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北票市头道营子金矿区位于辽宁省西部排山楼金成矿带南侧,2009年经开展地质普查工作,初步估算332+333类金金属资源量1吨以上,为小型金矿床.该矿床赋存在侏罗纪髫辔山组中性火山喷发岩之中,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交代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昌图县赵家沟银金矿处于开原~昌图和威远堡~盘山(相当于吉林省依兰~伊通裂谷)两条超壳断裂带之间的隆起区内,北东与吉林省四平市山门银矿床相邻。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文章通过对矿区地质背景条件、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矿体特征的分析,推断银金矿成因类型应属裂隙充填为主的浅成低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对比研究与综合分析,本文主要对抱伦金矿矿石矿物学特点及其成因意义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矿石的结构、构造的观察,以及各主要矿石矿物的矿物学特征研究发现: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但应还有其它的成矿物质来源;②成矿物质与硫化物、二氧化硅等是一同向上运移的,当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如温度、压力)发生变化时而沉积富集,石英的结晶稍早于硫化物矿物,而硫化物矿物与金矿物的结晶基本上是同时的;③矿床形成于较深部位。  相似文献   

4.
任殿举  哈恩忠 《硅谷》2010,(5):1-1,99
伊春市昆仑气铅锌银矿床产于含矿矽卡岩带中,铅锌银矿体的形成与侵入接触带密切相关。具有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特征。  相似文献   

5.
伊春市昆仑气铅锌银矿床产于含矿矽卡岩带中,铅锌银矿体的形成与侵入接触带密切相关,具有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沙沟S14号脉铅锌银矿矿体的地质特征,着重分析了矿床的围岩蚀变特征及矿体的形态和空间分布规律,指出了区域内找寻该类型铅锌银矿床的标志是各种方向的蚀变破碎带。为下步矿山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辽宁朝阳烧锅营子金矿区区域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床成因简述。总结了本区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提出了构造,岩性、围岩蚀变、矿化类型、地表褐铁矿化、旧采遗迹等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鲁根诨迪银多金属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及围岩与矿化的关系等。通过对银矿床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在本区找矿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石门铜金矿位于塔里木板块北山裂谷西段,区域上分布有多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石门铜金矿自2002年发现至今的近十年内,仅于普查阶段发现一条含铜金蚀变带之后一直没有突破。笔者结合石门铜金矿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矿体特征,对石门铜金矿中的成因矿物学进行了研究,分析矿体赋存部位的地球化学条件,明确了区内有利于金元素沉淀富集的地球化学障的位置,并提出找矿方向及工程布设建议,以期取得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新疆阿克陶县卡兰古铅矿矿区的地层、构造及矿床成因进行分析,得出该矿区铅矿床成因类型及矿床性质,进而总结出在该地区找矿的相关标志。  相似文献   

11.
微细粒包裹型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扫描电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载金矿物及其组成元素进行二次电子(SE)和特征X射线线扫描及面扫描图像分析,研究了几种微细粒包裹型金矿中金的微区分布和金含量与载体矿物的关系。解决了金在矿物中的赋存状态问题,对于研究微细粒包裹型难处理金矿的工艺矿物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郑廷  徐娜 《中国科技博览》2014,(18):293-293
何家岭银矿床赋存于辽东裂谷辽河群大石桥组大理岩与盖县组变粒岩互层过渡带中,岩石主要为变粒岩、大理岩和硅质岩。矿床分布严格受推覆构造及其剪切作用形成的北西向剪切构造与层间剥离构造控制。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以深成火山喷流体为主,岩浆热液流体叠加混合形成成矿热液。因此何家岭银矿成矿过程中地层岩性是成矿的基础,韧性剪切构造作用是条件,岩浆热液(硅化)是成矿关键。据此可以认为何家岭银矿具有火山喷流-韧性剪切-岩浆热液叠加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斑岩型铜矿床是重要的铜矿类型,具有规模大、埋藏浅、成群成带出现,矿石易选,可综合利用元素多等特点,在已探明的铜储量中斑岩型铜矿居首位。研究认为,斑岩铜矿的分布主要受板块构造控制,多集中在板块构造的敛合带上,斑岩铜矿与陆相火山成因的黄铁矿床、矽卡岩型铜矿及铅、锌、银、金等多金属中低温热液矿床相伴生,具有特征的矿化蚀变组合及分带,而在表生作用下可以形成次生富集带。本文从理论与野外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简述了斑岩型铜矿床地质构造特征,介绍了斑岩铜矿的找矿思路与方法,适宜野外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矿洞山北区铅矿床属于断裂构造热液蚀变及闪长岩脉侵入接触交代作用叠加充填交代脉状铅矿。通过物化探、槽探和钻探等手段对其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该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彭家杖子金矿位于喀喇沁断隆,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鞍山群长青组、热水组,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灰色一灰绿色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片麻岩、黑云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片岩。矿床受地层、岩性及构造破碎带的控制,其中金矿(化)体受北西向、近南北向和北东东向构造蚀变带控制,围岩为太古界鞍山群变质岩,矿化与硅化(石英脉)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了区域地质背景、分析了区域成矿条件,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几个方面对斑岩型铜矿的成因进行具体分析,对国内外斑岩铜矿的产生及成矿做了具体的研究,为日后寻找斑岩类铜矿床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康永福  焦显江  倪德峰  卢超 《硅谷》2014,(4):134-135
通过对阿拉木强铜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矿床(体)特征、矿石矿物类型和组分、矿床成因概述,对找矿潜力进行全面分析,建议今后于该区及外围开展大比例尺综合物探面积性测量,结合钻探进行中深部验证,有望探求具中型以上规模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黄牛山铁铜矿床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评价的老矿床,近几年重新进行了评价,取得了显著地质效果。矿床位于张广才岭-太平岭边缘隆起带,张广才岭边缘隆起北部。该矿床为火山沉积变质迭加中-高温热液型铁铜矿床。通过对矿床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研究,认为该区有很好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杨树林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富矿围岩的岩石类型以及微量元素特征的总结,讨论内蒙古杨树林银多金属矿的成因。研究表明,该区成岩过程中受地槽向造山带向地台演化的大地构造背景控制,矿床成因与本区的花岗岩类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I号矿脉为小石门金银矿的主要矿脉。I号脉内主要工业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矿脉由多个剪切带型或破碎带型单脉组成脉群。单个矿脉在纵横剖面上的形态都为透镜状。应用矿脉分形结构对735米-780米标高的金银分析数据进行初步分析:I号矿脉银矿分数维主要有3个值,D1=0.4-0.67,D2=1.35,D3=5。金矿分数维主要有两个值,D1=0.28-0.2,D2=1.67-1.875。D值呈现出透镜状特性,与矿脉产状一致。D值大小的规律出现,反映了矿体呈向深部延伸。D值向深部增大可能说明深部矿化会增强,初步验证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