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电梯交通流分析方法,该算法将电梯交通流模式投影于二维平面上,然后依据群体智能聚类,实现电梯交通流的自组织聚类分析.为了提高群体智能聚类算法的运行效率,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改善模式投影时的随机性,同时在聚类过程中引入密度引导策略减小分类错误率和运行时间.仿真结果表明,群体智能聚类算法能对电梯交通流数据进行有效的聚类分析,具有较好的自组织聚类特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教育手段的改变,高校竞相开发出各种以自学为主的教学网站,为了弥补师生不能同时在线的情况,智能化、自动化答疑系统的产生便成了迫切的需要。本文将数据挖掘算法应用于智能答疑系统中,并提出了一套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答疑设计方案,目的是实现一个快速准确的智能答疑系统。其基本思想是将初始问题的关键词按某种关联规则计算出相似度,并从每个问题所对应的众多答案中获取一个最恰当答案。再执行基于关联规则的算法,实现问题分类存储。将聚类后的每一类问题应用关联规则,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关联表,同时也促使相似度的精准度得以提高,从而产生一个知识库。此外,为了更加准确快速的得到最佳答案还建立了模型树。  相似文献   

3.
基于Hausdorff距离的视觉监控轨迹分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智能视觉监控系统中的运动目标轨迹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Hausdorff距离的轨迹聚类算法。该算法使用流矢量序列描述目标运动轨迹,由多维Hausdorff距离进行轨迹相似性测量,通过谱聚类实现轨迹分类。该算法在轨迹描述中同时包含位置和方向信息,解决了Hausdorff距离不能区分轨迹运动方向的问题。为降低计算复杂度,本文还提出一种保距变换对轨迹相似性测量进行优化。与相关算法的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轨迹分类算法可达到更高的聚类准确率;提出的保距变换可以显著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4.
免疫克隆优化聚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人工免疫系统中的克隆选择优化应用于无监督分类与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免疫克隆聚类算法.该算法利用克隆算子能够同时在同一父代抗体周围的多个方向进行全局或局部搜索,促使种群中抗体快速进化,从而在特征空间内快速获得聚类问题的全局最优聚类中心,有效克服了经典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点,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对7个人工数据集的聚类实验和两幅纹理图像的分割实验表明:新算法比常用的K均值算法的平均分类精度高20.9%,比另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聚类方法的平均分类精度高20.3%.  相似文献   

5.
在数据聚类的过程中,由于样本数据空间分布的复杂性,相似度度量过程中的重复性以及算法的自适应性等问题,聚类算法往往无法得到正确的聚类结果.为了解决样本数据空间分布复杂的问题,提出叠加信息熵数据游走聚类算法.该算法通过在数值空间构建样本叠加信息熵场,并通过数据游走进行数据分割实现聚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聚类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数据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自然免疫系统功能和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人工免疫算法的基本原理.从提取生物免疫系统的隐喻机制,基于免疫网络理论和克隆选择原理,建立了一种人工免疫数据聚类分析算法.并详细论述了该算法在电梯交通时段自动划分中的具体应用,MATLAB仿真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减少聚类数据的冗余信息,对解决交通时段自动划分等数据聚类问题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全局最优的高质量层次聚类结果,针对智能蚁群优化算法改进凝聚层次聚类算法,以获得高质量的层次聚类结果,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蚁群优化和凝聚层次聚类的混合聚类方法.该方法使用改进的凝聚层次聚类算法和新的目标函数生成聚类的系统树图,利用内部指标评估解决方案,用智能蚁群优化算法支持的信息素反馈和信息素挥发机制控制蚁群在解决方案空间中的搜索.由于使用了元启发式优化,加快了搜索过程,避免了局部最优.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种聚类组合算法。首先概要介绍了数据挖掘中聚类分析的概念,同时对当前研究的热点群体智能也作了简要的说明,对基本的蚁群聚类算法作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聚类组合算法,借鉴改进的单蚁群算法SACA的聚类收集和标识方法,进行聚类的标识。并根据蚂蚁觅食的转移概率进行二次聚类。实验表明,该算法用于对银行客户细分有较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模糊C-均值算法(FCM)具有局部最优问题和初值敏感性的缺陷,将微粒群优化算法应用于文本模糊聚类, 提出了基于微粒群优化算法的模糊C-均值算法PFCM.该算法首先采用实数编码方式对聚类原型进行编码,利用微粒群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性能对初始聚类原型的选取进行指导,然后利用模糊C-均值算法进行聚类.使用算法PFCM对文本集合进行聚类实验,并用目标函数值和划分系数来判断模糊划分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FCM相比,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全局收敛性和较好的聚类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聚类数预先不可知和谱系聚类所具有的缺陷,提出了混合模糊谱系聚类算法,该算法结合模糊聚类和谱系聚类,自动确定聚类数目,并可以有效的对数据进行聚类.