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预浸渍和预焙烧联合预处理工艺处理载体,制备系列乙烯氧化的银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孔结构、吸水率和比表面积等表征,结果表明,预处理工艺能增加载体的比表面积,改善活性组分的分散状况并提高活性组分银的负载量,同时除去载体表面钠,预处理工艺制备的银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均得到改进。  相似文献   

2.
加氢催化剂的器外预硫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方  阳永荣  陈松 《工业催化》2005,13(2):19-23
加氢催化剂硫化的预处理过程是决定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重要环节。采用气相硫化技术在小型固定床流化反应器上对加氢催化剂进行器外预硫化的研究,通过N2吸附、TEM、TG-DTA、XRD和H2-TPR等技术对处理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的硫化方法对催化剂中硫的质量分数和活性均有很大影响。预硫化后的催化剂中硫的质量分数高,活性好。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用侧线平行对比试验法考察CN-14预转化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已达国外同类催化剂的先进水平。经两年工业装置生产运行表明,催化剂在装填、开工预处理和生产运行都能满足要求;其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均达到进口催化剂的水平,可代替进口催化剂使用。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丙烯聚合用Ziegler-Natta催化剂预聚合的研究进展,包括预聚合对催化剂的影响、预聚合方法及其应用。预聚合可以提高催化剂活性、改善聚合物的颗粒形态、影响聚合动力学行为。现有研究已经开发了不同的预聚合方法,进一步改善了催化剂和聚合物的颗粒形态,提高了聚合物的性能。经过预聚合制备的预聚合催化剂,适用于无预聚合操作单元的气相丙烯聚合工艺,不仅能有效解决聚合物中细粉含量高、聚合物结块等问题,还能获得具有高性能、高附加值的聚丙烯产品。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丙烯预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提高活性的机理以及预聚合催化剂的应用。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预聚合催化剂对聚合活性、聚合动力学、聚合物性能都会产生影响。预聚合催化剂中关于预聚合倍数的控制尤为重要,研究预聚合催化剂不仅能了解催化剂的特性、开发出更优的聚合工艺,而且还能利用预聚合催化剂制备出更好地适应工业生产的高性能催化剂。随着催化剂活性越来越高,预聚合催化剂具有十分广阔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重整催化剂活性组分中含有贵金属,因此对重整原料中的硫、氮和砷等杂质含量提出了严格要求。为确保重整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转,使重整催化剂能够充分发挥其催化性能,需设置原料预处理单元,一般采用加氢精制工艺去除有害杂质。随着煤化工的发展,煤基石脑油也将成为重整过程原料的来源,针对煤基石脑油开发相关的加氢催化剂也将成为研究重点。综述了催化重整原料预加氢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及其结构模型理论。主活性组分一般为Mo或W,助活性组分一般为Co或Ni。针对不同原料,需选取不同活性组分。其结构模型理论指出,活性组分与载体可生成四面体或八面体配位,只有八面体配位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同时对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工业化应用广泛的γ-Al2O3及对其改性方法和新型载体的研发。介绍了目前工业化预加氢催化剂的应用情况。指出未来重整预加氢催化剂将向着活性高、选择性高及稳定性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前言加氢催化剂大多采用Mo、Co、Ni、W等金属元素作组分,并以氧化态分散在多孔的载体上。大量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形态的催化剂加氢活性低,活性稳定性差。若将催化剂经过预硫化处理,即在硫化剂和氢气存在下使氧化态金属转化为硫化态金属,则硫化态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高于氧化态催化剂。催化剂预硫化技术是加氢催化剂开发应用的关键步骤之一。当今,随着催化剂制备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外对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最佳的预硫化技术能够使加氢催化剂保持最佳的加氢活性和活性稳定性,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器外预硫化技术是把硫在器外加入到催化剂中、并转化为金属硫化物,在不同条件下比较,预硫化催化剂比常规硫化催化剂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张金勇  刘吉  陈宇  杨明德  吴玉龙 《化工进展》2014,(11):3107-3111
研究了不同气氛(惰性、还原性及氧化性气氛)预处理对Pd/γ-Al2O3催化降解苯的影响,采用XPS、XRD和TEM等分析手段对预处理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索了预处理方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方式对于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显著,还原性及惰性气氛预处理均可以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除Pd活性组分的化学态以外,晶体结构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惰性气氛预处理过程中活性组分PdO由结晶态向无定形态转变,这种晶体结构的转变有利于Pd/γ-Al2O3催化降解苯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刘仲堪 《大氮肥》1994,17(4):273-276
本文利用TPR、H_2脉冲吸附和TPD的方法,对轻油预转化催化剂CN-14和G1-80进行了还原性考察和表面性能研究。TPR实验结果表明,2种催化剂的微分还原曲线均存在3个大小不同的还原峰,它们分别对应于3种不同状态的NiO,3种NiO的相对含量有较大差异,改变制备方法或预处理条件,可使不同状态NiO含量得到改变。吸附-TPD实验表明,Gl-80催化剂经运转后,Ni表面积减少约34%;经运转后的CN-14催化剂,其Ni表面积不仅未减少,反而增大了11%左右,其活性稳定性最好。实验还表明,在450℃下,催化剂上起催化作用的主要是低温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1.
殷怡琳  邸明伟 《化工进展》2020,39(8):3135-3145
木质素作为植物界第二大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其有效利用技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利用共混技术制备木质素/聚烯烃复合材料不仅可以提高木质素的有效利用率,还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提高聚烯烃的环境适应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然而聚烯烃和木质素之间的界面黏附能力差,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因此改善两者的界面相容性对于提升木质素/聚烯烃复合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木质素的结构与性能,分析了木质素与聚烯烃相容性差的原因,同时从增容方法和共混工艺两方面回顾了国内外在木质素/聚烯烃复合材料界面增容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着重阐述了增容剂种类、木质素改性方法、共混工艺参数的改变对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影响。此外,在木质素/聚烯烃复合材料生产生活应用的基础上展望了木质素/聚烯烃复合材料界面增容的发展趋势,指出进一步寻找成本低廉、性能优异的增容剂,探索更有效的复合增容工艺以及引入能量牺牲键将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杨兴  孙建友  李京仙 《广东化工》2014,(17):107-108
阐述了目前世界聚乙烯催化剂的新发展,包括Z-N催化剂、茂金属、单中心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技术进展,聚乙烯生产工艺的催化剂改进,使得催化效率呈现几何级数的提高,从而简化了聚烯烃生产工艺,降低了能耗和物耗,进一步推动我国聚乙烯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调整。  相似文献   

