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带式干燥机由于其干化性能优,可利用多种不同品质的热源,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水果、污泥等湿物料的干燥.本文以处理规模为60t/d湿污泥的带式干化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物料及能量守恒理论,分析了带式干化系统的物料与能量特征,及废气内循环率对系统能耗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带式干化系统将污泥含水量从80%降至35%时,污泥蒸发出来的水分为 1730.8kg/h,脱水率为69.23%,污泥减量化明显.当废气内循环风比率为75%时,单位污泥水分蒸发消耗的蒸汽量为2094.4kg/h,相较于无废气内循环,单位蒸发水能耗降低了 13.37%,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精华"。未经处理的污泥可能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而且容易产生食物链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问题。传统的污泥热干化技术的成本十分高,且容易带来二次污染,投资要求较高,运行成本较大。提出一种利用热泵作为热源的污泥干化设备,结合热管回热技术,强化循环空气与回热器的换热,最大限度提高热泵系统的效率,提高设备的烘干品质和节约用电。机组出风温度最高可达80℃,脱水效率达到551.53 kg/h,除湿能耗比4.2 kg/kWh。  相似文献   

3.
热电厂煤泥掺烧机组利用吸收式热泵耦合带式干化技术,不仅可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置,同时回收利用污泥干化及电厂焚烧余热废热,减少环境热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烧结工序中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两种余热分布规律及协同回收利用原则,对立式逆流冷却机、热废气-烟气双热源余热锅炉装置、三进口余热锅炉装置及双余热源集成发电系统进行了研究,并以宝钢2号烧结余热回收系统余热源参数为基础,在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携带热量不变的工况下,对研发的集成发电系统选定两种方案与原余热回收方案进行...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烧结工序中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两种余热分布规律及协同回收利用原则,对立式逆流冷却机、热废气-烟气双热源余热锅炉装置、三进口余热锅炉装置及双余热源集成发电系统进行了研究,并以宝钢2号烧结余热回收系统余热源参数为基础,在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携带热量不变的工况下,对研发的集成发电系统选定两种方案与原余热回收方案进行热经济性计算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源集成发电系统两种方案的余热锅炉效率分别达到了73.4%和69.0%,发电净功率分别达到了16.40 MW和15.40 MW,研究结果可为中低品位余热高效回收装置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研究太阳能在污泥热干化处理中的应用,用清洁能源向干化床提供热水,解决系统能耗大、运营成本高的难题。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探讨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形式,分别设计光热和光伏发电+空气源热泵的污泥干化系统方案,研究相应的控制方法,开发控制器样机,并搭建实验系统全面测试系统的太阳能利用效率、水温控制特性、辅助电源能耗和污泥干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太阳集热器和光伏-热泵的综合光热转换效率分别约为25%和40%,2种方案均能大幅降低常规能耗,系统运行稳定,水温控制精准,干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孟祥丰 《节能》2018,(1):40-44
常规热泵余热回收系统在低温污水热源与蒸发器之间、冷凝器与被加热介质(如原油)之间设中间清水循环,降低了系统效率。介绍了一种直接换热式的采油污水余热利用系统,该系统不设中间清水循环,污水直接进入蒸发器,原油直接进入冷凝器,该系统能够显著降低工程投资、提高制热系数、提高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污泥因其含水率高、体积较大、化学属性差异明显,因此不利于运输与后续处理,污泥干化减量也成为当今的首要问题。此次采用污泥热干化技术,根据热源不同分为:微波干化技术、热水干化技术、蒸汽干化技术、天然气干化技术、太阳能热泵干化技术、生石灰干化技术。通过上述技术处理,污泥的含水率大大降低,为后续的污泥焚烧或资源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污泥处理过程中,应根据所在地资源情况,选取适宜热源,进行污泥干化操作。  相似文献   

