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介绍了祁东煤矿沿空掘巷大断面锚网梁索支护情况,优化了锚网梁支护的参数,保证了巷道的稳定,为祁东煤矿推广锚杆支护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祁东煤矿沿空掘巷大断面锚网梁索支护情况,优化了锚网梁支护的参数,保证了巷道的稳定,为祁东煤矿推广锚杆支护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应力作用下煤巷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锚杆、锚索与梁联合支护机理,针对某矿轨道上山工程地质实际条件,深入分析了该巷道破坏原因及该类巷道支护关键技术措施,提出了高强度锚网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4.
张为樵  周宜山 《中州煤炭》2009,(9):13-14,27
国内小煤柱护巷技术发展较成熟,过去一般采用工字钢梯形支架和U型钢拱形可缩支架支护.随着支护技术发展,中等稳定程度以上的沿空掘巷锚杆支护相继取得了成功,但稳定程度较低的沿空掘巷锚杆支护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分析巷道地质条件,优化支护参数,在许疃煤矿采用锚网索梁联合支护,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复合顶板回采巷道锚、梁、网+锚索联合支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东海煤矿锚杆支护发展现状,针对东海矿21综采面倾斜长壁工作面具体地质条件,介绍了复合顶板回采巷道锚、梁、网+锚索联合支护的试验情况。根据巷道支护难点,提出了支护技术方案,确定了锚、梁、网+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参数;根据现场工业实验证明该巷道采用锚、梁、网+锚索联合支护技术,既改善了巷道围岩的变形,又保证了工作面正常回采。  相似文献   

6.
锚网喷支护是最常用和经济的矿山巷道支护方式,主要以锚杆为主体控制围岩变形与破坏,其锚杆长 度、间排距与预应力的选取是体现支护效果的关键因素。 针对某铁矿复杂破碎矽卡岩巷道,现有锚网喷支护效果不 理想,展开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首先采用探地雷达进行巷道松动圈测试,根据围岩松动圈范围及岩体结构特征对矽 卡岩进行分类,共分为 3 类分别进行锚网喷支护参数优化;然后在前期点荷载试验及现场地压监测结果的基础上采用 黄金分割法对岩体力学参数进行反演,获得围岩强度及变形参数;最后根据松动圈支护理论确定最佳锚杆长度、合理 预紧力,利用 FLAC3D 建立巷道支护三维数值模型,结合巷道变形及塑性区面积,对锚杆间排距进行优化,分别确定 3 类矽卡岩巷道合理的锚杆支护参数。 经实践验证,优化后支护效果较稳定可靠。 研究结果可为复杂矽卡岩巷道锚杆 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地应力软岩地质条件下煤巷锚网梁巷道破坏、变形严重的特征,通过采用先进的离层传感仪、数显锚杆应力计、锚索应力计对巷道锚杆、锚索受力和巷道变形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优化了经济合理的支护参数,较好地解决了巷道变形这一难题,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和安全效果。实践证明:采用科学的监测手段和监测成果进行锚网支护参数的研究和优化,是实现锚网梁支护安全、经济、合理的必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孟宪臣 《矿业快报》2004,20(2):38-39
结合实际对锚杆支护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松软围岩巷道锚注加固、复合顶煤巷锚带网(锚杆、钢带、金属网)加锚索联合支护、综放顺槽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综放面末采中应用锚网支护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围岩破碎地质条件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中兴煤矿围岩破碎地质条件,探讨了回采巷道低预应力锚网梁支护方式下,分析了巷道支护效果差的内在因素.在原有支护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预应力锚网带支护方案.结果表明:巷道支护效果良好,锚杆支护实践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0.
煤巷锚杆支护与传统支护相比,具有成本低、省力、维护效果好等优点,河北省磁县观台煤矿在采准巷道进行“锚、梁、网”支护,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埋深900 m的陈四楼煤矿九采区泵房邻近陈四楼煤矿向斜轴部,掘进过程中揭露一条落差7 m的XF5正断层,周边巷道较多,空间关系复杂,采用单独的“锚网喷+锚索”支护时巷道严重变形。为解决巷道支护难题,提出了通过提高支护强度,先行采用“锚杆锚索间隔布置+长锚索”先喷后锚让压支护,再进行“锚索注浆+二次锚网加固”的高预应力强力支护方式,对底板采取“锚网带+锚索梁+注浆”加固措施,对巷道进行全封闭式的围岩加固。实践效果表明,该方案支护效果良好,巷道变形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可以满足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2.
