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禅宗自然现蕴藏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其哲学基础是缘起论与无我论.禅宗自然观包括性即自然、修行的自然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等三个方面.研究禅宗自然现的生态美学智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萌芽于西周时期。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具有丰富博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知性通天、天人和谐、以人顺天、天人感应等主要方面。“天人合一”范畴蕴含着天人一体的生态整体观、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平等观、尊重与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和遵循客观规律的生态实践观,对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技乡土--高技建筑的地域化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技乡土的基本内涵和社会根源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和比较,指出其发展历程主要创作方向,进而深入探析了再现与抽象、对比与融合、隐喻与象征、生态与数字化等“高技乡土”建筑的设计手法及其美学特征,归结出“高技乡土”是“高技建筑地域化”与“乡土建筑现代化”这两种设计倾向互融的结果,是对“高技术”建筑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景观破碎、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位的提高.对银川市城市化水平状况、城市生态位的指标体系以及生态位调控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构建出银川市生态位调控模式和基于生态化的城市三大空间构造模式,并在基于生态城市的建构理念上,提出把银川市建设成为“塞上湖城、园林城市”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电厂建筑不再是独立于环境的个体,它与生态、人文息息相关.随着时代与思想的进步,对这个以前被戏称为"大黑粗笨"的庞大建筑群体有了越来越多的生态美学要求,但工业建筑的本质却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它在这方面的发展脚步.本文试图通过结合工业建筑的本质,探索电厂建筑中的美学应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中国正处于一个发展转型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资源与生态意识的觉醒,“以人为本”、对发展内涵的重新认识,对经济发展本身也需要平衡与协调的觉悟,使得规划的属性悄然嬗变.在保留现有规划方法的有效组分的同时,需要建立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统筹规划范式.就转型时期如何转变思路、统筹规划进行了理论探索.“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不是靠简单的政策“打”、“压”所能实现,只有在规划上充分重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结合、融合、相互渗透,使“发展”与“生态”交融,才能为发展起到有效的干预和指引.  相似文献   

7.
“中和”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而逐渐清晰与完善.儒家“中和美”对我国传统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主要表现在对建筑整体的设计以及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由此可见,认知我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是对儒家“中和美”的深刻解读.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及在发展中遇到的生态压力,对澳大利亚与我国的干旱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在生态脆弱地区的重要意义.在对新疆城市生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林水共生”、“封闭的,多层次的”和“地域生态特色”为原则,适合西北干旱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模式,并在新疆博乐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中运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9.
安徽“肥西县三岗乡土生活旅游基地”是基于生态美价值观基础上的本土化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社会活动,体现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战略”的要义。当地村民和游客在具有江淮分水岭独特地理环境的岗坡农村找寻到一种新的生活体验与新的身心快乐。三岗乡土生活旅游区内的“苗木花卉休憩旅游区”、“乡土生活旅游示范区”和“肥西老乡鸡家园旅游区”实行“三位一体”综合发展。这里引入生态美学“自然生活环境与人的身心需求内在契合”的生态美学理念,以自然环境生态美化为引领,与本区域原汁原味的乡村物质生活文化的生态元素相结合,给游者带来了别样的超越物质享受的生活生态美感体验,从而振兴了当地乡村的文化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禅宗自然观的生态美学智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禅宗自然观蕴藏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其哲学基础是缘起论与无我论。禅宗自然观包括性即自然、修行的自然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等三个方面。研究禅宗自然观的生态美学智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