13.
文尚军 《大氮肥》2003,26(2):131-132
介绍别Z501型预转化催化剂在制氢装置的工业应用。传统的轻油蒸汽转化制氢工艺对原料的要求较高,运行周期不长。预转化工艺是对传统制氢工艺的重要改进,国产预转化催化刑的成功开发和应用,将极大地推动预转化工艺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官能化聚烯烃是由聚烯烃改性后得到的产物,一般通过交联改性、共聚改性、固相力化学改性和接枝改性等方法制备,可应用于黏附、能源和封装等多重领域。基于聚烯烃高通量低成本的优势,聚烯烃接枝改性利用自由基反应直接向聚烯烃链上引入极性单体,较为经济便捷。聚烯烃接枝改性按反应条件的不同,又可分为溶液接枝、熔融接枝、辐射接枝、固相接枝和悬浮接枝。在接枝改性过程中,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聚烯烃型号、接枝单体、引发剂、共单体和反应条件等。本文综述了聚烯烃接枝改性不同接枝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接枝方法的优势和短板,并将接枝改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文章依据聚烯烃的可控自由基接枝改性和金属催化改性以及官能化聚烯烃的应用,展望了聚烯烃可控改性和官能化聚烯烃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流化床进行烯烃聚合是聚烯烃制备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以全球聚烯烃流化床技术相关专利为研究对象,从全球专利申请趋势、专利技术来源与布局等角度,研究了全球聚烯烃流化床专利技术的分布情况,并采用文本聚类、技术功效矩阵、合作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领域技术发展趋势、主要技术分布以及全球技术竞争格局,同时针对核心申请人进行重点技术分析,为我国聚烯烃流化床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分析表明:聚烯烃流化床领域技术处于技术稳定期,且存在明显的技术垄断现象,美国技术实力最强,中国属于技术输入国,本土技术研发实力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催化剂研究是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围绕聚合反应器方面的研究逐步成为热点;针对冷凝工艺与回收分离工艺的改进探索相对较少,国内企业与研发机构可以作为技术突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谢小莉 《广州化工》2010,38(3):15-16,19
预硫化是加氢催化剂必不可缺少的活化步骤,本文概述了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方法和原理,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几种新型预硫化技术及其应用,提出了器外预硫化是预硫化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郭秀春 《国外塑料》1994,12(4):9-12
介绍采用传统的齐格勒一纳塔聚合工艺、金属茂催化剂工艺以及揉合上述两工艺特点的技术所开发的高附加值聚烯烃产品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兰林  党杰  刘吉  陈宇  杨明德  吴玉龙  代斌 《现代化工》2012,32(6):43-46,48
针对苯在Pd/γ-Al2O3催化剂上的催化降解过程,研究了预处理方式对Pd/γ-Al2O3催化活性的影响,考察了其稳定性,并与Pd-Pt/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比较。通过BET和XPS对不同预处理方式下的Pd/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方式对于催化剂活性有明显影响,相比H2,反应气预处理也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使操作过程简化;与Pd-Pt/γ-Al2O3相比,Pd/γ-Al2O3同样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当空速为3 000 h-1,催化降解反应持续120 h后,苯降解率仍维持在99.6%以上。  相似文献   

19.
田洲  焦栋  王金强  刘柏平 《化工学报》2020,71(2):651-659
限制几何构型催化剂(constrained geometry catalyst,CGC)特别适用于乙烯与α-烯烃溶液聚合法制备高性能聚烯烃弹性体POE(polyolefin elastomer)。基于CGC催化乙烯与1-辛烯共聚反应机理,建立了乙烯与1-辛烯共聚反应动力学模型并确定了动力学参数。采用前期实验获得的乙烯消耗速率曲线与催化剂平均活性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动力学模型和面向序列结构的共聚机理,建立了乙烯与1-辛烯共聚过程序列分布模型。模型可准确预测序列分布与短支链含量及其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1-辛烯浓度的增加,乙烯序列长度逐渐减小,其平均序列长度线性降低,而1-辛烯平均序列平均长度呈线性增加的趋势。所建模型可为从聚合过程角度调控POE链结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镍基甲烷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助剂、载体以及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在保持镍基甲烷化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基础上,提高催化剂的耐高温、抗积炭和抗硫中毒的性能是镍基甲烷化催化剂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保持催化剂良好性能的基础上,降低镍基甲烷化催化剂的生产成本对于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