套管CT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由于一起变压器套管CT二次侧短路造成变压器被迫停运事故,指出目前对变压器套管CT升流试验普遍存在误区和盲点,导致变压器投运前不能真正全面的检查套管CT的二次回路,给变压器安全运行造成隐患.针对此类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变套管CT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主要的设备,而套管又是变压器最重要的附件之一。目前,几乎所有变压器都使用油纸绝缘套管,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出现各种原因导致的套管漏油,甚至套管损坏,极大程度上威胁着变压器的安全运行。1故障现象某110kV变电站共有2台110kV主变。某日,发现#2主变高压侧A相套管漏油,目测漏油速度大约为10~  相似文献   

8.
《电世界》2016,(3)
正公司目前有两路110kV电源进线,向两座110kV变电站供电。1号110 kV变电站有四台110kV/6kV主变压器,6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1号主变110 kV侧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进线断路器(以下简称事故断路器)曾在10 d内两次跳闸,而6 k V侧电源断路器却处于正常合闸状态,在微机后台监控系统及主变综合保护  相似文献   

9.
我刊81年7期及82年9期发表了对110~220千伏主变电容套管密封结构的改进等有关文章,现将上海供电局对ISP型套管将军帽的改进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套管改进前的运行简况我厂~#4主变,型号为SF60000/110,保定变压器厂1979年产品,其110千伏侧套管是南京电瓷厂产品,型号是BRLQ—110/(?)00A、代号是3577。这台变压器从投产以来的近二年运行中,其高压侧运行电流在300安左右。1980年3月份  相似文献   

11.
2001年某地区一座110 kV变电站2号主变三侧突然跳闸,发主变本体重瓦斯跳闸信号、主变三侧开关跳闸信号。经检查主变本体没有异常和故障,二次回路也正常,主变瓦斯外观无异常且无气,设备试验也未发现异常,说明主变本体无故障,决定继续运行。然而,经过一个星期的运行,又发生主变本体重瓦斯跳闸。再次检查试验,与上次基本相同,主变本体无异常。因当时所带负荷无穿越性故障,也无大负荷冲击,初步判断跳闸原因为主变油枕运行不正常,在采取措施后,运行恢复正常。1 主变跳闸事故原因 (1) 该变压器油枕结构如图1所示。在主变运输过程中,未按膨胀…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套管是变压器的重要部件,它的绝缘状况直接威胁到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因套管爆炸、闪络在事故变压器中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可观的。如110千伏及以上的变压器,1970—1974年套管爆炸及闪络占总事故台数的15%、占总事故容量的8 %;1975—1976年套管造成事故占总事故台次的15.6%、占总事故容量的9.8%。  相似文献   

13.
王闯  宾啸  李超群 《电工技术》2024,(6):157-159
随着主变压器运行年限的增长,密封圈逐渐老化而出现渗漏油缺陷,经常需要吊起套管对密封圈进行更换。目前的作业方式是用吊车将套管吊起进行更换,作业风险高,而且户内封闭式主变室无法使用。为此,设计了一种变压器110 kV穿缆式套管升降装置,通过套环套设在套管上,利用螺栓以及锁紧座对套管进行定位以及锁紧,上方的吊钩组件可调节水平位置和高度,旨在解决更换变压器110 kV穿缆式套管升高座密封圈时存在的问题,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规避了使用吊车误触电的风险,给电力设备和人身安全提供了保障,也为电力电网设备吊运检修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廖姝婷 《电气开关》2023,(2):109-110+113
变压器油浸式套管由于密封不良等原因导致套管油位偏低,使主变套管绝缘降低,严重影响主变的安全稳定运行。文中通过分析主变套管渗漏油原因及其危害,总结提炼了主变套管真空注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并分析了主变套管真空注油法的风险及管控措施,为现场检修人员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梁庄变电站110 kV 1号主变压器套管顶部密封结构,提出套管顶部密封结构存在没有防松动措施的设计缺陷,论述了套管密封不良导致变压器进水原因及所造成的危害,提出了防止变压器套管进水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1 基本情况介绍 我厂#6发电机变压器组为单元结线如图1所示,经#204开关(SW_4—220)接至220kV母线上,因系统运行要求,主变中性点不直接接地,原设计在中性点装有FZ—110J阀型避雷器,(工频击穿电压有效值为200~250kV)。工频灭弧电压有效值为100kV,在操作#204开关时,由于B相拒动,先后于1974年12月27日和1975年2月6日引起主变中性点避雷器爆炸和主变中性点击穿两次事故。后在主变低压侧加装开关,  相似文献   

17.
1974年6月至1983年4月,我省有三台110千伏弱绝缘铝线变压器四次发生匝绝缘事故。事故变压器台数和总容量分别为这期间省内变压器事故的20%和26%。一、事故概况及原因分析1.福州东郊变电所2号主变事故(1974年)变压器为沈阳变压器厂1973年5月产品,SFSL_1-31500/110,中部进线,纠结连续式绕组,纠结段绝缘0.95毫米连续段绝缘0.45毫米。高压绕组分上下两支路(图-1),每一支路38段818匝。1-6段20-23段(分  相似文献   

18.
高压套管作为变压器重要构件,将绕组引出连接到电网,对绕组引出线起固定和绝缘作用。由于厂家生产工艺参差不齐,套管故障逐年增加,严重威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针对一起变压器套管受潮问题,利用油色谱、高压试验、解体等技术手段分析,认为套管受潮是将军帽密封不严从而潮气进入所致,提出严把出厂关、加强变压器套管带电测试整改措施,对预防同类型的事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局一座 2 2 0kV变电站一台主变 110kV侧外附CT需要检修 ,而当时主变又不能停运 ,所以需要有本侧套管CT代替运行。在运行人员操作中出现了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跳闸 ,报出“差动动作”光字牌信号。当时该变压器三侧一次相电流为 :2 2 0kV侧为2 5 0A ,110kV侧为 4 90A ,10kV侧为 2 0A。变压器三侧差动CT变比 2 2 0kV侧为 60 0 /5 ,110kV侧为12 0 0 /5 ,10kV侧为 4 0 0 0 /5。 2 2 0kV侧与 110kV侧中间变流器变比为 1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两起主变压器套管漏油的故障案例,通过外观检查及现场解体等方式分析主变套管漏油原因,并结合在运主变套管现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为宁夏电网主变套管的可靠运行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