9.
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的分析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为热源,建立了3种常规余热发电系统模型,分析了采用单压、双压、闪蒸系统回收水泥生产余热的性能.采用遗传算法对各种余热发电系统进行优化,得出了循环系统对外输出的最大功率及最优参数.研究了热力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的规律.对各种余热发电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提高炯效率的方向.结论:在给定的余热条件下,双压系统对外输出功率最大,具有最大发电量;采取措施减少余热锅炉中的不可逆损失,可以大大提高余热发电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有效利用低温余热以降低水泥窑能耗,对5 000t/d级新型干法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的利用方式进行探讨.以生产过程中从窑头冷却机和窑尾预热器抽出的废气为热源,建立单压、双压、闪蒸循环系统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出各循环的热力特性参数,改进双压系统结构,并对单压、双压与闪蒸系统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双压循环系统输出功率最高,但闪蒸循环系统,结构简单、运行方式灵活,两者都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考虑到污泥处理的紧迫性和复杂性,结合工程的经济性原则,重点介绍了无害化处理城市污泥的系统方案——污泥干化焚烧.该系统采用空心桨叶污泥干燥机对污泥进行干燥、循环流化床炉对污泥进行焚烧,再利用余热锅炉吸收烟气热能产生蒸汽用于污泥干燥机对污泥进行干燥,实现了整个废弃物能源利用的最大化,降低了系统整体的运行费用.经过处理后的污...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大多数中小型砖厂轮窑焙烧所产生的废气带有大量热量并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的现象,提出应用砖厂轮窑废气余热回收净化系统将轮窑焙烧所产生的废气的余热通过换热装置进行回收,再利用回收的余热分别用来干燥湿坯砖以及加热生活用水,经过换热后的废气通入旋流板塔净化装置,经脱硫除尘后再将废气排出等处理措施。该系统不仅最大化地有效利用废气余热,废气进行脱硫除尘,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空气污染、实现了节能减排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空压机余热油路、气路的热回收通过水源热泵系统的综合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润滑油热回收系统与压缩空气热回收系统的独立,能够更好地控制各个系统温度的稳定性。高低位水箱的设置有效地存储了热能。借助水源热泵高效的制热能效比,不仅保证空压系统运行的稳定,同时实现了对低品位热源的有效利用,减少能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两种新型的热泵回收冷凝热供热系统——汽水双热源供热量可调集中供热系统和电热泵回收冷凝热供热系统,并与现有的热泵回收冷凝热供热系统比较,分析比较各自的节能经济性。结果表明,汽水双热源供热量可调集中供热系统和电热泵回收冷凝热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比常见的吸收式热泵回收冷凝热供热系统分别高出33%和117.9%。对于296MW供热机组,汽水双热源可调集中供热系统和电热泵回收冷凝热供热系统每年可分别减排二氧化碳10万t和11.5万t。电热泵回收冷凝热供热系统节约的冷却水量要远高于其他两个系统,这对北方缺水地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由于钢铁厂烧结环冷机废气温度一般为300~700℃,属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率较低。通过对烧结厂冷却废气火用值进行分析得出了各火用损失,并提出了烧结机废气通入双压双通道余热锅炉进行梯级利用的优化方案。优化后的余热回收方案不仅能降低设备的不可逆火用损失,同时提高了余能的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16.
开发研制油田污水源燃气机热泵的热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寿禄  王贵生  黄学义 《节能》2010,29(12):40-42
阐述了国内外开发研制燃气机热泵的背景与现状、油田余热资源状况和利用情况、油田利用热泵技术的现状,对开发研制油田污水源燃气机热泵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油田污水源燃气机热泵系统的热经济性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分析国内外污泥处理现状,对比主流污泥处置技术的优缺点。以沈阳城市固废综合利用绿色环保产业园为例,介绍园区污泥制砖相关工艺及制砖余热利用途径。污泥建材化利用是符合我国生态环保建设要求的污泥处理方式,污泥被处理后用作建材原料制砖的同时,制砖生产过程产生的大量余热经过余热锅炉回收并转化为蒸汽或热水,为园区的生产、生活提供热源,有效降低整体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活污水是当前尚未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目前主要以原生污水作为热源,利用热泵向建筑物供暖,而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热能因为远离市区不宜作为建筑群的供暖,可利用其进行污泥低温干化,对污水处理厂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上海某污水处理厂为例,通过理论计算和工程设计分析,研究了入炉污泥含水率(质量分数)对污泥干化焚烧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化程度的提高,对干燥机处理能力的要求提高,对干燥机型式的选择余地缩小,对焚烧炉、余热锅炉等设备的要求也将提高,对设备材质、系统安装、运行管理的要求也将相应提高.随着污泥干化程度的降低,进料量和烟气量增大,导致焚烧和烟气处理设备体积庞大.由于污泥泥质特性随时间变化大,在污泥热值整体偏低的地区,采用60%入炉污泥含水率存在一定的风险.污泥入炉含水率对污泥焚烧处理工程中的工艺选择及布置影响较大,工程设计中不应简单照搬国内外类似工程,而应根据当地污泥泥质特性、热值、辅助热源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入炉污泥含水率.  相似文献   

20.
为回收某钢厂烧结机的废气余热资源,根据其余热利用量,通过计算及优化,设计出适合此钢厂的双通道双压自然循环元补燃型余热锅炉。该系统具有双通道进气、自带除氧器和产生双压蒸汽等特点,充分实现中低温余热的分级和梯级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提高发电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该系统对于不同废气出口温度的系统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