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本体的智能答疑系统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智能答疑系统在知识共享、知识重用以及问题求解精确性方面,提出基于本体(Ontology)的智能答疑系统的模型,该模型首先需要建立基于本体的知识库,然后对用户输入的问题进行分词、语法分析和本体提取等,并在知识库中进行搜索,得到合适的问题解答,基于该模型建立的智能答疑系统在知识共享、知识重用以及问题答案的精确定位与表达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几类常用的聚类算法,总结了高质量聚类算法的特点,并在医疗保险智能决策系统中进行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种模糊神经计算模型:结构、算法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模糊神经计算模型,其模糊神经计算过程显式地反映了模糊逻辑运算中的问题模糊描述、模糊推理、模糊结论解析3个步骤.为模糊神经计算模型设计了一种自组织学习算法,对自组织学习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证明.同时,对模糊神经计算模型的自组织模糊聚类功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经典的“蝴蝶”聚类问题,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基于密度带有“噪声”的空间聚类应用(DBSCAN)聚类算法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 输入参数敏感、对内存要求高、数据分布不均匀时影响聚类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方法的DBSCAN算法改进方案数据分区中使用遗传思想的DBSCAN算法(DPDGA)来提高聚类质量.利用遗传算法改进K-means算法来获取初始聚类中心;对数据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对划分的每一部分使用DBSCAN算法进行聚类;合并聚类的结果.仿真实验表明,新方法较好解决了传统DBSCAN聚类算法存在的问题,在聚类效率和聚类效果方面均优于传统DBSCAN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15.
数据挖掘领域中的聚类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聚类算法是数据挖掘中的核心技术,随着对聚类算法广泛深入的研究,产生了许多不同的适用于数据挖掘的聚类算法;文章从算法的角度论述了如何在数据挖掘中进行聚类分析,并通过基于评价聚类算法好坏的8个标准,对数据挖掘中近几年提出的常用聚类方法作了比较分析,以利于人们更容易、更快速的找到一种适用于特定问题的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16.
传统k-means算法的聚类中心需要经过多次迭代运算才能最终稳定,而MapReduce计算框架下的k-means聚类算法在处理迭代运算时效率并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MapReduce的k-means聚类算法.该算法对传统k-means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将k-means聚类问题转化为Map和Reduce两阶段的k-means++算法聚类问题,并将权值概念和单通道技术引入到传统k-means++算法中,提升了算法在MapReduce框架中的执行效率.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较之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加速比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后置近邻函数准则的改进型模糊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不规则形状分布的数据,提出了一种新型模糊聚类算法.该方法结合了近邻函数准则分类算法,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行了拓展.仿真实验表明对球形分布的数据和非球形分布的数据,这种新算法的聚类性能优于模糊均值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T-S模糊系统建模中的结构辨识和参数辨识问题,以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算法与K-means算法相结合的SOMK算法对输入样本进行聚类,同时以Davies-Bouldin(DB)指标来验证聚类的有效性,得到最佳聚类数即为T-S模糊系统模型的规则数。然后用所得模糊规则数和聚类中心来辨识T-S模糊系统模型前件参数进而采用最小二乘算法来确定模糊推理规则的后件参数。最后,用仿真实例验证了文中所提出的建模方法与相应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逼近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网络延迟检测点的有效放置问题,根据网络节点之间的网络延迟,使用系统聚类法对网络节点进行聚类,并使用递归去除1度异常节点算法提高聚类效果.提出动态距离和最小算法,在聚类结果的类中选取对应的类中心,检测点放置在类中心上.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聚类法中类平均法更适合对网络节点进行聚类,递归去除1度异常节点后能表现出更好的聚类效果,通过动态距离和最小算法能找到放置检测点的最佳位置.使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类平均法、递归去除1度异常节点算法、动态距离和最小算法,能有效地解决网络检测点的放置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协同过滤推荐系统存在的数据稀疏性和扩展性差问题,提出了初始聚类中心优化的K-均值项目聚类推荐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SlopeOne方法对评分矩阵预测填充来缓解数据稀疏性,然后采用初始聚类中心优化的K-均值算法对项目进行聚类,将相似度高的项目聚到同一个类中,最后根据目标项目所在的聚类搜索其最近邻并产生推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改善了数据的稀疏性和扩展性,提高了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