刘康 《中州煤炭》2019,(10):159-161,165
为了确保矿井巷道的安全支护,采用现场锚杆拉拔试验,分析了原有巷道的支护的物理力学参数以及顶底板岩石完整性程度,得到了前期断面中支护锚杆的极限剪切抗剪强度和锚杆荷载传递规律等锚杆设计参数,依据现场锚杆拉拔试验结果,对原有巷道支护参数设计进行了优化,结合现场监测的反馈信息,得出优化后的巷道可以满足支护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广森 《中州煤炭》2019,(11):155-158
为了解决巷道底板底鼓现象,采用反底拱锚固梁控制技术,研究了巷道底板支护,根据研究区地应力场的测试结果,对巷道底板支护方案及参数进行了设计,然后对巷道底板进行反底拱锚固梁控制,首先对巷道底板进行注浆加固,然后在底板中施工锚索、锚杆+反拱支护。研究表明,采用反底拱锚固梁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底板的变形。研究为深井底鼓的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魏垂胜 《中州煤炭》2018,(2):179-184
针对车集煤矿28采区三条下山巷道变形失修严重的现状,采用巷道失修共性特点查找、统计及原因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大埋深软岩高地应力岩巷支护技术的研究。为实现支护效果,采用了高强锚索+“四高”锚杆+柔性梯子梁+高应力巷道底板卸压+底板注浆锚索支护技术,同时在喷浆时喷浆料中掺入聚丙烯增强增韧纤维,施工过程中推广实施“先喷后锚”施工工艺。结果表明:该种巷道支护方式提高了支护强度及岩层自身的稳定性,聚丙烯增强增韧纤维有效地阻止喷层内部裂纹的产生和扩展,其韧性能适应软岩巷道大变形的特点,“先喷后锚”施工工艺的实施提高了巷道内在施工质量,对大埋深软岩高地应力岩巷支护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曹庆华 《中州煤炭》2020,(9):217-219,223
为了对巷道进行有效支护,确保巷道的稳定性,基于研究巷道实际工程概况,采用电磁雷达法对巷道围岩松动圈进行测试,根据不同测线的雷达探测曲线,得到了研究巷道围岩松动圈级别;优化了巷道支护参数,主要包括顶板锚索、帮锚索、顶帮锚杆、一次喷浆、二次喷浆、道底板圆弧形卸压槽的开挖及底板注浆锚索加固等,并进行了巷道表面位移观测。研究得出,优化后的巷道支护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16.
刘争放 《中州煤炭》2019,(12):180-183
为了研究不同底板支护方式下深部巷道底鼓控制技术,理论分析了巷道底板控制技术,然后采用FLAC3D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3种不同底板支护方式下深部巷道底鼓控制技术,采用反底拱锚固梁+锚索技术和U型钢全封闭支架技术,巷道底板变形量分别减少了80%和81%,巷道底板塑性区范围得到控制,在底板形成了一圈具有自承能力的“承载圈层”。研究为深部巷道底鼓的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深部矿井巷道支护的难题,建立了弹塑性变形软岩巷道力学模型,理论分析了支护机理和巷道表面位移、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研究了支护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然后对巷道支护进行了参数设计。研究得出:巷道围岩的表面位移和时间呈正比关系;选择一定的时间节点,对巷道进行再次支护,可以实现对巷道蠕变的有效控制;全断面注浆+锚索梁支护可以有效增加巷道支护阻力和巷道围岩松动圈的自身承载能力,保证了巷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深部厚顶煤巷道高预应力锚索梁支护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楼煤矿3302轨道巷为埋藏千米的深井巷道,在原支护条件下顶板沉降量大,围岩变形严重。针对此,采用钻孔窥视仪及地质雷达探测了巷道围岩的破裂区域,并对松动破坏规律进行了分析。根据探测结果,提出了高预应力锚索梁支护优化方案,利用离散元数值软件UDEC对方案优化前后的围岩裂隙分布及锚杆(索)受力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提高锚杆(索)预紧力可有效地控制锚固区内顶板离层,增强顶板的完整性;高预应力锚索梁支护方案显著改善了巷道围岩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田亚魁  高镇  张东辉 《中州煤炭》2018,(12):162-165
为了减少待充填空间顶板离层和下沉量,确保架后挡矸和挂模作业安全,对充填作业空间进行锚网支护设计,对初期顶板支护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沿空留巷充填柔模损坏情况和沿空留巷效果,对充填作业空间进行改进优化,然后提出了2种支护改进方案:在留巷待浇筑空间永久加强支护采用锚索梁支护和留巷待浇筑空间顶板永久加强支护采用锚索和锚杆配合锚索梁支护,研究得出:顶板锚网支护劳动强度降低、材料成本降低,采空区垮落裙带关系降低,降低架前顶板锚网支护工作压力,保证锚网支护速度能够适应工作面推进速度,保证工作面能够实现快速掘进。  相似文献   

20.
马传广 《中州煤炭》2020,(1):165-168,177
为缓解矿井接替矛盾,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采取柔模泵注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计算巷道围岩压力,沿空留巷支护采用“锚网梁+锚索”联合支护,对留巷浇墙区顶板进行锚网索支护,在支架尾部的留巷浇墙区底板施工墙体基础,以保证“顶板—巷旁支护—底板”支围系统刚度,对巷道留巷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由矿压观测结果可知:工作面60 m以后,围岩活动基本稳定,留巷总体变形量小,技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